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12/18 0:00:00 來源:
未知
胃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亞洲日本、韓國及我國是胃癌高發區,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約40萬例,占世界總發病例數的42%。自04年至今死于癌癥的患者中,胃癌患者在男性中排名第二,在女性中排名第一。換言之,胃癌已是我國致死率最高的 “殺人兇手”,應當給予最高的重視。
雖然胃癌的患病率較高,且較危險,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只要平時能夠稍加注意,降低患病風險并不是不可能的。
一、幽門螺旋桿菌的危害
首先,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引發胃炎,是造成胃癌的元兇。胃潰瘍患者中80%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而十二指腸潰瘍 患者的感染率也高達90%左右。

胃相不好主要表現為胃黏膜出現紅腫、 糜爛,有小的抓痕樣破損,或者胃黏膜部分水腫,并有微小的凹凸不平現象,各處散在膿狀的白色黏液,或胃黏膜變薄,出現腸上皮化生。 如果這時取出胃黏膜的一部分組織進行活檢,幾乎都會顯示幽門螺旋桿菌為陽性。

當然,有些健康的胃中也存在這種細菌,但數量極少,不會造成危害。最可怕的是幽門螺旋桿菌引發的胃潰瘍,約有15%的患者都不存在明顯癥狀,當首次感到不適時,已發展到胃出血或胃穿孔等時期,直接威脅患者生命。
其次,WHO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認定幽門螺旋桿菌是癌癥的誘因。
有報告指出,因遺傳基因、既往病癥、生活方面等原因導致胃癌發病率較高的人群,只要除去體內的幽門螺旋桿菌,就可以將患胃癌的風險降至1/3。
由此可見,去除幽門螺旋桿菌是預防胃癌的最有效手段。
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怎么辦?
(一)抗生素聯合抑酸除菌法
歐美國家開創了使用抗生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以及胃酸分泌抑制劑3種藥物來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方法。
但實際上,想要除去幽門螺旋桿菌需要大量抗生素,而且這些抗生 素還會大量損害腸道內的正常菌群,不僅會出現腹脹和腹瀉等副作用, 還會影響身體的抵抗力、免疫力和自愈力等。

所以醫生也不敢主張僅僅因為胃中檢測出幽門螺旋桿菌就對感染者使用藥物除菌法。而且幽門螺旋桿菌有可能通過口腔輕易地傳播給別人,所以即使用較強的抗生素除菌,四五天以后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
根據醫學界的調査顯示,殺滅幽門螺旋桿菌后一年中的再感染率 相當高。
(二)weipro瑋呔:ADS共生源療法
臺灣weipro瑋呔采用美國ADS專利配方,諾貝爾科研成果產品。三位一體調理腸胃:
weipro·瑋呔ADS專利配方融合了多種活性共生源生物酶,率先采用領先的共生源療法,修復受損腸胃黏膜,可根據腸胃不同的酸堿度釋放自我活性酶,激發益生菌活性,抑制致病菌,深度改善腸胃不適癥狀,調節腸胃的菌群平衡,徹底根治老胃病。weipro·瑋呔非抗生素更安全,高活性生物酶有效瓦解幽門螺桿菌氨云保護層,源頭靶向殺菌效果顯著,第一步,噯氣反酸緩解,第二步,除菌,第三步,基本修復。

責任編輯: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