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11/7 0:00:00 來源:
未知
茅臺真的是飛天了! 老生常談一下:喝完酒是不是該吃藥了?恒瑞醫藥股價最近兩年已翻倍,最新市值已經突破2000億元大關。
火山君最近發現券商都在集體唱多醫藥股,目測了一下,多家券商發布了醫藥行業唱多報告。他們的主要觀點是這樣的:
龍頭恒瑞醫藥和云南白藥均創歷史新高,醫藥的消費升級行情正在全面展開。
醫藥進入大時代,“創新”是醫藥這個時代的大主線,長期看會誕生一大批超級大牛股。
在國家醫改政策陸續落地、醫藥行業同樣吹響“創新”號角的當下,我們認為,現在已經可以把尋找中國的“武田藥品”提上日程。為什么是武田藥品?眾所周知,這是世界前二十大和亞洲第一大的制藥企業......
10月份以來,醫藥板塊開始有重新煥發青春的態勢,上一次美好時代還停留在2016年以前。那么,時隔近兩年,這次醫藥行情的抬頭,是大牛的前奏,還只是短暫的綻放?
火山君就此專訪了有著A股“醫藥一哥”之稱的德傳投資董事長姜廣策。

德傳投資董事長姜廣策
1
把脈醫藥股,如何望聞問切
對醫藥行業有多年研究的投資者應該對這位私募大佬不會陌生,科班出身的他是中山大學有機天然藥物博士、廣東華南理工大學生物制藥博士后。2007年,姜廣策還獲得了廣東省2007年自然科學一等獎。
這位在醫藥界早已聲名在外的生物制藥博士,從企業到券商再到私募,始終專注于醫藥領域。得益于醫藥行業耕耘多年,姜廣策在進入資本市場之后,同樣斬獲頗豐。作為A股醫藥投資圈的一哥,姜廣策的選股實力不容小覷。2013年初,姜廣策成立德傳基金,并在第一年就為投資者創造了50%以上的收益,戰勝同期的公私募同類基金。而今年以來,其管理的核心產品同樣收益超過30%。
接下來,就來聽聽他對于蟄伏已久的醫藥板塊,有著怎樣的最新見解?
火山君:關注到今年以來,中證醫藥指數漲幅僅為13.77%,明顯跑輸滬深300等大盤指數,特別是今年前9個月整個板塊持續低迷,直至進入10月份以來才有了明顯上漲行情,您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促成了醫藥股的這波上漲?

姜廣策:醫藥板塊的低迷其實是自2016年熔斷下來之后就一蹶不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白酒板塊,貴州茅臺啟動正是2016年的2月,而醫藥板塊的絕大多數個股則是那時開始漫漫熊途,這期間最大的原因來自于行業本身的變化,白酒這種高度同質化的行業已經完成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大量的雜牌酒退出市場,曾幾何時幾乎每個縣都有酒廠,但這種現象已成過去時了,所以優質白酒企業獲得了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業績持續超預期。
但是反觀醫藥行業,這一波下跌的導火索還是受行業政策影響,福建三明醫改的推行給藥價帶來極大壓力,市場都預期藥企將進入業績寒冬,同時不單有藥價的壓力,還有整個醫藥行業在2016年這個政策大年推出的13項重大行業政策有關系,這些政策總結起來講就是提升行業門檻,加快淘汰不具實力的中小企業。這些政策中,比如以一致性評價為例,以后國家只允許頭幾家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企業生產,其后的不再被許可生產,這個政策一改過去一個藥品有成百上千個企業生產的局面,對行業的淘汰力度可想而知,而做這個一致性評價的資金投入已經高達每個產品三五百萬元,這種硬性支出毫無疑問都會給藥企帶來業績壓力。
此外,還有分級診療、藥品零加成、耗材陽光采購、醫院控制藥占比、藥品生產企業飛行檢查、環保核查、兩票制全面推行等等都是影響企業業績增長的現實壓力,所以在這些壓力的預期下醫藥板塊實在難以雄起,局面一直到了今年三季度才改觀,而改觀的原因就是2017年的半年報出來后發現情況并沒有那么想象的糟糕。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營業收入1.53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68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39%和15.83%,在全國20個工業門類中排列前茅好于預期,到了今年三季度再疊加年底的估值切換以及大盤向3400點的回升帶動了醫藥板塊走出頹勢,且根據剛剛公布完的醫藥板塊三季報來看,271家醫藥上市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8497.1億元,同比增長19.31%,共實現歸母凈利潤797.4億元,同比增長22.92%。利潤回升勢頭得到持續,這都能支持醫藥板塊的行情繼續走強。
火山君:您認為這波醫藥股行情是否會持續,對于醫藥股行情接下來的表現怎么看?如果醫藥股的行情已開啟,您認為主要的機會可能存在于哪些細分的子行業?
