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9/10/12 11:52:34 來源:
未知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中國本土企業逐漸發展壯大并走向國際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在此過程當中,如何把國外先進技術和資本同我國本土企業升級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整體跨越式發展;如何促進已具備雄厚基礎的我國企業與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所以,今天我與大家共同探討的題目是:中國本地公司的國際化戰略。希望與大家能就此話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
一.采用國際化、集優化的生產方式
采用國際化、集優化生產原則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為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抱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態度,不應搞小而全和大而全的方針,過去有些企業失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搞小而全、大而全生產而導致的,片面地追求國產化率。加入WTO之后,我認為非常有必要采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國際集優化生產方式,分析自己的強項及弱項所在,用強項彌補弱項,形成優勢互補,這樣才能起到多快好省,打造自己核心競爭力這樣一個作用。比如我們的CT的球管,國際上美國VARIAN的最好,那么我們就把VARIAN融入到我們的產品之中,如果我們自己來研發生產這樣的部件,我們既干不好,也影響我們的產品質量,不可能快速成長。我們的優勢是軟件,就可以充分發揮這方面的優勢。采用國際化、集優化生產原則,把國際最新最好的硬件為我們所用。東軟為什么僅用五年時間就打造成國際七大數字醫療設備制造廠商之一,采用國際化集優化生產方式是其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這樣使得我們產品的性能價格比迅速得到提升,我們產品的競爭力也得到提升。
我們在總結東軟成功的經驗時,很大程度要歸功于我們采用的虛擬制造方式。虛擬制造實際上就是“兩頭在內、中間在外”。所謂兩頭在內,實際上就是緊緊把握前期的生產設計和最后的銷售服務這個環節,而中間的加工環節完全委托社會資源來進行。車、銑、刨、磨設備我們一臺也不設,我們就掌握最核心的產權部分,去年我們申請的相關專利已達50多個,其中50%是發明專利,還有一些是美國專利,今年會更多。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并可以以相關產品為龍頭,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為國營產業脫困貢獻力量。目前沈陽為我們東軟進行相關配套加工的企業有幾十家。這樣有效利用了現有資源,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同時也有效盤活了國有資產。過去國營企業是橄欖型的,研發環節小,配套一個大大的廠房,被大量的設備及人員壓得喘不過氣來,限制了其發展,而我們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江澤民總書記在視察東軟的時候,專門詢問了我們虛擬制造的生產方式,并給予了東軟充分的肯定,指示要克服原有國營企業的大而全的生產模式的弊端,虛擬制造是現代企業的標志,也是企業發展的希望所在。
二.用國際化的標準來規范企業
在當今世界先進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沒有技術創新要想占領市場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以先進的技術標準來規范自己的企業運營。東軟從一開始就按國際軟件標準來建設自己的軟件開發體系,不但率先在96年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同時加大了CMM的認證力度,先是通過了CMM3認證,更可喜的是去年通過了CMM5認證,這在中國又創造了個第一。
有了這些認證和質量標準,一方面確保了東軟在軟件開發上的規范、高效,提升了競爭力。另一方面獲得了中國客戶和國際客戶的信任,實現了國內軟件訂單的大幅度增長,國際軟件訂單也越來越多。
對于東軟數字醫療來說,我們非常清楚,我們的對手都是大的國際跨國公司,他們的技術是先進的,標準也是最新的,若沒有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標準,不按這個標準來規范企業的運營,就不可能生存。
