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8/1/29 0:00:00 來源:
未知
2018年1月,在平臺以“知識付費”為名的補貼之下,各類答題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月19日,定位為“丁香園旗下臨床醫生在線教育平臺”的丁香公開課正式在丁香園APP上線。丁香公開課從2016年8月PC端上線以來,已經有超過150萬用戶在平臺上學習了100萬+小時。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盈利能力一直被詬病的互聯網醫療來說,付費公開課能否成為其盈利的又一突破口呢?
有課程4個月收入破百萬
記者注意到,2017年,丁香公開課的一堂《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上線,4個月時間里,這堂488元課程的付費學習人數近2500人,僅這一堂課的收入總額就破百萬。
丁香公開課這種專業性極強的知識付費,即滿足了特定用戶群的需求,也提高了APP的用戶黏度。
從用戶群體來看,醫生是一個需要持續學習的群體,丁香園和Kantar Health聯合發布的《2017醫生數字生活報告》顯示,醫生平均每周約花29.2小時上網,其中有一半時間用于瀏覽醫學相關信息,數字化渠道已經超越傳統渠道成為醫生獲取專業咨詢的主要來源。而在丁香公開課平臺上,81%的用戶是臨床醫生,有碩士、博士學歷的醫生占42.6%,來自一線、二線城市的醫生占43%,來自三級醫院的醫生占47%。
丁香公開課策劃負責人季靈艷認為,醫生臨床和科研工作繁重,時間有限,他們獲得繼續教育的方式,往往是通過線下培訓班、線下學術會議、研討會的形式,這樣的方式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都很高。丁香公開課就是在解決學習內容碎片化、不成體系的問題,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在大數據驅動的互聯網時代,解決這些問題成為可能。
以《史上最全教程: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系列課程為例,臨床抗生素的使用是每個醫生必須掌握而又感到困惑的問題,醫生如果通過參與一些線下培訓的方式進行學習和交流,單學習費用一般為2000元到3000元不等,且得到的學習仍然是碎片化的。因此,上述課程上線后單周付費用戶突破1000人,上線一個月累計銷售額超46萬元。
效果有待市場檢驗
知識付費在近兩年頗受關注,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這一年,知乎、喜馬拉雅FM等相繼推出知識付費。2018年伊始,各類的直播答題平臺借著“知識付費”的名號,通過各種補貼刷爆了朋友圈。一些知識付費產品也傳出了要上市的消息。
對于互聯網醫療來說,與知識付費結合顯然是一個較有新意的嘗試。不過,具體效果如何,有待市場進一步檢驗。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以往互聯網醫療被詬病最多的還是盈利,這背后則是其能否真正深入現有診療體系的問題。雖然知識付費對于深入診療體系可能并無太多幫助,但對于互聯網醫療企業而言,一是能夠在盈利能力上起到一定幫助;二則是可以增強用戶黏度。
成功的知識付費,離不開好的內容,喜馬拉雅FM副總裁周曉晗此前曾表示,“內容要變現,第一是稀缺,第二是專業,其次才是表達方式夠有趣、匹配度夠好、個人品牌夠強,后面這些都是內容的輔助。”
據“企鵝智酷”對網友進行在線調查,并根據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按照性別等維度抽樣,獲得的數據顯示,55.3%的網民有過為知識付費的行為,滿意度是38%;為知識付費的首要驅動力是“獲得針對性的專業知識/見解”,其次是節省時間和精力成本,積累經驗提升自我。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