姜廣策:總體我們認為醫藥股行情會持續,但有一點要指出的是,今年的醫藥行情其實跟大盤的分化行情很類似,在目前我們跟蹤的300支左右的醫藥醫療股中,除去2016年以后發行上市的次新股外,目前股價超出了2015年市場大跌之前高點的醫藥股有15個,而股價低于2015年大跌之后最低位置的,也就是股價創出新低的醫藥股有35個,另外,沒有再創新低但低于2016年熔斷后低點的醫藥股則有81個,醫藥板塊如此的分化走勢史無前例,也給醫藥股的投資帶來巨大挑戰。
從今年醫藥股表現來看,整體上有行情的就是三類,第一種是業績穩定增長的白馬股,以恒瑞醫藥和華東醫藥為代表;第二種是趕上了產品上漲周期的原料藥股,例如兄弟科技和永安藥業;第三種則是創新題材,因為其重磅產品的預期而推動上漲,例如沃森生物和雙鷺藥業,前者市場期盼著其13價肺炎疫苗的揭盲,后者則是抗癌大品種來那度胺的審批通過。

接下來的行情我認為仍然是圍繞著這三種類型發展,而其余業績增長不突出,或者沒有可供市場展望預期的題材醫藥個股恐怕就還要橫盤很久了。
火山君:雖然今年以來,醫藥行業沒有整體性的行情,但是也有不少個股表現不錯,比如云南白藥、恒瑞醫藥、片仔癀等,您認為其中的邏輯是什么?這些個股是否還會持續表現下去,如何判斷這類個股的上漲空間?
姜廣策:醫藥股的核心邏輯都是看產品,由產品線所決定。這些白馬股應該說是可以一直走下去的,只要有新產品投下去,業績是可以持續的,目前也還看不到天花板。而且如果拿來跟國際上知名醫藥企業做對比的話,都還是很小的體量。
當然,這些公司各自也還有些不一樣,有的公司新產品開發也并不是太給力,但是業績仍然很不錯,這主要是因為核心產品足夠好,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核心產品的提價,從另一方面來看,這跟管理層也有關,顯得不夠進取。
2
10億元大產品才能驅動股價上大臺階
除了二級市場醫藥行情備受關注,今年以來,火山君也注意到,醫藥行業也有不少相關文件發布,比如《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等。
而隨著這些文件的發布,投資者最為關心的顯然就是哪個細分的子行業有可能率先站在風口?而在這些子行業中,又有哪些上市公司會明顯受益?
火山君:關注到近期,管理層發布了《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有機構人士認為,這是繼2015年8月《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之后,又一個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對我國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您對此次文件的發布有什么樣的看法?
姜廣策:醫藥行業內部對這個改革意見是持有非常正面和積極的評價的,現在的管理層大力度推進改革,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都是著眼于提升行業門檻和技術水平,向國際標準看齊,這必將淘汰相當一批中小企業,而這些中小企業唯一的競爭力就是帶金銷售,這些不規范的藥企不淘汰掉的話中國醫藥市場就必然是劣幣驅逐良幣,好企業遲遲發展壯大不了,沒人再認真做研發,而研發才是醫藥企業的命脈所在,因為醫藥行業本身就應該是高科技產業,行業本質就是知識產權,對于堅持投研發的企業來說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未來幾年醫藥行業各細分領域的集中度將大幅提高,其中的龍頭企業必將是大牛股!