在這個問題上東軟先行了一步。為了在這場競爭中能夠打造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東軟就用先進的技術標準來規范自己。首先,我們要了解這些技術標準,然后在這個標準的基礎上,將其為我所用。東軟數字醫療進入裝備制造業是在1998年,從1998年制造CT開始就用ISO9001來建立這個標準體系,并嚴格按此標準體系來運行,所以1999年我們很快便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同時從一開始我們就把歐洲的CE產品認證作為我們的一個目標,我們的CT、X線、MRI很快便通過了CE認證,美國FDA認證是整個認證當中最困難、最嚴格的,尤其是對醫療器械來講,美國的標準是最為嚴格的,因為醫療器械是用于為人防病治病的設備,沒有通過FDA認證,若想進軍美國市場是不可能的。我們加大在此方面的力度,我們充分利用條款的有關規則,CT、MRI在很短時間即通過了FDA認證。取得了CE和FDA認證之后,我們就拿到了通往全球市場的通行證,使得我們具備了很好的競爭條件。所以,企業必須用先進的標準來嚴格規范企業的運行,否則企業要想獲得長期的生存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今后國際化方面要求越來越高,若不如此,企業就沒有參與競爭的資格。
最近,東軟的螺旋CT和磁共振已出口美國、歐洲,中國實現了大型醫用設備出口美國零的突破,在國際市場中有了中國的一席之地。
三.瞄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開發滿足國際、國內市場需求的產品
我們現在能直面激烈的市場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我們的產品一定要滿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需求。也就是從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得到需求,又充分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用最快的速度研發、生產出滿足國際、國內市場需求的產品。如果盲目開發產品,不從市場需求出發,那么開發的產品也將無用武之地。如果只針對某一市場會有相當大的局限性,必須國際、國內市場同時考慮。尤其是中國加入WTO的市場。
以數字醫療設備為例,目前全球每年有300億美金左右的市場容量,基本上被上述五六家大的國際公司所壟斷,同時這個市場發展又非常迅速,每年年增長率在10%左右,超過GDP的數值,而且是典型的朝陽產業,而東軟又有軟件這方面的優勢,所以我們就瞄準了國際、國內市場,首先從CT開始,進而研制出彩超、磁共振、X線機等產品,這些產品都是按兩個市場需求來研發的。尤其是目前的國際市場,僅美國就占46%以上,中國只占了5%,我們若想做大,做強,必須立足國內市場,瞄準國際市場,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利用自己的優勢研發產品,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
目前東軟已將國際市場作為重要任務來開發,不斷完善我們的產品,從產品門類上做寬,從產品系列上做深,比如98年我們推出的CT只是一臺普通的CT,2000年螺旋CT推向市場,2002年雙排螺旋也成功推向市場,2004年八排螺旋CT也將推向市場,這樣在CT產品上,我們高中低檔的CT都有,就可以充分滿足市場需求,在競爭中得心應手。產品門類多,我們又可以實現捆綁式銷售,形成產品銷售過程中一個很大的優勢。瞄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來開發滿足國際、國內市場需求的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使得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極大的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實施國際化的人才戰略
企業的競爭是市場的競爭,市場的競爭是產品的競爭,產品的競爭是創新能力的競爭,創新能力的競爭是對先進技術掌握能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一個公司具有國際一流的人才,才能有國際一流的技術創新,才能研發出國際一流的產品,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戰無不勝,從而不斷地使自己發展壯大。國際化的人才戰略是非常重要的,當前國際化的人才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
這方面我們覺得有兩條戰線:一是我們要廣泛獵取國內人才。國內的高等院校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培養人才最多的地方,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國內人才資源。二是我們要充分獵取國際人才,因為加入WTO之后,國際上的各巨頭也會逐漸把它的研發生產轉至國內,導致人才的競爭更為激烈。
