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虎網醫藥網 > 醫藥資訊 > 市場分析 > 我國青蒿素優勢受到威脅

我國青蒿素優勢受到威脅

中國虎網 2007/1/19 0:00:00 來源: 未知
國內企業亟待破繭成蝶 雖然青蒿素誕生于中國,是中國僅有的兩個收載入中國藥典之外的其它國家藥典的中藥之一,被譽為我國醫藥寶藏的明珠,但當2002年WHO和世界貿易組織等根據國際標準對生產青蒿素及其組合物的廠家和藥品質量進行評估和檢驗時,結果卻令人尷尬:作為青蒿素資源大國,中國藥企的角色僅僅是原料生產基地,而且合格的"原料生產基地"也只有兩家:廣西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為法國賽諾菲公司供應青蒿琥酯的生產基地)、昆明制藥(為瑞士諾華供應蒿甲醚的生產基地)。 業內人士指出,國際抗瘧藥每年約有15億美元的市場,但每年中國企業出口的青蒿素類藥不到1000萬美元,還不到整個市場的1%。由于不熟悉聯合國采購規則,我國醫藥企業往往只是藥物原料的制造基地,極少加入到聯合國的供應商系統。在抗瘧藥領域,聯合國部分采購的由中國制造的藥品大多是通過丹麥、瑞士、法國甚至印度、越南等國的貿易商購買,絕大部分的市場利潤都被他人收入囊中,國外大企業以聯合國供應商的身份獲得了最終的利益。 中藥復方新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葉祖光認為,賣青蒿素原料與賣成品制劑相比,利潤相差至少20倍。為了謀求更大的利潤,走成品制劑出口之路成為國內企業的不二選擇。只有從"原料商"上升為"供應商",才能分食國際采購的巨額訂單,于是順利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的供應商預認證程序,成為國內企業瞄準的目標。 在去年WHO發出消息要在全球大量采購青蒿素產品用以對付瘧疾之前,復星醫藥就已經在開辟青蒿素的國際市場上有所作為,在消息公布之后,公司開始致力于成為WHO直接的采購供應伙伴。如今,復星醫藥桂林制藥廠不僅擁有青蒿琥酯的獨家生產權,而且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個通過WHO復查、擁有符合GMP標準車間的青蒿素類藥物生產企業,并在2004年年底正式向WHO提交了聯合用藥直接供應商的資格申請,WHO已經接受申請并開始審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共關系部副總監周依亭對此表示了足夠的信心,她向記者透露,目前認證進展得非常順利,公司希望年內能得到結果。 與此同時,占有中國青蒿植物資源80%以上份額的另一青蒿素巨頭華立集團也顯示了不俗的實力。華立自2000年介入青蒿素領域以來,致力于整合國內原來散、小、亂的青蒿素資源,使其成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包括種子培育、產業化種植、原料提取、研究開發、成藥制劑的制造、國際營銷等,并始終致力于打造品牌:華立集團的青蒿種植基地是目前全球范圍內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通過GAP認證的種植基地。華立醫藥集團副總裁姜一飛介紹說,正是這種投入了大量資金的整合準備,使得青蒿素這個由中國人發明的一類新藥,這個真正值得中國人驕傲的產業能夠在面臨急劇擴張的市場需求和人道主義救援需求的時候,發揮真正的作用。 華立在青蒿素原料出口方面有絕對的優勢,目前,華立正不斷擴大符合GAP的青蒿種植基地(今年的青蒿種植面積達10萬畝)和成藥制劑的品種供應,提高符合GMP的原料提取能力,以實際行動支持WHO的抗瘧計劃。查看華立旗下的醫藥上市公司華立控股(000607)和昆明制藥(600422)這幾年的公開報表,可以發現華立正越來越向青蒿素業務傾斜。華立醫藥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已成為國際抗瘧藥原料的優質品牌和最大供應商。 姜一飛指出,在成品制劑方面,雖然在商業渠道層面上,華立醫藥的抗瘧藥和國際知名的公司處于同一規模上,是中國企業中規模最大的供應商,但在政府采購或諸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機構組織進行的采購中,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其特殊性,諾華等跨國醫藥企業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姜一飛認為,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包括華立在內的中國企業應設法在國家、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盡快進入國際主流采購渠道。 從壟斷原料到自主研發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辦公室的Eva-MariaChristophel博士介紹說,非洲是青蒿素類藥品主要需求地區,WHO最近一次的調查顯示,全球每年有4億人身染瘧疾,導致至少100萬人死亡,其中非洲南部的情況最嚴重,占到總數的80%。