火山君:繼發布《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后,藥品審評改革政策加速落地,CFDA連續發布藥品管理法和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等多個關于藥品注冊的征求意見稿,您認為這些文件對于哪一類上市公司來說,受益會更為顯著?
姜廣策:應該說對于大企業和研發驅動型的企業都是受益者,例如恒瑞醫藥,該公司董事長比很多藥企提前了至少十年開始砸錢搞研發,如今其建立起的優勢已經讓很多藥企望塵莫及了,強有力的產品線驅動業績持續成長,這一切都反映在了恒瑞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上了。
火山君:從行業角度來看,有觀點認為醫藥行業進入到從仿制藥為主,向創新藥轉變的時代轉折點,在未來三到五年,創新藥將是醫藥行業投資的大趨勢和主要邏輯。想請問,您是否也是持同樣的觀點?如果這是大的趨勢,那么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姜廣策:我完全認同這個觀點,實際上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觀點和資金配置方向,以后的藥品生產企業比拼的就是誰家的產品線更能滿足臨床的剛性需求。
在這個大趨勢下投資機會就在于深入分析藥企的在研產品線,尤其是從目前各家正在進行二期和三期臨床試驗的產品中去找重磅產品,越重磅越好,只有能年銷售收入破10個億以上的大產品才能驅動企業業績和股價表現上臺階。
火山君:您怎么看在兩票制的大浪潮下,醫藥流通行業的投資機會?
姜廣策:在沒有推行兩票制之前全國大概有接近一萬家大大小小的各類的醫藥商業公司,這其中有大量的小商業公司,局限在某個地方市場的配送以及甚至就是單純的過票公司,藥企的藥品從出廠到醫院這其中可能會七票八票,流通環節層層加價效率低下且充斥大量的不規范甚至是違法行為。
在全面推行兩票制后這些小商業公司都失去了生存空間,這就為全國性的大商業和地方龍頭商業企業打開了發展空間,我們看好能夠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快速搶占市場份額的企業,這機會稍縱即逝,大家就是比誰能更快跑馬圈地。
火山君:基因測序、細胞治療這兩年以來,經常是二級市場一個炒作的熱點,有的公司一上市漲幅就超過10倍,但也有人表示在二級市場上對標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基因測序領域的大量優秀企業尚未上市,您認為在A股中,如何把握這一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
姜廣策:這些題材要做個案分析,因為打著基因測序和細胞治療旗號的公司實在太多,要找那種有真正獨家技術和產品的企業,只有這種才能具有定價權,否則人人都做同類型的基因測序那最后仍舊是拼價格拼成本,那就跟一般的服務業沒有區別了,但目前在A股里面,還沒有真正可以對標的公司。
3
生物制藥領域有誕生10倍牛股的潛質
既然有行情,行業也在發生著變革,那么,機會該如何把握呢?而作為買股只買醫藥股的牛人,姜廣策本身又都是如何做投資的呢?
接下來的干貨可要收好了,透過他的一套選股邏輯,或許你也能從中找到投資醫藥行業的真正秘笈。
火山君:您認為,在醫藥行業,能稱得上是一家值得投資的上市公司,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姜廣策:歸根結底好的醫藥企業就是能源源不斷的研發出適合中國患者需求的產品的企業,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好投入與回報的關系,讓業績持續的增長,簡單一句話就是要么第一要么唯一,企業能把定價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火山君:聽您公司同事說,您經常到處出差,您是否會親自去上市公司調研,您一般如何去了解一家醫藥行業的上市公司?
