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8/7 0:00:00 來源:
未知
記者經過暗訪、調查曝光了一家名為武漢東方肝泰醫院的民營醫療機構,虛構國家救助工程,以援助的名義招攬窮困患者看病,但卻在診療過程中,肆意過度醫療,以瘋狂亂開處方輔助用藥和不規范的光波、熱療等治療手段,謀取暴利。
但實際上,這不是一家醫院的行為,而已經演變為一部分民營醫院的行業潛規則,僅僅在所謂肝病治療領域,據南都記者初步統計,就發現超20家此類民營醫療機構在醫院網站上標榜自己是某個醫療救助、醫療扶貧工程的定點醫院。
除了863工程,還有973工程,背后是一伙人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就在武漢,另一家對外自稱是民營肝病專科醫院的京軍醫院背后,也有一個類似工程———“973肝病康復救助工程”,網站和863工程幾乎一模一樣,使用的是同樣的模板:同樣的虛假地址、各種編造的新聞鏈接、ps過的圖片素材、不知真假的受助人員信息……
973和863分別是原先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數字代號。目前,兩個項目已經整合為新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令人感到蹊蹺的是,京軍醫院和武漢東方肝泰醫院實際上背后是一個團隊。多名乙肝患者向南都記者證實,兩家醫院的醫生經常是一段時期在肝泰醫院,一段時間在京軍醫院接診。
企業公示信息系統顯示,武漢東方肝泰醫院和武漢京軍醫院背后實際是朱和彬、朱和基、朱和順三人。三人同時為兩家醫院的股東。肝泰醫院的法人代表是朱和基,京軍醫院的法人代表是朱和順。
三人名下除上述兩家醫院外,還有武漢東方肝泰中西醫結合醫院有限公司、武漢東方華軍醫療投資有限公司、武漢京軍乙肝研究院3家企業。
有關部門也曾經處罰過這些企業。
2015年5月,經過調查發現武漢京軍醫院有限公司涉嫌在互聯網上發布違法醫療廣告,武漢市工商局江岸分局給予行政處罰總計一萬元。
一份武漢市工商局江岸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武漢京軍醫院2014年12月開始在其網站上發布含有“介紹973肝細胞分離技術;介紹專家、患者案例”。
網站上還虛假宣稱,所謂“973肝細胞分離技術乙肝大小三陽,40天即可康復肝硬化、肝腹水,3-5天癥狀消失,7-10天康復出院;973肝細胞分離技術-臨床效果統計已成功讓175412名肝病患者康復等”內容。
武漢東方肝泰中西醫結合醫院有限公司也被武漢市漢陽區工商行政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局列為經營異常名錄。億友公益志愿者告訴南都記者,武漢市東方肝泰醫院也曾經因為在公交站和電臺做虛假廣告被責令整改,后立即停止了該廣告發布,但此后卻屢次被發現“舊疾再犯”。
全國超20家民營肝病醫院“關聯”
南都記者繼續調查后發現,這樣的“忽悠”套路,并不是武漢東方肝泰醫院一家民營醫院的獨家創意。虛設“國字號”的醫療救助工程也并非只有863和973工程。
南都記者總結這類虛假“救助工程”的三類宣傳窗口:在醫院網站或微信公眾號自稱定點醫院,開展救助;同時有一個專門工程網添加各類新聞、援助人員、主辦單位等信息;在網站上還列出相關定點醫院,涉及的醫療機構初步統計超20家。
其中一類工程名為中國肝健康保障工程,以該工程定點醫院上海新科醫院為代表。2017年6月,新科醫院的工作人員向在網上咨詢的患者介紹,“中國肝健康保障工程是由國家民政部支持的項目,捐助資金由財政支持”。
一個名為“中國肝健康保障工程網”的網站顯示,中國肝健康保工程的主辦單位是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指導單位是國家民政部、國家衛計委和國資委三個部門。
上述工程官網還顯示,該項目至2017年一直在運作,2017年還發起了“肝病防治1+1+1行動”(和國務院醫改辦力推的上海家庭醫生1+1+1簽約模式名稱相似),號稱簽約患者可以享受肝病檢查費用援助,符合條件的患者可申請肝工程1000-5萬元治肝援助,專家會診費僅收取10%,掛號費全免。
在民政部網站上,南都記者查詢到,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是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社會團體,業務主管單位是國資委,登記管理機關是民政部,其2015年確以“慢病防治健康行示范項目”(B 030)獲得了中央財政100萬元資金支持。
南都記者就此向國家民政部發函求證。民政部回復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在民政部《關于2014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立項的通知》中,以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慢病防治健康行示范項目獲得立項,項目編號B 204;在《關于2015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立項的通知》中,也以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慢病防治健康行示范項目獲得立項,項目編號B030。
