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7/17 0:00:00 來源:
未知
【2017年7月17日 / 醫藥資訊一覽】全球首個IL-17A單抗5年隨訪研究取得陽性結果;涉嫌內幕交易,魚躍醫療萬東醫療雙料董事長被立案調查;Ionis在研新藥inotersen3期臨床數據積極;上半年18家藥企上市,5家毛利率超80%……每日新鮮藥聞醫訊,速讀社與您共同關注!(點擊標題,可獲取原文)
Part 1 政策簡報
| 執業藥師將網上指導安全用藥 藥店連鎖化已勢不可擋
近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貴州省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強化執業藥師指導網上藥事服務,將藥品價格信息透明化列為重點。(藥店經理人)
Part 2 上市公司
| 涉嫌內幕交易 魚躍醫療萬東醫療雙料董事長被立案調查
16日,魚躍醫療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吳光明于7月13日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其涉嫌內幕交易,證監會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據悉,吳光明同時也是萬東醫療的董事長。(證券日報)
| 擺脫泥潭 Incyte或是吉利德收購的合適目標
為擺脫困境,吉利德高層決定將未來的研發重心聚焦在腫瘤、炎癥疾病以及肝病等領域。有分析人士建議,為了能夠盡快打開腫瘤藥物市場局面,吉利德公司需要進行一次大手筆的兼并收購,腫瘤醫藥公司Incyte則是分析人士眼中最為合適的目標。(新浪醫藥新聞)
| 玻尿酸生產商IPO引熱議:九州通入股
近期,玻尿酸生產商愛美客IPO因其高毛利率備受外界矚目。2016年,愛美客的綜合毛利率達到87.19%。2015年、2014年綜合毛利率更是高達91.31%和93.73%。值得一提的是,另外,愛美客的股東之一正是國內醫藥流通巨頭九州通。(億邦動力網)
| 多家上市藥企高管先后辭職
進入七月方半月,藥企人事變動愈發頻繁。先是被炒得沸沸揚揚的葵花藥業實際控制人離婚事件,繼而是華北制藥、復星醫藥、以嶺藥業、片仔癀等四家醫藥類上市公司高管先后辭職。(E藥經理人)
Part 3 投融資
| 醫療診斷新技術—心磁圖
英國醫療技術公司Creavo宣布融資1750萬美元,融資由IP Group plc和Coutts Private Bank聯合領投,所獲投資將繼續用于支持 Creavo的商業戰略、團隊建設,以及推廣其專有的醫療診斷新技術——心磁圖。(創鑒匯)
Part 4 藥聞醫訊
| 安進骨質疏松癥藥物ROMO遭FDA拒絕
安進骨質疏松藥物romosozumab在此前未能達到試驗的次要關鍵終點,兩個月前該藥物再次出現了藥物安全問題。對此,7月16日,美國FDA已經拒絕了該藥物上市營銷請求。(新浪醫藥新聞)
| 強生牛皮癬新藥TREMFYA獲批
近日,強生旗下Janssen Biotech宣布,美國FDA已批準其重磅新藥TREMFYA治療患有中度至重度斑塊性銀屑病的成年患者,這些患者可適用于全身性治療或光療。(e藥環球)
| 全球首個IL-17A單抗5年隨訪研究取得陽性結果
日前,諾華宣布Cosentyx一項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的5年期擴展研究取得陽性結果,詳細數據將在下半年的一個重大醫學會議上公布。Cosentyx在2015年1月21日被FDA批準上市,是全球首個上市的IL-17A單抗。(醫藥魔方數據)
| Ionis在研新藥inotersen3期臨床數據積極
Ionis 在周圍神經系統學會年會上公布了家族性淀粉樣多發神經病變的在研新藥inotersen的3期臨床試驗NEURO-TTR的最新頂線數據。數據顯示,在兩個主要終點上該藥展示了良好的療效。(藥明康德)
| 制藥巨頭并購重組 開創國內疫苗市場
醫藥市場研究機構EvaluatePharma發布了《world preview 2017, outlook to 2022》,對2017-2022年的制藥產業前景進行了展望。根據這份報告的預測,全球疫苗市場領域,GSK、默沙東、輝瑞、賽諾菲四大巨頭將繼續引領全球疫苗市場,各大公司將分別占有大約20%的市場份額。(火石創造)
| 開發新型免疫療法靈感來自臍帶血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從臍帶血來獲得靈感,開發新型的免疫療法,用以消滅某些類型的白血病和淋巴瘤細胞。(藥明康德)
| 上半年18家藥企上市,5家毛利率超80%
據統計,2017上半年共有18家醫藥企業登陸A股,其中,賽托生物以40.29元/股的發行價成為了“最貴新股”;康泰生物的連續一字板數量與總漲幅最多,連續一字板22個;正海生物則是毛利率最高的。(米內網)
| 江蘇化藥單品申報量最多的10家藥企
14日,江蘇省藥監局發布《2016年江蘇省藥品注冊管理工作年度報告》,2016年江蘇省化藥單品種申報量排名前10位的企業中,第一名為正大天晴藥業申報件數為22,第二名為揚子江藥業,申報件數為10。( 醫藥觀察家網)