姜廣策:我經常自己去上市公司,一年有很多時間泡在醫藥行業和企業活動中,了解醫藥企業的方式多種多樣,看年報是最簡單的方式,跟董事長做朋友是更進一步的方式,與行業上中下游各個環節的朋友去了解和相互印證也是個很好的辦法。
另外,我一般比較喜歡跑沒人關注的公司,現在醫藥行業接近300只股票,很多都沒有券商覆蓋,我就比較喜歡跑。而有的醫藥股,可能身邊親戚朋友在實際使用中就能反饋到不少有用的信息,比如某一種藥,他們用起來有非常好的效果,而對于這類公司,我會去做研究,而且有可能在沒去公司調研之前就會先買一點,不過之后也肯定還會去跟董事長見個面,了解董事長的愿景、規劃等方面。
還有我們基金在全國幾個最頂尖的藥科大學,例如中國醫藥工業研究院、沈陽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復旦藥學院設立了德傳獎學金,通過獎勵品學兼優的藥學博士,從藥品研發領域的人脈中去了解行業企業也是很好的辦法,總之,經營好這個行業的人脈不愁沒有辦法。
火山君:關注到您提到,“過去十年醫藥指數上漲了近10倍,是A股表現最好的板塊,未來十五年隨著快速老齡化醫藥的空間更大,換句話說買醫藥股拿住,最好忘掉。”從您的角度來看,10倍的醫藥股在A股多不多,如果選到10倍牛股?
姜廣策:10倍的醫藥股非常多,到目前為止云南白藥從上市到現在漲了100倍,且醫藥板塊向來就是牛股輩出的板塊,整個板塊在過去10年有七年都是跑贏大盤的。

正如我所說的醫藥行業本質是知識產權,是研發驅動型的行業,所以在挑選醫藥股時我最看重的就是其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這個指標,目前國際一流制藥企業普遍的研發投入占比在20%左右,國內企業目前還達不到這個水平。
我們就拿國內醫藥股的龍頭恒瑞醫藥來做標桿,恒瑞在2016年報披露的研發投入占比是10.68%,如果能比恒瑞投入的還多那就是我重點關注的醫藥企業,而如果研發投入占比低于5%的藥企我一般就不太關注了。
至于怎樣找到十倍股,我認為還是要從研發和產品線的角度去考慮,假如目前市值在百億左右的醫藥股要成長十倍成為千億市值的話,那就意味著其年凈利潤應該是30億元左右,要具備如此盈利能力的產品我認為只有在生物制藥領域中才可能具備,例如新型疫苗、單克隆抗體藥物等,否則普通的化學藥、中藥和一般醫療器械的話是沒有可能達到這個利潤水平的。
了解企業的研發進展也是我調研企業時最為關心的問題,我喜歡藥企手握國家重大新藥創新項目越多越好,希望看到研發部門人員持續增加,處于臨床二期以后的研發項目進展順利,國家有關科研部門給予的支持力度越大越好,研發永遠是醫藥企業發展的靈魂。
火山君:今年的行情,是否有讓你感受到比較煎熬?如果有,您對于自己的選股思路是否有過猶豫?未來會做哪些方面的調整?
姜廣策:從2016年熔斷后直到今年9月確實醫藥板塊的表現乏善可陳,這種情況在2011年到2012年底也曾經出現過,那時的下跌就是由某省的唯低價是取的藥品招標引發的,但在2013年初醫藥板塊重振雄風,在2013年第一季度醫藥指數就漲了30%,眾多的醫藥股在2013年里紛紛翻倍。
所以我們經歷過那種情況并無多少擔心,這個行業是每個人最基本的健康需求所決定的,這種需求的剛性無可替代,短時期的回調必然是新的上漲的起點,我們的思路從未動搖,對于熬不住的投資人我只想說這個市場上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都是只看眼前的短期波動,投資行為基本被情緒控制,所以只需要看得稍長一點,更多從公司業務本身發展去考慮就可以笑傲江湖了,基本面堅實的醫藥股稍稍一跌就害怕賣出的投資者我更替他們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