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藥分開的不斷推進,處方藥外流已成為藥店發展最大的紅利;以提高專業化水平來提升藥店發展競爭力也成為了行業的共識,其中DTP/DTC藥房、MTM項目、藥診所等業態是目前藥店比較熱的方向,院邊藥房也成為不少藥店轉型發力的落腳點。
其中北京醫保全新大藥房、北京京衛大藥房、康德樂大藥房、國大藥房及健客網等早早布局,一心堂、老百姓及益豐也在2016年重點布局處方藥,那么,業內都在玩的“院邊藥房”到底能否成為新的利潤點?
院邊藥房是指企業在醫院門口開辦的新特藥房,既面對醫院又面對社會,按零售藥店方式運作,同時由醫院開處方將自費的高價藥(腫瘤用藥、罕見病用藥)、手術專用藥、急救藥、剛上市新藥定向“導流”到合作的院邊藥房。相對藥房托管模式而言,其所有權未發生變化,但在實際操作中更簡便、靈活。
為什么要開院邊藥房?
1、醫院方面
滿足臨床需求:如大病、危重、急救病人需要的未進入醫保的自費高價藥(腫瘤用藥、罕見病用藥)、手術專用藥、急救藥、剛上市的新藥。
作為醫院治療藥品以外的經營品類補充:為患者提供純治療藥品以外的輔助治療產品,如康復器械、保健食品等。
新產品的快速引入機制:從醫院臨床科室藥品需求發起——購進供應——病患正常使用,往往在極短時間內就能完成,這相對于當今醫院較為繁瑣的藥品采購流程,在確保藥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醫院合作藥房的服務速度優勢明顯。
2、企業方面
要求商業企業對上游供應商的掌控力更強,院邊藥房的品種覆蓋必須非常齊全,這種模式適合上海醫藥等商業龍頭企業。
院邊藥房引入了與社會零售藥房無法比擬的穩定客流。除法定節假日外,客流量極為穩定。
通過在醫院開設院邊藥房,實現與醫院資源的共享及互補,快速提升銷售市場份額。
現金流貢獻方面,規模性地放大臨床自費藥品的銷售,自費藥品基本都不在醫保范圍內,因此醫保銷售占比較低,形成充裕的現金流。
3、病患方面
簡化病患的購藥流程,患者可直接到院邊藥房付費購藥,大大節約了患者的就診取藥時間。
自費用藥的患者越來越多,高值(高端)藥品由于藥占比的控制在大型三甲醫院受到使用限制,在患者的臨床需求必須得到滿足的情況下,醫院合作藥房的出現為患者提供了快速安全的新特藥購藥渠道。
院邊藥房不火了?
近幾年來,由于院邊藥房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在上海市各級醫院快速成長,但2017年部分院邊藥房由前幾年的高增長轉向負增長,有的甚至出現了10%以上的降幅,據筆者分析,主要原因有三個:
1、談判品種(重磅品種)的降價
影響增長的最大因素是談判品種實行降價后價格,國家衛計委通過藥品價格談判的方式,使乙肝和肺癌領域三種藥品價格下降了50%。以替諾福韋酯為例,從原來的1470元/瓶下降到490元/瓶,降價幅度高達67%。
上海市將包括吉非替尼在內的18種國家藥價談判藥品和部分腫瘤分子靶向藥物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疇,2017年1月1日正式進入報銷范圍。肺癌藥吉非替尼(易瑞沙)談判之前的月均藥品費用約15000元,談判后降至約7000元,納入醫保后,患者的個人定額自負標準是950元。白血病治療藥物甲磺酸伊馬替尼(格列衛),此前國內患者每月需要花費2萬多元,現在納入醫保后患者定額自負標準為5060元。目前第二批44個醫保談判品種的談判工作已完成,這些獨家或重磅的品種平均降價幅度超過40%。
今后國家談判品種將會成為一個常態化的手段和機制,一些外企為獲得中國市場其高價藥被迫降價是大勢所趨,今后院邊藥房里的高價藥會更多地進入醫保目錄,對藥房的增長會產生重大的抑制作用。
2、行風建設
2017年5月,上海衛計委網站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行風建設和整治藥品回扣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嚴禁誘導或強迫患者使用自費藥品。各級醫療機構要加強自費藥品收費管理,將患者就醫時使用的所有藥品和器械(包括醫保和自費)全部納入醫院內部管理,對患者發生的所有醫療費用均應開具本市醫療收費票據,并按相關財務規定管理,醫?;颊呔歪t時發生的所有醫療費用及明細項目信息應按規定如實上傳至醫保結算系統。各辦醫主體應對醫療機構投資企業、出租場地經營藥品器械加以清理整頓,杜絕醫療機構出現規避執行自費藥品管理的“體外循環”現象。
對醫保結算系統及醫療服務監控信息系統發現存在藥品使用異常行為的醫療機構,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保部門、辦醫主體要對涉事醫師、科主任及院長進行約談。根據約談結果,對違規醫師予以相應的行政處理,并將約談處理情況納入院長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這些措施的落實,明顯制約了原來違規或打擦邊球開大處方的醫生。有醫保的患者臨床用藥時,醫保品種有藥的,醫生就不能開自費藥,否則影響院長的考核和醫院的業績,成為眾矢之的并受到院方的處罰。
這是衛生系統和醫保部門第一次管理起了自費品種,對醫院系統自費藥的亂象起到了致命的打擊,其影響是深遠的,為降低看病貴有著重要的意義,是醫保的重要成果。
3、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的推行
人社部日前明確要求確保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全面啟動、聯網運行,確保在線備案人員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全部實現直接結算。結算系統的對象范圍包括:安置取得當地戶籍的退休人員;異地居住生活人員;異地工作人員;異地轉診人員。以上人員今后可以通過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實時結算醫療費用。
未來結算系統的運行對醫院合作藥房的銷售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過去醫院視這些病人為自費病人,當病人可以異地結算后他就是有醫保的病人,雖然他的醫保額度不在上海,醫生理論上會開自費藥,但病人會提出異議要求使用醫保藥品,以減少自己的費用支出,這也會對自費藥的使用量起了減法的作用。
院邊藥房未來發展思考
過去幾年里,院邊藥房對醫院有效降低藥占比、緩解大處方、解決醫保總額管控、推廣新品種的使用、滿足臨床需要,起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雖然受到了醫保談判品種降價、自費藥品嚴控等政策影響,由高增長轉為穩定增長,但是未來仍然可期。
隨著國家進口藥品注冊制的改革,將加速國外大量高端新藥進入醫院,院邊藥房占據了最佳位置,成為最佳試驗田,高收入人群將會更青睞于選擇高端藥物。
當然,也必須看到,院邊藥房還面臨一大不確定性因素——藥品零差率后,醫院藥房將從原來以藥養醫的利潤中心,變為成本中心,成為醫院的“包袱”。萬一被剝離、托管、處方外流這些因素或政策的變化,帶來醫院藥房功能的重新定位,未來投資院邊藥房的企業就可能面臨投資回報下降的局面,這是投資者必須予以考慮和長遠規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