| 兩票制后這些藥企利潤暴漲10倍
公開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4月醫藥工業累計利潤總額976億元,同比增長14.50%。截止7月15日,有130家藥企發布了2017年半年業績預告,預告凈利上升的有90家,其中智飛生物、東北制藥兩家企業預增10倍以上。(賽柏藍)
| 這一大批醫藥人要搬出石家莊
2017~2020年,河北石家莊市將完成退城搬遷企業33家,其中2017年實施9家,2018~2020年實施24家——華北制藥屬于第一批搬遷名單,需在2017年完成搬遷改造。(賽柏藍)
| 重慶17家藥企注銷藥品經營許可證
日前,重慶市藥監局發布3個公告,注銷重慶佳祥醫藥有限公司、重慶琪東醫藥有限公司、重慶市京海藥業有限公司藥品銷售分公司3家藥企《藥品經營許可證》。(醫藥觀察家網)
| 藥物與關懷措施聯合能降低阿茲海默癥癥狀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將常用的處方類藥物與特殊的關懷項目結合運用,能夠顯著地提高阿茲海默癥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并且能夠降低該疾病帶來的一些負面的效應。(生物谷)
| 血管周圍FAI檢測:一種監測心臟病發展的新方法
一項研究表明,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非侵入性的方法,可以在人的動脈探測到炎癥,并可能避免心臟病嚴重到不能治療之前才被發現。(生物探索)
| 人工讓滅絕的馬痘病毒復活或引發重大的生物學安全危險
加拿大的一個科學家團隊近期將郵件訂購的重疊性DNA片段拼接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種滅絕的病毒的人工合成版本。這種人工讓滅絕的馬痘病毒復活或引發重大的生物學安全危險。(生物谷)
| 長時間工作會提高患心顫的風險
根據最近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雜志上的一篇文章,通過比較了85500名志愿者的數據,作者們發現工作時間過長的人群患心臟節律紊亂等疾病的風險要明顯增高。(生物谷)
| 新發現類黃素可能會改變生物學的概念
來自LSU的神經學教授Nicolas Bazan發現了一類新型的名為“類黃素”的中間產物。該類物質是細胞受到外界損傷的情況為提高存活幾率而產生的。這一發現首次揭示了類黃素的存在以及其在保護視覺色素上皮細胞以及光受體細胞中的作用。(生物谷)
| NEJM:高收入人群或存在癌癥過度診斷
近期,新英格蘭雜志刊登一項針對收入與癌癥過度診斷的評述顯示,高收入人群存在較為嚴重的癌癥過度診斷,而這可能與過度的醫學檢查相關。(醫師報)
| Neuron:神經元如何感知日常生活
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者們發現了神經元連接隨著日常經歷而發生改變的分子機制,從而能夠促進學習以及記憶的形成。(生物谷)
| Science:表觀遺傳修飾可跨代傳遞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提供強勁的證據證實不僅遺傳的DNA本身,而且遺傳的表觀遺傳指令,都會調節后代的基因表達。(生物谷)
| Science子刊:新型胰腺癌早期血液檢測技術或有望進入臨床試驗
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生物標志物檢測盤,或能夠幫助進行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并且開發新型治療癌癥的療法。(生物谷)
| Part 5 互聯網+
| 3D打印技術造出世界首個軟體人工心臟
日前,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博士生尼古拉斯·科爾斯導的團隊,運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軟體人工心臟。研究人員用類似血液的液體對這顆人工心臟進行了測試,結果很理想。(雷鋒網)
| 騰訊、好大夫合作推出醫療科普小程序
騰訊旗下騰愛醫療與好大夫在線合作推出了一個主打醫療科普的小程序“犀鳥醫課”。據騰愛醫療方面介紹,犀鳥醫課早在今年4月份就開始運營。(醫谷)
| 人工智能預測人類壽命 準確性近70%
近日,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有望改變整個醫學界的方法,那就是使用人工智能分析醫學影像,并以此預測每個人的健康狀況和壽命。這個算法預測的準確率達到了70%。(學術經緯)
| IBM人工智能 高效分析腦瘤基因組
最近,IBM和紐約基因組中心合作發表了一項研究,IBM的沃森人工智能系統在分析一位腦瘤患者的基因組數據上通過少得多的時間,得到了和一組專家相同的結果。這說明,人工智能程序能更高效的從大量的基因組數據中找到潛在的治療方案。(康健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