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記者從11月30日-12月1日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舉辦的“北京昌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論壇暨2018SAPA中國年會”上獲悉,目前,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已經聚集超過450家生命健康領域研究機構和高新企業,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生產制造、臨床診療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
今年10月,市科委、市衛生計生委等聯合發布了《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0年)》,部署了未來三年在推動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醫療資源溢出、提升企業競爭力、優化營商環境等4方面的20條重點任務。
作為北京未來的世界生命科學領域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昌平區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為依托發力生物醫藥產業。目前,這里已經聚集超過450家生命健康領域研究機構和高新企業,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生產制造、臨床診療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2017年生物醫藥產業收入突破289億元。
據悉,針對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大量創新成果就近轉化和產業化的需求,昌平區近期在北部區域整體規劃了生命園三期作為創新成果轉化基地,規劃占地4.5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約345萬平方米。
據昌平科技園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穎介紹,圍繞生命健康產業鏈,昌發展已經形成系統、科學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參與發起創建了包括創新藥物研發中試及生產基地等多個生命健康產業特色服務平臺。此外昌發展引入的國際精準醫療創新孵化中心,以實現重點疾病突破性為目標,為海外創新項目尤其是精準醫療項目來昌平落地發展創造條件。
昌發展是昌平區政府成立的產業生態投資運營平臺,旗下管理的昌平科技發展母基金及直投基金,50%左右的資金量投資于生命健康領域,涵蓋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精準醫療、特色醫療服務等前沿細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