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9/8/14 13:29:58 來源:
未知
美麗端莊、沉著大方、精準干練,這些辭藻用在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濟生身上是那么的貼切——這位集智慧、美麗于一身的女性,用15年時間,把一個100萬元起家的小公司發展成為北京醫藥商業人均創利稅的第一名,又用近10年時間重組整合北京市2家國有醫藥商業公司,使企業獲得快速健康發展,銷售規模翻了4倍。市場覆蓋北京所有醫療機構、15個區(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農村醫務室,分銷網絡擴大至全國20多個省(市),還在山東、遼寧、內蒙古建立了自己的控股子公司,并以“醫保全新大藥房”為品牌建立連鎖藥店和網點,由十幾家發展到700家。
在醫藥商業領域摸爬滾打30多年,從倉庫保管員開始,陳濟生一路走來。她當過計劃員、宣傳員,在辦公室、外經處等部門工作過;1988年,她成為一家有近百名員工的國有批發企業總經理。由于是從最基礎、最末端的崗位起步,陳濟生熟悉醫藥流通的所有流程和環節。30多年的不解之緣,她見證并參與、引領了醫藥商業從手工作業到自動化、信息化,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國有體制到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逐漸完善。在這個跌宕起伏的過程中,在她的推動下,1997年北京市首家開架式售藥藥店開業;2003年建成全國首家現代化醫藥物流配送中心;一路高歌的北醫股份這幾年更是在企業發展和承擔社會責任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并在北京社區衛生“零差率”藥品配送、奧運藥械配送中屢屢中標,贏得了豐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新醫改方案公布后,行業對方案的關注、探討和解讀一直在繼續,各種觀點、建議和對策,競相成為相關媒體、會議、論壇的焦點。作為北京市最大的醫藥流通企業,北京醫藥股份從2006年底就全面參與了北京市社區藥品零差價配送的改革實踐,而陳濟生作為全國惟一的醫藥流通企業代表,還曾在2008年4月參加了由國家重要領導人主持的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座談會。對于新醫改方案的制定、出臺和相關內容,她無疑有著更深的了解、更多的體會和更獨到的思考。
近日,《醫藥經濟報》記者對陳濟生進行了專訪,她向記者談起了自己對新醫改的理解和體會,以及行業、企業在新形勢下的發展戰略。
對話
記者:能說說您在去年4月參加的那次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座談會的感受嗎?
陳濟生(下稱“陳”):2008年初,國家領導人曾兩次主持召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座談會,向各界代表征求意見。我參加的是4月11日舉行的第一次座談會,能和政府高層共議醫衛體制改革,我非常興奮,感觸也很深。
新醫改方案從研究到公布,經歷了很多達成共識的過程。國家用了幾年時間對醫衛體制的現狀,百姓的需求和愿望,醫藥研發、生產、流通和使用情況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問題找得準,措施很有針對性,其突出特點就是普及全民基本醫療保障,是惠民的改革方案。
當時,座談會是由國家高層領導人親自主持的,他的第一句話就說“今天召開醫改方案座談會,標志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正式全面開始啟動”。接下來,他非常親切地對我們說,大家不要緊張,希望大家暢所欲言,發言不穿靴,不戴帽,不講成績,只說問題,要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短短幾句話,在座的10位代表原本緊張的心情放松了,會場頓時活躍起來。10位代表依次發言,我主要談了醫藥流通改革的建議。
座談會進行了3個半小時,當時到會的高層領導非常認真地聽取每個人的發言,并不時插話詢問。記得當我反映“目前市場需求的有些品種由于成本與價格倒掛,廠家不愿生產,臨床出現缺貨,百姓有較大意見”時,高層領導的表情非常凝重,馬上動筆記下了這個關系百姓利益的問題。后來在公布的新醫改方案中,我看到了關于“支持用量小的特殊用藥、急救用藥生產”的詞句?! ?/FONT>
記者:您如何看待新醫改方案?
陳:新醫改提出要建立覆蓋13億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這是任何國家都不敢輕易承諾的。一個公共性的制度安排、解決百姓基本用藥的方案,表面看起來好像比較簡單,實際上,完全落實非常不容易,是涉及全面體制改革的大問題。因為它解決的是13億人的就醫吃藥問題。但我們的政府承諾了,非常了不起。所以我非常贊同這個方案,因為它是一個惠及百姓的改革方案。
但我也深深感受到新方案實施的難度。畢竟過去數十年來,國家醫衛體制相對滯后于國家經濟改革和發展的速度,在醫藥領域沒有形成完整有效的機制,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弊端,產生了一些局部利益的保護格局。在這種社會現狀下實施新醫改,肯定要遇到嚴重、激烈的利益碰撞。
為此,我一直堅持這樣的觀點:要想有效推進方案實施,首先要求我們從局部利益中解脫出來,甚至要為此做出相對犧牲。醫改不是為了解決哪一方利益的問題,而是要解決全體人民就醫吃藥的問題。因此,藥品研發、生產、流通、批發、零售、使用等每一環節,都要做出一些相對利益或權利的犧牲,才能保證方案實施到位。所以也可以說,新方案是社會各方利益的大協調。
北京醫藥股份是國有控股的大型醫藥流通企業,應該說,醫改方案會使醫療市場相對集中和規范,對我們這樣的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就是理所當然的受益者,因為把握好機遇更重要,同時也要做好犧牲局部利益的準備。如我們過去的經營模式、盈利方式是以貿易交易為主,而下一步,我們要轉變成以配送為主的盈利模式,這是整個業態的轉變,對全體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實行新醫改方案后,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將被限定在一定范圍之內,這些變革要求我們做好各種準備,尤其是思想認識上的準備,要服從大局?,F在我們重點在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能力上下功夫,以快捷優質的服務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記者:北京是全國最早實行社區藥品“零差率”的城市,貴企業已為社區配送藥品3年了,在這方面您有什么經驗和體會?
陳:北京市社區衛生的這項改革是成功的,與新醫改提出的關于社區衛生的改革方向一致。2006年底,北京市率先進行了社區藥品“統一采購、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的改革,北醫股份中標成為15個區(縣)的一級配送商。剛開始阻力很大,因為改革涉及藥品體制鏈條上各環節的利益關系。盡管如此,市政府還是果斷地堅持了這項改革,并全力推進。我們在14個區(縣)建立二級庫,發揮了地區流通企業的作用,在雙贏共利的條件下,保障了社區藥品配送及時到位,社區藥品零差率配送,百姓確實受益了。在這方面,北京先走了一步,我們也早一點積累了經驗。 記者:北醫股份也有零售連鎖藥店,您對零售連鎖藥店未來的發展怎么看?
陳:新醫改是全方位的改革,零售藥店也不例外。下一步,隨著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出臺,連鎖藥店必須配備和銷售國家基本藥物,這確實能滿足患者的需求,方便顧客自我藥療,但也將使零售藥品的利潤空間大幅下降——因為基本藥物目錄品種的價格是統一規定的,除基本藥物目錄規定品種外,其他品種的利差空間也在縮小。應該說,零售藥店要做出一定的利益犧牲。
同時,基本藥物目錄品種是關系民生的大計,零售藥店要做好這方面的服務,要在專業藥學服務、健康相關產品等各類健康服務上尋求發展,做好商圈健康需求的調研,重新定位商品結構,調整盈利模式和服務模式。這將是零售業態的重大挑戰。
“應該說,醫改方案會使醫療市場相對集中和規范,對我們這樣的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就是理所當然的受益者,因為把握好機遇更重要,同時也要做好犧牲局部利益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