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專家--陸德銘
中國虎網 2009/6/18 11:55:06 來源:
未知
陸德銘(1935年—),男,漢族,浙江平湖人,。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龍華醫院任外科醫師、副院長,上海奉賢齊賢公社衛生院院長。1984年起,先后擔任上海中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院長、兼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院長等職。還先后任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臨床一所乳房病研究室主任、國家教委重點學科龍華醫院中醫外科學科帶頭人、上海中醫藥雜志主編、衛生部政策與管理專家委員會第一屆委員、上海市高教局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上海分會副理事長、上海市中醫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氣功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全日本氣功學會名譽顧問等。1986年晉升為教授、主任醫師,1988年成為博士生導師,1995年被命名為上海市名中醫,是全國第二屆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班指導老師。陸師的學術思想和成就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被收入1988年美國傳記學會《世界著名領導者辭典》、1990年英國劍橋世界傳記中心《世界名人辭典》及《當代中國科技名人成就大典》等。
陸師生性敦厚敏達,早年深受導師中醫外科大家顧伯華教授青睞,續其薪傳。他長期從事中醫外科臨床研究及教學工作,對乳房病、甲狀腺病、癰疽、皮膚病、蛇咬傷、急腹癥等疾病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并有不少建樹。對良性乳房腫塊的治療尤有心得。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陸師首次將乳癖分成肝氣郁滯型、沖任失調型辨證論治,用益腎調沖任法取得顯著療效。陸師還提出:乳腺增生的沖任不調見證乃是婦女周期性激素失調所致。于是指導研究生從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證實了他的推斷,關鍵是排卵前期雌二醇和黃體生成素水平低下。用中藥“乳塊消”調整周期性激素失調,拮抗異常激素的刺激,從而恢復乳腺組織的正常結構,獲得滿意的療效,其對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學和治療學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陸師對顧伯華老師1958年在國內首先報道的“慢性復發性伴有乳頭內縮的乳暈部瘺管”的臨床研究,提出了該病的成因是由于乳腺管先天性異常,乳頭內縮畸形所致的學術觀點,并指導研究生從實驗研究探明了與雌激素有關;結合臨床、病理研究,確認本病即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瘺管期;提出該病與其它乳房疾病特別是乳腺癌的鑒別診斷;在治療上將單純性瘺管的掛線手術改革成切開術,縮短了療程,減輕了病人的痛苦。陸師為本病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