這位專家非常肯定地表示,在未來的三四年里,世界對青蒿素的需求會呈現迅猛增長態勢。他指出,雖然中國仍在原料方面具有遙遙領先的優勢,但目前,除了中國之外,越南和東非也在不斷擴大青蒿的種植面積。 6月初,諾華與肯尼亞東非生物技術公司達成了一項青蒿素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非洲的肯尼亞、坦桑尼亞和烏干達擴大青蒿的種植面積,總面積達1000多公頃。有消息人士透露,WHO已將2007年之前的青蒿素訂單下給諾華,但中國原料供應不足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諾華,此次大規模地在他國拓展青蒿素原料渠道以緩解供應不足的局面是諾華的必然選擇。事實上,WHO也正致力于在非洲大陸推廣青蒿的本土化種植甚至青蒿素藥品的本土化生產。坦桑尼亞、肯尼亞及南非等國家已經著手種植青蒿,準備自己生產青蒿素類抗瘧藥物。坦桑尼亞和肯尼亞計劃在2006年~2007年種植季節,把青蒿的種植面積共同擴大到2000公頃。 由于世界上90%的青蒿都產于我國西南部地區,曾有報道質疑非洲引種青蒿的質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記者,關鍵是看植物中青蒿素含量及提取純度。對3年前從非洲帶回來的青蒿樣本的分析結果顯示,其質量不但良好,而且其中青蒿素的含量甚至高于我國本土產的青蒿,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國內企業的原料優勢將難以持久。 事實證明,原料上的優勢并不能使我國在世界貿易中取得同等壟斷的優勢,Christophel認為,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比較復雜:青蒿的種植還沒有規范化,一部分青蒿是野生的;耕地在中國相對匱乏,農民只有在得到準確的需求信息后才會將原有的耕地用于青蒿種植;在中國國內市場青蒿素的低需求狀態已經維持了很多年(2003年的數字顯示,中國的瘧疾病例基本控制在4萬人),這可能使中國的種植者和生產者還沒有完全意識到非洲現在的嚴峻局面。 與此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原料優勢只能是暫時的,為了和外資巨頭分享利潤,中國必須開發自己的復方制劑。有消息人士透露,由于標準方面的分歧,華立曾經參與開發的第三代抗瘧疾藥"阿特健"仍在等待國際組織認可,而復星以擁有青蒿琥酯為資本,看上去,國內兩大青蒿素巨頭在科研開發上幾乎沒有新動作。眼下,它們不約而同地把精力都投入到成為WHO供應商的資格認證中。 盡管如此,國內對新專利的研發并沒有停止。2004年底,全國最大的青蒿素生產基地在廣東豐順奠基。據了解,這個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和廣東新南方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基地,建成后將以生產第四代青蒿素類產品為主,年產值有望達到50億元,其生產的抗瘧疾新藥復方青蒿素及系列產品將銷往東南亞、非洲及中南美洲。據廣東新南方青蒿科技有限公司透露,他們研發的第四代青蒿素類藥品Artequick療程短、見效快,市場前景非常樂觀,目前已報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中藥是我國的瑰寶,然而,我們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事實:長期以來,歐美國家一直沒有真正接受中藥,再加上我國對科研投入不足和宣傳力度不夠,所以我國仍未向世界推出一種叫得響的中藥品牌。現在,國際組織主動對青蒿素示愛,國內企業能否利用這一契機,讓世界上更多的患者感受中醫藥的神奇?一位業內人士感嘆,如果中國自己的青蒿素類藥品制劑能得到國際主流市場的認可,其深遠意義將遠遠超過商業利益本身,它是中藥國際化的一個新起點,將帶動中國醫藥產業進入一個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原料供應掣肘跨國公司 隨著傳統抗瘧疾奎寧類藥物逐漸失效,幾乎所有的捐助國、聯合國兒童基金、世界銀行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現在都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在現階段,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最有效的藥物,改用青蒿素已經勢在必行。WHO從去年開始全力推廣基于青蒿素類抗瘧藥物的瘧疾治療方案,2004年7月底,世界衛生組織就表示:2005年將在重慶酉陽采購1億人份的青蒿原料;過去不贊成采用青蒿素的美國、英國等國以及世界銀行近來也都轉變態度,表示歡迎這種藥;全球防治艾滋病、肺結核及瘧疾基金會同意并補助11個國家購買青蒿素制劑,同時指示其他34個國家停止再申請奎寧等傳統藥物,改用青蒿素。