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9/10/13 13:57:23 來源:
未知
南昌百特生物高新技術有限公司創建于1993年3月,一直致力于醫檢試劑的研制和醫檢設備的推廣。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百特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其發展速度令業內人士贊嘆不已,是中國醫檢行業一朵綻放的奇葩。
百特公司自主開發了系列血球試劑、生化試劑、血凝試劑和電解質試劑,分裝了全套加拿大生化試劑,首家通過ISO9002認證,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試劑生產廠家之一。
同時公司還代理了許多知名品牌的醫檢設備,同時還與德國合作生產HL系列血球分析儀。百特公司擁有豐富的醫檢設備產品線,用戶遍布全國各地,共有四千多家醫院在使用百特產品。 百特公司是中國醫檢行業的主流企業,擁有豐富的核心競爭資源,對中國醫檢市場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百特公司技術服務力量雄厚,擁有一大批經過國外專家培訓的工程師。本著“用心服務到永遠”的宗旨和信念,百特公司對所售儀器實行一年保修,定期維護,終身維修,工程部服務熱線24小時受理客戶報修,工程師全天候在全國各地巡回。百特公司售后服務的誠心、真心、熱心受到了全國各地許多客戶的好評。先后被評為“南昌市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和“銀行2A級企業”。董事長練新廷被評為“全省優秀青年企業家”,并被推選為南昌市政協委員。
面對這些榮譽,董事長練新廷將創業的酸甜苦辣向我們娓娓道來:“當時我們選的第一個項目是開發生產系列醫檢生化試劑,但因為種種原因,市場并不認可。記得1993年3月9日我們參加了江西省內的醫學臨檢年會,省內的權威人士對我們這個企業并不看好,對我們能不能搞好生化試劑表示懷疑。而接下來送出去試用的產品,由于性能不穩定,屢遭退貨,這對我們是不小的打擊,由此還影響到產品在江西市場的推廣。當時公司內部的人心不穩定,有很多人預言我們做不長久。那年秋天,我們還去了上海,舉辦產品專題展示會,邀了上海各大醫院的檢驗科主任。我的想法是通過這次會議打入上海市場,但由于當時上海大一點的醫院早已使用全自動生化儀,根本不需要手工試劑,小醫院又看不上百特產品的包裝和質量,結果損失慘重。為此,我提出了邊開發、邊生產、邊貿易的三邊政策。通俗地說就是先代理銷售別的公司的產品,將賺到的錢投入到科研,有了積累后再做生產開發自己的產品。那年9月份我去湖南推銷產品,花了一個半月時間從南昌到長沙、岳陽、益陽、常德、湘潭、株洲……幾乎跑遍了湖南的市縣,印象最深的是在婁底,談完業務已是晚上11點,問了幾家旅館后,找到了最便宜的一家,四五十平方米的一間屋內,兩排通鋪,一塊錢一個晚上,就這樣睡了一晚。那次去湖南為公司做成了2.5萬元的生意,除去2000元差旅費,為公司賺了1.5萬元。到年底,我們的營業額做到了108萬,利潤有十多萬元,公司的員工也增加到了28人,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1993年底,他們發現,雖然自己生產的試劑,采用了小包裝,而且價格便宜,但和北京“中生”和上海“長征”的產品相比,質量不夠穩定,品牌沒有知名度,跟在別人后面做,很難競爭。練總一直在苦苦尋找突破口,希望能脫擺這樣的被動局面。
這時,公司派出的營銷員在柳州得到信息:使用手工試劑的顯微鏡將會被使用血球試劑的血球儀替代,當時血球儀的使用還處在起步階段,整個江西只有兩臺,而國內血球試劑全靠進口,尚無企業研發,一升就能賣到1200元。聽到這個消息練總高興的回憶到:“我們很興奮,當機立斷開始研發血球試劑,在1994年的杭州全國檢驗醫學用品產供銷聯誼會上向全國醫檢業宣布,百特將生產國產血球試劑。這樣大力宣傳的目的是要搶占市場先機,先讓別人知道你要做什么,然后以此為動力,激勵整個公司的員工,背水一戰。我覺得人首先要為自己定個目標,做企業也是這樣。
但技術上我們并不內行,因此走了彎路,提出了通用血球試劑的概念,因為當時我們只用了亞培CD-1400血球分析儀、東亞F820血球分析儀,便草率認為血球試劑只分為濃縮和稀釋兩種,后來經過實驗證明這是不可能的。事實上每一種血液分析儀的血球試劑都不一樣。這樣直到1994年7月份,我們經過大量試驗,并經業內人士指點,才意識到我們的錯誤。而這時已耽誤了大半年的寶貴時間,浪費了大量資金。而在1995年初,研發有點眉目時,和我們合作的臨檢醫院卻不干了,因為不停地做試驗會損壞機器,當時一臺血液分析儀賣到了25萬元。
做不了試驗,是不是繼續搞研發,公司內部發生意見分歧。但我認定的事情就要做到底,我給研發部下了死命令,限三個月研制成功。江西當地不能做試驗,我們就帶試劑到上海、廈門這些大城市去做,這樣,到1995年夏天我們終于研發成功三分類血球試。1996年10月,我們做的三分類血球試劑通過國家臨檢中心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當時進口的血球試劑賣到了1200元/升,而我們的產品出來后,進口產品的價格降了20%。血球試劑成為我們公司的一個轉折點,最高時我們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30%。”
練總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應該具備知識的儲備和不斷更新。這點他深有體會。練總回憶說:“記得2000年,招投標法剛剛公布,當時國家計委在上海組織了學習班,請了歐盟的專家講課,我們花了2萬多元,去學習招投標法。這2萬元并沒有白花,學到的知識很快派上了用場。在國家正式實施招投法后,2001年,我們拿著一整套的規范招標方案,參加了撫州地區人民醫院醫療設備招投標會,當時省內外共有四家藥檢企業參加竟投,但最終我們贏得了140萬元的標的。醫檢生化行業是高科技行業,每年都有新產品出現,客戶會有新的需求產生,因此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一個高科技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其員工就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支撐企業。”
創業的艱辛、成功的喜悅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味到百特曾經走過的每一段歷程,春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祝愿百特的未來更加輝煌!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