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8/1/3 0:00:00 來源:
未知
作者:武單單
億歐1月2日消息,海正藥業今日發布公告,為確保醫藥研發項目的順利推進,其控股子公司導明醫藥通過在臺州市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交所”)掛牌引進戰略投資者及債轉股。增資及債轉股事項已經于2017年12月29日全部完成。
導明醫藥成立于2011年11月,由海正藥業出資7340萬元設立,法定代表人為白驊。目前已獲得中國國家食藥監總局CFDA的2個臨床批件和美國FDA的1個IND批件。
根據公告,具體事宜分為三方面:
1、增資擴股
確認Growth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 (下稱“Growth River”)和Empire Gateway Investment Limited(下稱“Empire Gateway”)兩家企業摘牌,分別認購4587.50萬元、1662.50萬元增資金額,成交價格分別為2.20億元、7980萬元,并分別占得導明醫藥28.23%和10.23%股份的增資資格。
增資前后,導明醫藥股東結構變動如下:
增資前,導明醫藥股東結構變動

增資后,導明醫藥股東結構變動

Growth River與Empire Gateway分別成立于2017年9月和11月。值得注意的是,兩家摘牌方為關聯方,其唯一股東均為Advantech Master Investment Limited。Advantech Master Investment Limited是Advantech Capital L.P.(尚珹資本)的投資平臺。
尚珹資本由香港于劍鳴于2016年1月正式成立,是一家專注中國市場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關注行業為科技與創新與醫療醫藥健康服務,基金規模為5.6億美元。在中國境內醫療、醫藥領域的投資項目包括再鼎醫藥、南京微創等。
進展方面,截止2017年12月28日16時,僅有的報名投資方Growth River和Empire Gateway均已成功摘牌。臺交所確認Growth River和Empire Gateway為成功摘牌方,導明醫藥與兩位投資方完成《增資擴股協議》的簽署。
2、債轉股
導明醫藥向深圳市松禾成長一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松禾成長一號”)借款1億元,借款用于原創新藥研發、臨床研究、注冊及專利申請與授權等工作及運營資金。現將1億元轉為2083.33萬元出資,占增資擴股及債轉股完成后導明醫藥總股本的11.36%。
在早前海正藥業2017年8月發布的《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決議公告》中便已表示同意導明醫藥此次借款。
進展方面,12月29日,松禾成長一號已與導明醫藥其他股東共同簽署《浙江導明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合資合同》。導明醫藥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并換取了新的營業執照。增資方Growth River、Empire Gateway已分別將增資款3369.96萬美元、1221.27萬美元匯入導明醫藥公司賬戶。
3、合資公司
公告還表示,增資擴股和債轉股之后,導明醫藥將轉變為“合資公司”,由海正藥業、DTRM Innovation LLC、Growth River、Empire Gateway、松禾成長一號五方合資發起。該合資公司投資總額為5億元,合資方出資額共為1.83億元,以此為注冊資本。
其中,海正藥業以人民幣現金方式出資734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40.04%;DTRM Innovation LLC以其擁有的抗癌藥物研發技術出資,作價266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4.51%;Growth River、Empire Gateway以美元現匯方式分別出資4587.50萬元、1662.5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25.02%和9.07%;松禾成長一號債轉股的方式以人民幣現金出資2083.33萬元,占注冊資本的11.36%。
為了吸引和保留勝任的高管和關鍵員工,公司將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長期激勵機制,具體激勵方式、方法、對象由董事會決定。公告稱該機制在員工的忠誠和士氣、帶動員工、提高生產力、完成任務目標、為公司增值等方面能起重要的作用。
引進戰略投資方、債轉股、成立合資公司,導明醫藥究竟要干啥?
海正藥業還公告表示,導明醫藥通過引入外部投資者實施增資、債轉股,有利于解決創新藥研發急需的資金問題,符合導明醫藥及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也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根本利益。這將加快國際化創新制藥的中美同步臨床試驗。此外,本次增資及債轉股事項預計將增加公司2017年度歸屬于母公司的營業利潤1.3億元左右。
導明醫藥的大動靜,歸根結底是其“新藥研發業務”。
據海正藥業稱,導明醫藥正在開展中美同步臨床試驗,開發原創新藥DTRMWXHS-12及其聯合與復方新藥DTRM-505和DTRM-555。由于近年來國內藥品注冊法規的重大變化,創新藥的研發投入大大增加,為確保導明醫藥研發項目的順利推進,才有了接下來上述幾個“動作”。
而早在2015年8月,導明醫藥曾出資500萬美元獨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Zhejiang DTRM Biopharma LLC,主要從事創新藥在美國的臨床研究及產品的注冊事宜。
創新藥研發被業界稱為是“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的一門生意。盡管新藥研發在中國逃不開競爭加劇、利潤下降的風險,科技進步和政策驅動中國新藥研發呈現火熱趨勢。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是世界上開展臨床試驗數量第二多的國家,并且我國醫藥研發增速已經躍升全球第一。
隨著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醫藥市場的快速擴容,中國乃至世界創新藥的盤子在不斷變大。據IMS數據庫報告,從國內新藥申報情況看,國內創新藥還處于發展的初期,獲批品種還相對較少,但申報的品種數量在逐步的增加,以仿制藥為主的中國藥品結構正在逐漸被創新藥所替代。
中國的新藥研發正處于變革的前夜。有母公司海正藥業的支撐、來自新戰略者的資金支持和其繼續推進的新藥臨床實驗,導明醫藥借著這陣風,正很努力地想要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