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8/1/29 0:00:00 來源:
未知
最近,香港交易所宣布了一項重大改革。其稱將在主板上市規則中新增兩個章節:1、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2、允許尚未盈利或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此外,港交所還稱將修改第二上市的相關規則,方便更多已在其他國際市場上市的公司在香港進行第二上市。
根據新的《主板規則》,無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可適用新增章節申請上市,預期最低市值須達15億港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這是香港市場二十多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
新經濟,新改革
生物技術產業是一個需要高投入的領域,由于新藥研究和開發周期長、投入大,大部分企業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盈利,很難在A股獲得上市機會,因此部分企業會選擇去美國上市。
過去兩年,已經有數家中國生物技術公司在紐交所創造了大型生物技術IPO。去年9月,再鼎醫藥(Zai Lab)登陸納斯達克,募集1.5億美元,其股價現已上漲30%,市值達11億美元。而腫瘤免疫療法公司百濟神州在納斯達克上市后,市值也翻了四番,達到了47億美元。
目前,中國內地涌現出了越來越多優秀的生物醫藥研發公司,它們可能短期內無法取得營收,但凈資產收益率增長快速。香港交易所允許這類企業赴港上市,使得它們能夠在香港募集資金,對于中國的新藥研發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南華早報》的報道,香港交易所表示,“允許無收入的生物技術公司在香港上市,只是更廣泛的香港上市改革中的一部分,未來香港將吸引更多生物技術和新經濟領域的企業在香港融資發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那么,香港會成為生物技術這一新興行業的投資中心嗎?對于這一問題,摩根大通投行亞太區主席顧宏地(Brian Gu)表示,由于香港此前沒有允許“收入前”生物技術公司上市的經驗,因此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積累相應的知識和經驗。
“美國的股票市場花費了近20年的時間,才為生物技術公司建立了成熟的投融資環境,香港要成為新的投資中心,可能也需要數年時間,但是鑒于生物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我相信這一進程會比從前大大縮短。”
與美國不同,香港和大陸的股市監管機構在上市方面扮演著更積極的角色,以保護在交易中占比較大的散戶。“因此,為了確保在香港上市的生物技術公司的質量,以及作為生物技術股票上市地的長期聲譽,香港的證券市場監管機構必須熟悉這些公司面對的監管制度,以及其產品的潛在市場,” 啟明創投醫療健康行業投資領域的管理合伙人梁穎宇女士(Nisa Leung Wing-yu)表示。同時,梁女士也是香港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成員之一。
“許多國外生物技術分析師都有相關學科的博士學位,香港券商也需要吸引相關人才,加強分析團隊,為全球投資機構提供高質量的專業保障。”她補充道。
抓住機遇,先發制人
可以預見的是,新的香港上市制度將為數十家中國內地的藥物研發公司提供更便捷的服務,相比于美國,這些公司能夠獲得離自己更近的投資者的支持。這些投資者往往也更加熟悉中國的市場和行業發展。
“香港投資者對大陸的監管環境和醫藥市場更為熟悉。可以期待的是,未來一定會有大量生物技術公司更加傾向于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亞盛醫藥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大俊博士說道。
“未來,香港交易所不僅將吸引來自中國的生物技術企業上市,還可能會吸引來自韓國和東南亞地區國家的發行人,”梁穎宇女士說,“我們要做的就是抓住機遇,先發制人。”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