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09/12/24 11:49:37 來源:
未知
從2004年以來醫藥行業就面臨藥品連續降價、藥品分類管理、廣告監管、打擊醫藥商業賄賂等宏觀的調控政策壓力,也經受著來自政府、媒體和消費者的不斷質疑,使整個醫藥行業處于極度低迷的狀態。隨著新醫改政策逐漸浮出水面,將給醫藥行業帶來何種影響?醫藥行業前方,是冬天還是春天?做為醫藥企業,又將如何應對新形勢?帶著諸多醫藥同行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本報記者于近日對精準營銷理論及體系創建者,我國著名的營銷專家,贏家同盟首席咨詢師徐海亮教授進行了獨家專訪。
總體政策解讀
記 者:新醫改政策將給醫藥行業帶來什么影響?
徐教授: 2007年將是新醫療體制改革破題之年,其主旨為“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強化政府責任,嚴格監督管理,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解讀整個政策,風險和機遇并存。就總體而言,我們樂觀的認為醫藥行業即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新醫改出臺前,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主要存在倆個問題。
1.社會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不健全,缺乏公平性。中國的醫藥衛生總體水平被WHO排在第144位,而衛生公平性竟被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數第4位。
2.醫療保障體系覆蓋率不高,我國有44.8%的城鎮人口和79.1%的農村人口沒有任何醫療保障,基本上靠自費看病;也就是說,中國至少有8億人口游離在社會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之外。
新醫療體制改革將徹底解決這倆個方面問題,我們預計大概的步驟和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1.今年醫療體制改革試點地區覆蓋80%。
2.建立覆蓋全國13億人的廣泛的醫療保障網絡,使人人享有基本醫療的權利。
我們認為新的醫療體制改革方向必將使中國醫藥市場總體規模呈現極大的增長空間,我們預計3-5年內增長幅度可能達到一倍。同時也給中國醫藥行業一個良好的發展契機。
此外,國家多投入,醫院將變為公益性的非盈利單位,并徹底解決醫院的“以藥養醫”問題。
我國醫藥流通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高,隨著中間流通環節的壓縮,醫藥商業企業以及藥企的利潤將會有所提升。
總之,新醫改將成為推動醫藥行業走出寒冬的歷史轉機,醫藥行業的春天來了。
記 者:新的醫療改革下醫院以藥養醫的局面會改變嗎?
徐教授:過去,為了維持正常經營和發展,醫院普遍存在“以藥養醫”現象。尤其是國家規定醫院藥價在進價基礎上順加15%,這就使得醫院更愿意采購和使用高價藥品。還有不少醫院在現行醫療體制下采取科室承包、分設門診、處方掛鉤等不規范手段,鼓勵銷售藥品,實行創收分成,于是醫生趁機開大處方,用高價藥,使低價招標來的藥品在招標后無人采用,曾有戲言“招一個品種死一個品種”,以上原因使價格虛高的藥品大行其道。
如何利用郵政的物流網絡給第三終端客戶配送藥品,自然也應成為醫藥公司考慮的配送渠道之一。
充分發揮郵政物流配送體系的特點,可以對農村藥品市場實行三種配送方式:一是連鎖門店藥品的配送,由鄉鎮連鎖藥店提出調貨明細單,由公司調撥室調撥,傳到公司倉儲部門配貨。二是農民訂單式藥品的配送,由農民到村屯郵政點填寫《用藥訂單》放置在郵政點,鄉郵員每天取送一次,將訂單送到鄉鎮連鎖藥店,藥店藥品及收據裝入包裝袋后,由鄉郵員送到農民手中,同時將貨款取回。三是綠色通道藥品的配送,即對農民急需而鄉鎮藥店暫時無貨的藥品,由農民填寫訂單,交鄉郵員通過郵路直接傳送到藥品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負責組織貨源,再通過鄉郵員直接將藥品送到農民手中。
利用營業網、運輸網、投遞網三網合一和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優勢,積極探索多元化營銷是郵政企業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而郵政企業的這些優勢正是醫藥企業實行低成本擴張終端所急需的。
我機構和中國郵政05年結成戰略合作關系,開展郵政營銷策劃工作,使多家企業進入郵政渠道,取得良好業績。但是郵政介入藥品營銷還存在政策局限問題,由于沒有藥品銷售資格,造成很多問題,現在寧夏郵政局已經通過GSP認證,拿到藥品配送資格,隨著郵政改革的深入郵政是可以在第三終端大有作為的。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