“并不是所謂的中國肝健康保障工程”,民政部相關工作人員稱。此外,該中央財政支持項目只有2014年、2015年兩年,此后并未再獲得中央財政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認證賬號主體為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的微信公眾號———“中國肝健康保護工程”,還在繼續推送文章,截至發稿時,該公眾號最新的一篇文章推送時間是8月5日。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的社會組織身份,在該醫療救助工程宣傳過程當中顯得很尷尬。南都記者聯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一位秘書處的工作人員表示:“工程資金并不是由國家撥款的,而是社會各界及企業捐助的,這項工程沒有停止。”
該協會另一名工作人員也告訴南都記者:“我們這兩年基本上沒有做這個項目,從協會的角度講,已經不再向下推行了,至于下面是否還在做,就不清楚了。”
除了上海新科醫院外,中國肝健康保障工程另外一家主要的定點醫院“河南省醫藥科學研究附屬醫院”也涉及虛假宣傳。在河南省醫藥附屬醫院的官網咨詢窗口中,一位自稱是趙醫生的工作人員說,我們醫院是公立三甲醫院。
為了核實這位趙醫生所說的話是否屬實,記者以患者的身份撥通了河南醫藥附屬醫院官網顯示的預約電話。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是國家公立醫院,是河南省(鄭州大學)醫藥科學研究院直屬醫院。”
然而,河南省(鄭州大學)醫藥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家醫院是一個獨立單位,跟我們沒有任何關系。鄭州市衛計委有關工作人員也澄清,這是一家一級民營醫療機構,還勸記者,“不要去這里看病”。
還有一類工程直接以“中國扶貧醫療救助工程”為名,主辦單位是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產業扶貧委員會,但定點醫院不少都是民營的肝病醫院,如烏魯木齊益民中醫院等近10家,相關廣告至今仍然在這些醫院的網頁首頁和微信公眾號上出現。
多位曾經到烏魯木齊益民中醫院看病的乙肝患者也向南都記者確認,該醫院同樣存在亂開輔助用藥、欺瞞患者的問題。
定點醫院之一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工作人員稱,符合病情的患者可以向醫院申請每年每人7200元的補助,用于治療和拿藥直接減免。“這是國家慢病補助政策和精準扶貧政策”,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納入慢病補助范疇。
該工作人員還稱:“需要把資料提交到醫院,由醫院扶貧辦提交到相關部門進行審核。”當記者問,這是國家的項目,還是醫院自己的項目時,對方表示,“要是不相信,自己到院進行查看,醫院可沒有那么多資金拿來申請”。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產業扶貧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協會此前確實發起過中國扶貧醫療救助工程,但兩年之后就退出了,“現在是醫院自己負責。”
多部門澄清所謂救助項目為冒牌
民政部方面在回答南都記者詢問時表示,民政部各司局都不掌握這些國家救助工程的信息,也未曾為此類救助工程提供支持。
南都記者向經過機構改革,更名后的國家衛生計生委求證,國家衛計委各司局都不掌握有關上述863等各類肝病救助工程的情況。
1998年經民政部正式批準成立的全國公募基金會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是中國大陸肝炎防治領域中唯一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在“863肝病救助工程網”上,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被列為863肝病救助工程的主辦單位之一。
南都記者也向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求證。經過初步調查了解,基金會一名工作人員給出了確定的答復:“我們此前沒有這個項目,現在也沒有參與所謂的‘863肝病康復救助工程’。”
實際上,中國紅十字總會早在2013年曾發布過聲明,稱發現有人以“國家863肝病康復救助工程辦公室”名義開展了所謂“國家863肝病康復救助工程”,并且標明中國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為合作伙伴,指定定點醫院為患者提供肝病治療的救助。
中國紅十字會聲明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從未參與過上述所謂活動,也從未指定過任何醫院開展過上述所謂活動,請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患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然而,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官方的澄清與聲明,并未阻止這些民營醫院繼續利用虛假宣傳招攬肝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