2004年10月,僅次于聯合國維和組織和世界糧農組織的第三大全球采購機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派出了前所未有的陣容對中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訪問,以青蒿素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采購司主任艾倫·科特曾透露,希望未來他們需要的價值達數億美元的所有此類藥物都由中國來提供。 據了解,諾華公司生產的復方蒿甲醚位居WHO采購目錄的榜首,其原料主要靠占有國內80%以上青蒿資源的華立集團提供,但就在青蒿素類藥品急需擴大生產規模的時候,華立卻減少了對采購商諾華的原料供應。當時有業內人士透露,華立之所以采取減少供應的手段,青蒿素原料的價格猛漲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華立在青蒿素知識產權方面有新的突破。對此,華立方面有關人士的解釋是,當時諾華、WHO以及華立均沒有預計到市場需求會急劇擴大,因而造成原料供應不足。不久之后,諾華公司與華立控股簽訂諒解備忘錄,華立控股承諾2004年11月17日至2005年8月31日期間向諾華制藥供應6000千克青蒿素原料藥。制劑與原料的相互制約使諾華與華立的關系變得十分微妙,雖然控制青蒿素產業源頭的華立集團分享的主要利益局限于青蒿素原料的供應,其青蒿素類抗瘧疾藥"阿特健"短期內中標的希望微小,但人們在這場博弈中不難看出,中國企業畢竟依靠對原料的掌控制約了國外商業巨頭的決策,影響了青蒿素產業的發展方向,在青蒿素國際市場的格局劃分上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相關鏈接>>> 青蒿素的發展歷經曲折,1967年5月23日,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了一項緊急軍事任務--"523計劃"研制抗瘧新藥,當時其保密程度與"兩彈一星"處在同一級別。1973年,軍科院正式從青蒿草里提煉出了抗瘧疾撓行Уヌ邇噍鎪兀⒔噍鎪氐姆腫詠峁購芮邐亟馕齔隼礎?983年,倫敦舉行了世界植物藥論壇,廣州中醫藥大學的李國橋教授在論壇上發表的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現在已經有0個對此文章發表過評價0個人發表過求助問題查看所有評論
請正確輸入正確電 話
    北京虎網縱橫廣告有限公司對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北京虎網縱橫廣告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請點擊“我要投稿”。
中國虎網納您良言





注意: ·本網站只起到交易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 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戒毒藥品和醫療機構制劑的產品信息。
·任何單位及個人發布信息,請根據國家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注意產品功能表達,杜絕虛假違法廣告,產品功能夸大宣傳。
業務電話:010-53399568 手機/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網站為專業的醫藥招商代理平臺,不出售任何藥品,買藥請到當地醫院咨詢,請不要撥打以上電話,謝謝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編號:11010502000363
工業和信息化部ICP備案/許可證號:京ICP備12012273號-4
藥品醫療器械網絡信息服務備案號:(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4)第00532號
虎網醫藥招商網(www.www.goldure.com)版權所有,謹防假冒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777午夜精品久久av蜜臀|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小说|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久久18|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久久精品成人|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来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 日韩中文久久|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 久久免费小视频| 久久久女人与动物群交毛片| 青草久久久国产线免观|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