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7/18 0:00:00 來源:
未知
近日,河南省藥監局發布了《關于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下稱《政策》),要求“打破醫藥產品市場分割、地方保護,培育大型現代藥品流通骨干企業。”
同時,鼓勵年度納稅總額在2000萬元以上(包括附加)或者年銷售額20億元以上的單體法人藥品批發企業,在省轄市區開展設立全資分公司(非法人企業)試點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企業需符合這一條件,三年來未受到因“掛靠、走票”及經營假藥而受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行政處罰、未被政府部門列入誠信企業“黑榜”名單。
那么,試點期間,每家單體法人藥品批發企業申請設立分公司(非法人企業)的數量原則上不超過3家。這意味著,大型藥品批發企業可以直接布點到市區,中小藥批又要被擠壓了。
中小藥企迎來災難性驟變
在醫藥圈有個怪象,大企業往往坐享政策利好,中小藥企則步步退縮。任憑哀鴻遍野,政策終究還在推行。
其實,河南《政策》出臺前,該省早已明確:支持骨干企業開展跨行業、跨領域兼并重組,支持中小醫藥生產和流通企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擴大細分市場份額。
事實上,河南新政只是全國高度集中的縮影。從全國到地方已公開的十三五發展規劃顯示,2020年的目標如下:
全國:培育形成一批網絡覆蓋全國、集約化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90%以上。
海南:到2020年,培育2-4家年銷售總額超20億元的大型醫藥流通龍頭企業;培育8-10家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省內藥品批發企業;培育45-50家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省內藥品批發企業。
甘肅:到2020年,力爭形成1家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集團,3-5家年銷售額超20億元的區域性大型藥品流通企業,5-8家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藥品流通連鎖企業,1-2家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專業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藥品批發20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總額85%。
廣東:至2020年,至少形成2家年銷售額達千億元的全國性大型醫藥商業集團等“龍頭企業”,10家以上年銷售額達100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總額85%以上。
福建:到2020年,形成1-2家年銷售額過100億元的區域性大型藥品流通企業,4-5家年銷售額過50億元的藥品流通企業。省內藥品流通十強企業年銷售額占全省藥品年銷售額90%以上。
江西:到2020年,培育形成一批網絡覆蓋全省、集約化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省藥品批發十強企業年銷售額占全省藥品批發市場總額90%以上。
……
綜合各方信息可看出,大企業越生存越便利,中小企業越生存越掙扎。
企業的生死應由市場來決定
對于河南藥品流通《政策》,《醫藥觀察家》報特約觀察家、資深醫藥人胡曉春直言,藥品流通高度集中,是對中小型流通企業有失公允的。
“任何企業都是由小到大發展壯大的,正如電影教父中的一句經典臺詞:沒有人生來就是偉大的,偉大的人是在成長中逐漸形成的。”胡曉春表示,“年度納稅總額要在2000萬元以上(包括附加)或者年銷售額20億元以上”這樣的設限,實際上使得中小企業想發展壯大都無門路了。
胡曉春進一步表示,政府應該監管的是企業的合法性、規范性,而非強制地、傾向性地插手“扶大扶強”。
“強者恒強是在市場中打拼出來的。只要是具備GSP證書并合規經營的藥企都應該得到政策一視同仁的保護和支持。”胡曉春認為,在合規前提下,我們更應該讓市場去優勝劣汰而非讓政策來決定企業的生死。
另外,他指出,對于中小流通企業來說,自身沒資格做“強龍”,就要把本土銷售網絡資源做深做透做細,做好“地頭蛇”。 “當然也寄望于今后政策的公平性保護支持吧!” 胡曉春補充說。
和政府談戀愛但不要嫁給它
馬云曾說,可以和政府談戀愛,但不要嫁給他。意思是說,你可以和政府很好,但是永遠不要等政策來支持你,你才去發展。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藥企藥,都要端正自我態度。
胡曉春告誡大型流通企業,要有符合自身戰略布局的發展擴張規劃,不要因省鼓勵設立分公司而興高采烈盲目擴張。
他闡釋指出,大型流通企業如若盲目擴張,行業集中度貌似提高了,但企業可能因戰線鋪設過快、延伸過長造成企業自身資源分散、管理幅度過大而使自身企業集中度下降,反倒引發“大而不強”的現象,這種情況下,設立分公司未必是英明選擇。
對中小藥企而言,沒有政策支持,也沒有大公司的體量,是坐以待斃,還是逆勢而行?小編覺得,既然命運如此,倒不如武裝自己,強化內功,放手一搏,去創造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