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8/4/25 0:00:00 來源:
未知
4月24日,四川省綿陽市政務網發布消息,市食藥監局結合2018年食品藥品監管工作重點,制定了《綿陽市藥品購銷渠道風險防控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決定從4月中旬起至9月,分自查、檢查、督查三個階段開展藥品購銷渠道風險防控專項整治。而綿陽市的整治行動不是個例。一張整頓藥品經營市場環節的大網正從全國基層開始鋪開。
大部制改革后,原CFDA與國家工商總局、質監總局一起并入新組建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并于近期正式掛牌,這意味著未來醫藥市場各環節的監管將步入新的階段。新“管”上任三把火,近期,從各地藥監部門的動態來看,火苗已在醫藥購銷流通環節開始點燃。
據E藥經理人不完全統計,3月底~4月初,青海、陜西、山東、江蘇、湖北、遼寧、河南、河北、江西、黑龍江、甘肅、四川等多省市已陸續開展藥品經營領域的專項整治工作,對藥品經營中采購、存儲、銷售等存在的違規現象和行為進行糾查。值得注意的是,檢查大部分集中從基層縣市展開,重點區域在“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
1、全國整頓來襲
這些統一的整治行動實則與4月1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達的關于做好機構改革期間藥品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緊密相關。
通知中明確指出要求“加大藥品日常監管力度”。具體來看,加大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現場檢查力度,重點檢查企業風險隱患責任落實情況、生產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實施情況、數據的真實完整可靠情況等都在要求之列。
此外,通知還明確要求嚴厲打擊中藥飲片摻雜使假、網絡非法銷售藥品、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銷售藥品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并且“始終保持嚴懲重處高壓態勢”。總的來看,各地整治內容與這些要求在大方向上基本一致。
在該通知發出前后,各地食藥監局已開始部署加強監管力度。時間上,各地專項整治短則開展2個月,多則持續6個月及以上,并且大部分分為自查、檢查等多個階段。整治對象集中在藥品批發、零售連鎖企業,零售藥店和醫療機構,各地檢查側重的對象略有差異。
整治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經營數據的真實完整可靠;二是執業藥師的執業規范,尤其是掛證或不在崗履職問題;三是藥品的陳列和存儲問題,精麻類等超范圍經營產品,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等特殊藥品成為重點檢查品類;四是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銷售規范的問題。
多地強調將對藥品采購來源、銷售流向進行追溯,著力檢查偽造藥品采購來源、虛構藥品銷售流向、藥品購銷存記錄不完整等經營行為無法追溯的情況,例如四川省綿陽市和甘肅省定西市。在采購環節,各地檢查的著力點在經營數據和采購渠道。經營數據主要是針對票據規范,重點檢查證、票、賬、貨、款是否一致,此外還有藥品儲運溫濕度數據等;整治行動還將對通過非法渠道購進藥品的行為將進行嚴打,追查此類藥品來源,一經發現或移送公安機關,對非法回收藥品的行為也將進行懲治。
掛靠走票、無證經營和執業藥師的行為規范也是提及的重點檢查內容。青海省、陜西省澄城市、甘肅省定西市、安徽省阜陽市均表示將展開對執業藥師的掛證、兼職等行為進行打擊。
山東臨沂、甘肅西定、安徽阜陽、陜西澄城、四川綿陽還明確強調了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規范。要求各零售藥店嚴格銷售行為,必須憑處方才能銷售處方藥。
2、無死角
近幾年來,隨著相關文件的出臺,打擊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力度在不斷加大。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改革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以及《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都將打擊醫藥領域的商業賄賂作為醫藥行業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2017年9月,上海市衛計委連發《上海市醫療衛生機構接待醫藥生產經營企業管理規定》、《上海市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管理規定》以及《上海市加強藥品使用信息系統規范管理規定》三份文件,針對藥品、醫療設備和醫用耗材購銷領域行賄受賄問題提出制約條件和監管制度。其中,《上海市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管理規定》明確規定了醫生收受賄賂5000元以上即可被解聘并吊銷執業證書。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嚴厲措施很有可能會在更大范圍內得到延續。
從目前來看,對于購銷流通環節存在的問題,各地均采取高壓打擊態勢,除了加大檢查力度,懲治力度也持續增強。
陜西澄城截至目前共出動62名執法人員參與此次整治,檢查藥品經營企業32家、藥品使用單位7家,發現隱患4條,下發16份整改通知書,并及時跟蹤督促落實。
遼寧營口市藥品流通領域非法渠道購銷藥品專項整治行動將持續達8個月,對于存在購銷藥品未能做到稅務發票、隨貨同行單據和藥品同行的藥品批發、零售企業,將一律按照嚴重違反《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處理。
甘肅省西定市對流通領域專項整治中發現的違法違規的企業、醫療機構都將進行查處。對違法違規企業依法嚴肅處理,對符合立案標準的及時立案查處;對藥品經營企業違反“兩票制”規定的,及時查處并通報藥品采購機構;將違法違規的醫療機構及時通報同級衛生部門;對違法違規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涉嫌增值稅票據造假的,一律移交稅務部門。
青海省要求,各藥品經營企業在2018年4月20日前主動查找問題,報告本企業所有執業藥師掛證人員名單,主動清退所有“掛證”、兼職執業藥師,糾正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可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拒不報告、謊報瞞報、規避監管以及自查不認真、整改不到位,且繼續從事違法違規經營活動的,一律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從重處罰,撤銷《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證書》,直至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并全部予以公開曝光,納入“黑名單”管理,實施聯合懲戒,形成強有力的震懾。
從目前來看,各地開展的藥品購銷流通整治行動都顯示出了分階段、有重點、嚴懲處的特點,且從基層展開,并由此推進至全國藥品市場秩序進行大整頓。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包括監察委、醫保局以及藥監局在大部制改革后的全新上線,整個醫藥行業的各個環節都在經歷嚴峻的整頓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