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9/7/14 13:33:36 來源:
未知
張菊新,河南省人民
醫院婦產科主任。近年來,她和她的同事不斷鉆研創新,先后開展新項目20多項,科室連續9年獲河南省婦產科質量檢查第一名,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
然而在患者心目中,更加稱頌的是她高超醫術背后的醫德和仁心。
張菊新的“輕功”
166厘米的身高,清秀中透著靦腆。初一接觸,張菊新給人的感覺似乎有點“冷”,但熟悉她的人都說:張菊新是一個內心感情極其豐富的人,特別是對病人。
患者做婦科檢查很繁瑣。每當為患者檢查完,不管是城里人還是農村人,
老人還是年輕人,她總是輕柔地幫助病人穿上衣服,扶下檢查床。這些甚至連進修醫生都不愿做的事,她總是做得那么自然。一位患者說:“女同志做婦科檢查有很多
心理顧慮,就是張主任這一個小小的動作,讓我一下子有了尊嚴。”
個別患者做檢查時,下身散發出的惡臭常常讓人掩鼻,可婦產科護士劉淑芳說:“我從沒有見張主任嫌棄過,她的臉上總是掛著從容、掛著微笑,仔細給病人檢查、治療。我想她不是聞不到味道,而是病人在她心里的分量太重了。”
張菊新的病人非常多,她坐門診從來不喝水,因為怕去廁所耽誤時間,常常上午的門診要看到下午一點多鐘。回到辦公室,還會被病人團團圍住,但她從沒問過病人“你是否掛號了、是否預約了”,都耐心地診斷。張菊新說,當醫生的一定得理解病人的心情。尤其是醫生,一定得心善,對人一定要真誠。病人面對
疾病都忍受了很大痛苦,醫生一個好臉就會給他們帶來陽光,再安慰兩句話,病人的痛苦就減輕了一大半。
每次查房,張菊新會習慣地拉拉病人的手,扶扶病人的肩,病人往往感到很親切,一下子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同事們都知道,張菊新走路快,腳步卻很輕。開始大家對她這個習慣沒有特別留意。有一次,一位同事開玩笑,說張主任是不是練過“輕功”。沒想到,張菊新卻這樣回答:這樣走路不會影響病人休息,而且還能省出更多的時間多為病人做點事。
退紅包的“細節”
與張菊新搭檔多年的婦產科護士長岳松芳曾有一個小本本,上面記錄著張菊新退回的紅包。岳松芳說,張菊新經常把病人送來的紅包交給她,讓她負責退還給病人家屬。她留了個心,專門把每筆錢都記下來。后來,因為實在是太多,記起來都嫌麻煩,記錄了一年多后沒有再記。
一天晚上,張菊新獨自在辦公室看病歷,一位即將手術的患者敲門進來:“張主任,這么晚了,您怎么還不下班呀,別把身體累壞了。”她笑著說:“你也早點休息吧,精神放松點,手術會很順利的。”“那好,您先忙著。再見。”說完病人就離開了辦公室。此時,她猛然發現辦公桌上多了一個信封。打開一看,是厚厚的一沓人民幣。她立刻追了出去,把信封塞到那位患者的手里。
不一會兒,這位病人又一次來到張菊新面前,十分懇切地說:“張主任,您要不收下,我心里就不踏實,晚上就睡不好覺。無論如何,您得收下!”她想了想,說:“好,我先收下,您回去好好休息吧。”病人高興地走了。
第二天,手術很成功。病人以為真是紅包起了作用。可當家屬拿到前一天的一日清單時,發現賬上多了3000元。原來,張菊新把錢悄悄交給了護士長,讓護士長等到病人手術后把錢交到病人的住院賬戶上。
岳松芳告訴記者,張菊新為病人考慮得實在太周到了。每次讓她給病人退紅包時,張菊新都一再叮囑,一定要把紅包退還給病人家屬,絕對不能當著病人的面。張菊新說:“讓病人在手術前知道送去的紅包被退回,這樣病人心里就不踏實,就可能會影響病人情緒,甚至加重病情。”
她的朋友幾乎都是普通患者
不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窮人還是富人,領導還是群眾,張菊新一樣熱情服務,一絲不茍。她的朋友幾乎都是經她診治過的普通患者。
扶溝縣農婦陳喜蘭,不幸患了絨毛膜上皮癌,已到晚期。在基層
醫院治療一個月后,全身浮腫,60公斤的體重因為腹水達到75公斤,連路都走不成,當地
醫院讓回家準備后事。她的丈夫方志海不甘心,到處打聽,最后聽說省人民醫院張菊新主任技術很高,就給張主任打了電話。張菊新說:“你現在就來吧,別耽誤病,我等著你。”
當天,他們就往省城趕。可由于路途較遠,輾轉到鄭州時已是晚上9點多鐘。當他抬著妻子來到醫院時,張菊新正在病房里等著他們呢。
患者的病情非常危重,張菊新為她做了術前檢查后,立即安排手術。打開腹腔張菊新看到,患者的子宮充滿了癌灶,子宮壁幾乎穿透了,爛得像馬蜂窩一樣。術后,張菊新又制定化療方案,陳喜蘭一連接受了七個療程的化療。
雖然張菊新把陳喜蘭的醫療費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但接連九次住院,經濟負擔把這個家幾乎壓垮了。該接受第八次化療了,可方家再也拿不出一分錢。方志海給張菊新打電話說:“這回您就別操心了,這病俺不看了。”張菊新問明情況后懇請道:“老方,人命關天啊,咋能說不治就不治呢?你只管來吧,錢的事我給你解決。”
就這樣,患者又順利地接受了第八次化療,快結束時方志海才從護士的口中得知,這次治療的錢,是張主任和幾位醫生、護士一起湊的。
方志海說:前幾天張菊新到北京開會,專門拿著病歷請教北京的權威下一步咋治好,叫俺下一個療程一定早點來。你說對俺媳婦的病,她咋比俺自己還操心呢?
張菊新的手機很忙,90%的電話是患者打來問病的。除了在手術臺上或是應診,她總是非常熱情地接聽病人的電話,耐心解答問題。她說:“每天電話很多,確實帶來很多麻煩,但一到過年過節,幾百條祝福的短信都是病人發的,覺得當醫生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