中國虎網 2017/6/28 0:00:00 來源:
未知
中新網6月28日電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在今天上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了《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的有關情況。他透露,在起草文件的過程中,同步開展了短缺藥品的監測分析工作,目前梳理出了約130種臨床易短缺藥品清單。
![市民到藥店買藥(資料圖)。<a target=]()
中新社
發 李慧思 攝" src="http://i.ce.cn/ce/cysc/yy/hydt/201706/28/W020170628509802923511.jpg" oldsrc="W020170628509802923511.jpg" style="border: none;">
市民到藥店買藥(資料圖)。中新社發 李慧思 攝
曾益新稱,按照中央總體部署,國家衛生計生委會同有關部門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送審稿,經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后,在4月18日中央深改組第三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審議了《意見》,就貫徹落實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近日《意見》已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8個部門印發實施。
曾益新透露,《意見》有兩個方面的突出特點。一是強調問題導向,增強人民群眾改革獲得感。首先通過監測發現苗頭性問題。在目前每個省份布局不少于15個監測哨點的基礎上,聯通藥品研發注冊、生產流通、采購使用等重點環節,逐步形成國家、省、市、縣四級監測網絡體系和預警機制。綜合分析我國疾病譜變化、重點人群臨床用藥需求、突發事件應急保障需求、藥品及其原料藥生產審批等情況,合理界定臨床必需藥品短缺標準,建立國家、省兩級短缺藥品清單管理制度。根據短缺原因、短缺程度、影響范圍等情況,及時啟動國家或省級應對機制,定期公布相關信息。
在起草文件的過程中,同步開展了短缺藥品的監測分析工作,目前梳理出了約130種臨床易短缺藥品清單,分類明確了定點生產、協調應急生產、加強供需對接、完善短缺藥品儲備、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健全罕見病用藥政策等6項應對措施。近段時間會同工信部、國資委、食藥監總局等部門,已經一攬子解決了近50種清單內藥品的短缺問題。
二是強調建立長效機制,注重會商聯動,完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主要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組成國家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會商聯動機制,突出跨領域、多部門的政策統籌、協作配合、有效聯動,目前已經擬訂了具體明確工作規則和任務分工。
國家層面,重點圍繞國家級短缺藥品清單內品種,組織開展短缺藥品及其原料藥生產供應保障能力評估,研究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重大政策和制度,協調解決跨省短缺問題。省級主要是建立相應會商聯動機制,綜合評估轄區內藥品短缺信息和應對建議,統籌解決局部性短缺問題,及時分析、處理、上報短缺信息,增強綜合應對能力。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