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疫苗成投資亮點
中國虎網 2006/10/17 0:00:00 來源:
未知
2006年可謂是醫藥行業新一輪的結構調整年,歷數調整藥價、整頓流通體系、反商業賄賂等規范性舉措的出臺,以及能源及原材料持續上漲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足以給所有醫藥企業帶來陣痛,也導致了醫藥行業整體“歉收”。
據申銀萬國的統計,8月份雖然醫藥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長均有所反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3%,然而,由于2005年同期收人和利潤基數相對較低,醫藥行業運營依然在低位徘徊。除卻疫苗等生物制藥業務有望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一抹亮色外,眾多醫藥行業研究人士對于下半年醫藥企業的表現不太看好,多數投資機構分析人士均對醫藥板塊給予了謹慎的推薦評級。
據國信證券對20家醫藥類龍頭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業績表現優異,預期增幅超過30%的公司包括天壇生物、華蘭生物、科華生物、雙鷺藥業、國藥股份、三精制藥;平穩增長15%~25%的公司包括恒瑞醫藥、云南白藥、廣州藥業、東阿阿膠、康緣藥業、金陵藥業;15%以內增幅的公司包括天士力、片仔癀、麗珠集團;而同仁堂、海正藥業、華海藥業、白云山等業績則有不同程度下滑。
廣發證券對分析師張力指出,今年1~8月醫藥行業的銷售收入在增長18.91%的情況下,利潤僅增長了5.22%,增速為近年來最低。
化學藥凈利低谷穿行
據發改委8月28日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我國醫藥行業運行情況報告顯示,多數醫藥上市公司雖然還能保持收入的增長,但凈利潤卻未能同步增長,有三成醫藥公司出現虧損。“目前1/3的醫藥企業無聲無息,1/3的奄奄一息,只有1/3生生不息。”原上實控股董事長、現任思格投資合伙人的卓福民如是描述。
據發改委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化學藥行業中有約六成上市公司出現凈利潤同比下降。而一向被認為是醫藥類上市公司化學藥翹楚的哈藥集團和麗珠集團的中報均顯示增長放緩。其中哈藥集團凈利潤只有22820.67萬元,同比僅增長3.56%;而麗珠集團中報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都出現下滑,其中凈利潤同比下滑11%。
中投證券分析師黃君杰認為, 受化學制劑、化學原料藥兩大子行業拖累,醫藥行業利潤空間亦收縮明顯。他表示,就已經公布的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中報來看,醫藥上市公司的整體凈利潤增幅在降低,增速在放慢。
據國信證券資料顯示,2006年上半年醫藥上市公司總體收入增長10.54%,同比放緩了2.08個百分點,平均毛利率為24.79%,同比下降了2.09個百分點,總體利潤增長了8.23%,利潤增長主要源于在今年的經營環境下企業費用支出比例較往年有明顯下降。
東方證券分析師張小青認為, 可能緣于治理商業賄賂及醫藥違法廣告等舉措,促使藥企歸本正源、謹慎投入,造成了今年藥企成本支出較同期有所下降的局面。
生物疫苗風生水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醫藥行業普遍不是很景氣,在這種形勢下,擁有較高盈利能力和廣闊市場前景的疫苗業務,有望成為一些醫藥企業的業績亮點,尤其是新上市疫苗將成為疫苗市場快速增長的強大動力,帶動醫藥企業的發展,蘊藏巨大的商機。
疫苗市場目前已經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全球疫苗市場接近100億美元,并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疫苗產業也是我國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醫藥行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明確鼓勵和扶持優勢企業的創新體系建設。有資料顯示,在國內4000多億元的醫藥工業產值中,生物制藥占的比重為10%,但就凈利潤來看,生物制藥的貢獻卻達到了15%,且我國的疫苗市場正以年均20%的增速增長。聯合證券的醫藥行業研究員宋華峰指出,由于生物制藥進入壁壘較高,在資金、技術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其產品的毛利率一般來說都是很高的。
國信證券分析師賀平鴿表示,受今年藥品調價和治理商業賄賂等政策影響,他們已將目光更多地轉向了影響程度遠遠小于對化學制藥和醫藥商業類公司的中藥、生物制藥類公司。賀平鴿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和未來預期業績表現出良好內生性增長的公司也主要集中于生物制藥和中藥類重點公司。
然而賀平鴿指出,對一些傳統的品牌、資源類中藥企業,隨著時間推移,資源相對應的特殊原料中藥材越來越多地顯示出不同程度的瓶頸因素,比如目前對于片仔癀、阿膠,未來可能對于白藥等,對現代中藥來說,未來產品品質也將更多地取決于藥材品質,道地藥材也將成為稀缺資源。除具有品牌、資源、管理、科技、規模等優勢的中藥企業具有持續發展潛力外,該類企業是否包含上游原料產業鏈的復合價值,及其所蘊含的未來競爭實力和擴張潛力正在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