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8/1/22 0:00:00 來源:
未知
最近,一項發表在國際雜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壓力或會通過刺激“戰斗或逃跑”激素的釋放來加速胰腺癌的發展,通常用來抑制這些激素的β阻斷劑能夠有效增加患癌小鼠模型的生存期。此外研究人員對惡性胰腺癌患者進行分析發現,相比不攝入選擇性β阻斷劑的患者而言,攝入選擇性β阻斷劑的患者要比前者多存活三分之二的時間。
圖片來源:www.huffingtonpost.co.uk
最近研究表明,情緒和心理壓力在機體腫瘤的發生上扮演著關鍵角色,這種效應被認為會通過交感神經系統來發生,而交感神經系統能夠釋放特殊激素,給予身體提供一種能量,促進機體在感知危險時做出反應。醫學博士Timothy C. Wang說道,有些生物學家并不認同這一觀點,因為一般情況下壓力很難測定,而其他研究人員想知道壓力如何同機體的一些生物學過程相聯系起來的,這些生物學過程包括DNA突變以及特定器官中癌細胞的生長等。
壓力能夠促進胰腺發生癌變前的增殖
當前研究中,研究人員想通過研究闡明壓力和早期胰腺癌發生之間的關聯,他們對具有遺傳傾向容易發生胰腺細胞異常增殖的小鼠進行研究,首先將這類小鼠置于有壓力的環境中,而對照小鼠則置于正常環境中,14周后,38%的處于壓力環境中的小鼠都出現了腫瘤的胰腺病變,而這是胰腺癌的先兆,而對照組小鼠并沒有出現任何損傷。
研究者Wang說道,我們都知道,機體僅需要一個DNA突變就能開啟癌癥之路,但我們的研究發現,壓力似乎也能夠推動癌癥的發生。
壓力能通過胰腺神經發揮作用
隨后對小鼠進行研究,研究者發現,壓力能夠增加血液中名為兒茶酚胺的激素的釋放,在胰腺中兒茶酚胺能夠驅動刺激腫瘤周圍神經生長的分子產生,而這些新生的神經又會誘發腫瘤發展,并且制造更多的兒茶酚胺,使得上述過程不斷循環;換句話說,壓力能夠在神經和癌細胞之間設定一種前饋環路(feed-forward loop),從而促進腫瘤發生。
β阻斷劑或能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研究者指出,利用化療和非選擇性β阻斷劑治療對患胰腺癌的不同小鼠模型進行研究后,患癌小鼠的生存期明顯比僅用化療治療的小鼠生存期延長了。文章中研究人員共對631名癌癥患者的生存期進行分析,這些患者在2002至2013年間利用外科手術來治療惡性胰腺癌,同時在術后他們服用非選擇性β阻斷劑,他們的平均生存中值達到了40個月,相比攝入選擇性β阻斷劑或其它類型的β阻斷劑進行治療的患者的生存期延長了三分之二的時間。
研究者指出,推薦使用β阻斷劑來治療胰腺癌患者的做法或許是不成熟的,我們后期需要進行更多的臨床試驗才能夠證實,但β阻斷劑確實能夠作為胰腺癌治療的一部分療法。
減壓是否能夠抑制或減緩胰腺癌的發生?
最后研究者Wang表示,很多研究以及大量的證據都表明,維持樂觀的看法對于機體健康非常有益,其能夠幫助患者從任何疾病中恢復過來;那么樂觀積極的心態是否能夠改變惡性胰腺癌患者的預后呢?可能不會吧。但保持這樣的心態肯定不會有什么壞處,而且其或許能作為患者總體治療的一部分,幫助改善患者的治療過程和預后等環節。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