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9/5/29 0:00:00 來源:
未知
28日,國家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司發布《關于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底,在500個縣初步建成新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服務、責任、利益、管理的共同體。
5月22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關于開展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指出,2019年底,100個試點城市全面啟動城市醫聯體網格化布局與管理,每個試點城市至少建成一個有明顯成效的醫聯體。
早在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結束后的“部長通道”中,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就指出,“我們在今年準備建設100個城市的醫聯體,500個縣的縣域醫療共同體”。
“在城市,按照規范發展、包區包塊、防治結合、行業監管,建立緊密的醫聯體,防止盲目擴張,防止大醫院的跑馬占地。在農村建立縣域的醫療共同體,就是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縣鄉一體化主要解決鄉村醫生水平提高的問題,鄉村一體化主要解決村醫待遇的問題。”
自此,100個城市的醫聯體和500個縣的縣域醫療共同體試點全部啟動!
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主要發揮地市級醫院和縣醫院的牽頭作用,帶動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和醫療服務同質化。
今年,我國將在100個城市開展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在醫療集團內部建立以信息化為支撐的遠程醫療系統、遠程會診系統、遠程教育系統、雙向轉診系統,各級醫療機構信息互聯、互通、共享,為患者提供連續一體化的診療服務。同時,重點在500個縣開展縣域醫共體建設,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
國家衛健委要求,網格化布局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醫療集團和醫共體為網格內居民提供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完善雙向轉診制度,重點暢通向下轉診通道,明確轉診標準和轉診流程,將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后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癥穩定期患者及時轉診至下級醫療機構,探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老年醫療照護、家庭病床、居家護理等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推進重大疾病和短缺醫療資源專科聯盟建設。
充分發揮國家級、省級醫院臨床重點??苾瀯荩{動積極性,重點推進腫瘤、心血管、腦血管、呼吸、感染性疾病、重大傳染病等重大疾病,以及兒科、麻醉科、病理科、精神科等短缺醫療資源的專科聯盟建設,以專科協作為紐帶,強弱項、補短板,促進??普w能力提升,逐步減少患者就診跨省級行政區域流動。
附《關于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通知》解讀
一、文件制定背景
為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和健康中國建設,201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32號),明確要在縣域組建醫療共同體,逐步實現區域內醫療資源共享,進一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經過近兩年的改革實踐,全國已組建3000余個縣域醫療共同體。其中,山西、浙江、安徽等省份高位推動,全省統一推進,取得了積極成效,其他省份也開展了積極探索。實踐表明,縣域醫共體建設既有利于密切縣域內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提升基層的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也有利于貫徹落實“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為廣大居民提供連續性、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
與此同時,縣域醫共體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涉及深層次的利益調整,相關政策措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一些地方在醫共體建設中出現一些苗頭性的問題,例如重形式輕內容、重數量輕質量、重醫療輕公衛以及外部支持政策不完善不到位等。為推動縣域醫共體健康發展,在總結地方典型實踐的基礎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中醫藥局研究制定了《通知》和《關于開展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的指導方案》(以下簡稱《指導方案》),擬在全國遴選一批工作基礎好、改革創新意識強的縣開展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試點。通過試點,進一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提高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整體績效,更好的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和健康中國建設。
二、《通知》主要內容
《通知》對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力爭通過該項工作,進一步完善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動構建分級診療、合理診治和有序就醫新秩序。到2020年底,在500個縣初步建成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分工協作的新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服務、責任、利益、管理的共同體。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將在全國遴選一批地方黨委政府重視、改革意識強、工作基礎好的縣作為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原則上,每個地市要遴選一個縣開展緊密型醫共體試點,鼓勵以地市為單位全面推進。省級和地市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協調,完善相關政策,做好調研指導。試點縣要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為重點,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建設多種類型和模式的醫共體。
三、《指導方案》的應用
為指導各地更好的推動縣域醫共體建設,在總結山西、浙江、安徽等地經驗的基礎上,我委研究制定了《指導方案》,作為《通知》的附件印發,供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試點縣在工作中參考使用。
《指導方案》提出,縣域醫共體建設要堅持政府主導,醫共體內各成員單位的職責任務保持不變;要明確分工,建立任務明確、權責清晰的分工協作機制;要整合資源,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整體績效;要加強協作,為群眾提供方便、優質、經濟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
《指導方案》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醫?;鹩行Ю谩⒕用襻t藥費用負擔合理控制、有序就醫格局基本形成作為縣域醫共體建設的工作目標,并從四個方面明確了醫共體建設的13項工作內容:一是完善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包括整合縣鄉醫療衛生資源、加強醫聯體建設和鄉村一體化管理、完善醫療衛生資源集約配置、加強信息化建設。二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包括推進管理體制改革、推進人事制度改革、推進薪酬制度改革。三是提升服務能力和質量,包括強化醫療服務能力、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強化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四是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包括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實財政投入經費。試點縣將根據區域內醫療衛生資源結構與布局,參照《指導方案》制定實施意見和工作方案,并有序推進醫共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