我們中國企業,一方面在國內要同他們競爭,另一方面要考慮把市場做到國外,所以就必須實施國際化的人才戰略。在這方面東軟積累了一些經驗。比如我們獵取了美國知名的CT專家,目前已做了我們四年的CT總工程師,他幫助我們組織了一個非常強的CT研發隊伍,實施了一個非常好的組合,其TOP層主要由國外的專家擔任,同時為其配備了一大批國內的工程師,其思想和設計理念主要由國內的工程師來實現,這樣使我們既達到了國際一流的研發水平,同時又降低了整體研發成本。同樣,我們也給予了他很好的薪酬及福利。我們采取了這樣的人才戰略,打造了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我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
五.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度的制定
隨著中國加入WTO之后,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一定要努力積極參與各種國際標準的制訂。如果不積極參與,那么將永遠處于被動狀態。目前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就是最高端的企業搞標準,低端的企業搞制造,確實是這樣。所以現在我們積極參與各種標準的制訂,在此方面也嘗到了甜頭。比如說,東軟目前是國家數字化X線產品委員會的成員,在我們參與國際X線機產品標準制訂的時候,就可以把我們一些技術標準和要求反映進去,從而可以使這些標準和要求更加適合中國的企業、更加適合我們。目前我們有專人負責這方面的工作。這些對于一個公司的運行很重要,如果一旦有這樣的標準頒布,在此之前企業就可以預先知道,可以根據標準來及時改進自己的產品、完善產品,這樣就可以使產品始終處于主動地位。
六、進行廣泛的國際戰略合作,共同打造雙方核心競爭力
盡管很多我們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在國內市場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我們在高端產品的研發,國際市場的開拓以及可持續性發展方面面臨很嚴峻的挑戰。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如何保持企業的持續、穩定成長是我們產業發展的基本思路。那么,通過與全球優秀的公司進行廣泛的戰略合資,不僅給高速成長的國內企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動力,也為國內企業的規模化和國際化發展帶來一次歷史性的機遇。前不久,東軟數字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與飛利浦共同注資成立了“東軟飛利浦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就是東軟進行廣泛的國際戰略合作邁出的重要的一步。
東軟在過去的幾年中與一些公司有過接觸,而選擇飛利浦進行合作,即東軟數字醫療與飛利浦醫療在中國沈陽共建面向全球的研發生產中心,主要是飛利浦在醫療系統方面與東軟有著非常強的互補性。東軟在中端和經濟型醫療產品方面和國內市場有很強的優勢;飛利浦在高端醫療產品方面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強大的國際市場銷售能力。那么通過與飛利浦合作,可以揚長補短,優勢互補,實現合作的雙贏。
同時,飛利浦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公司之一,在醫療設備方面擁有領先的技術和產品,并擁有豐富的國際市場銷售經驗。東軟與飛利浦的合作將進一步提高東軟在醫療領域的技術實力和管理能力,同時為東軟的數字醫療產品走向全球市場奠定堅實的基礎。
七.不能只做世界工廠,要爭創世界品牌
勞動力成本低,是當前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一個最重要的優勢。但這個有利條件是有時間性的,也就是說只有十年左右的時間。因為隨著中國在WTO內的時間推移,經濟快速增長,工資水平不斷提高,這一優勢會逐步喪失。
擺在中國企業面前的當務之急是利用這十年的時間,用最快的速度增長,創出自己的品牌。品牌創好了,就能像GE、西門子等百年企業一樣,即便是在十幾年、二十幾年以后,勞動力優勢沒有了,也能很好地存活和發展下去。
如果現在不這樣做,只滿足于做世界工廠、代加工,賺取少量加工利潤,而不尋求發展和品牌創新,屆時后悔的將是中國企業。為此,中國目前要利用當前這一有利時間,完成資本積累,同時加大創世界品牌的力度,加大科技創新及人才創新的力度,用最短的時間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創出最好的品牌,這是中國企業的百年大計。
東軟就是這樣努力在國內國際創東軟品牌,盡快使東軟數字醫療成為世界知名品牌。
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特點,我們不能生搬硬套,企業必須按自身的特點進行規劃,以上我們與大家進行交流,其目的就是分析我們是如何用先進技術及標準形成我們自己的核心優勢,打造我們核心競爭力的,包括我們的生產、人才策略等各個方面。前不久溫家寶總理在視察東軟時說,“我一進你們的園區,就感覺到一種活力,一種生機,一種希望。一個民族必須有創造性的思維才有希望。我們的國家需要你們這樣一群年輕人,我們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