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11 0:00:00 來源:
未知
元旦前后,滬上的腌臘制品開始熱銷。在街頭大小農貿菜場,掛滿了“裸”著身子的香腸臘肉臘雞板鴨。
姜先生7日致電“冬令熱線”,質疑這些菜場散裝腌臘制品的衛生問題。
無證無包裝
是“主打”貨
記者7日在普陀、閘北等區的農貿菜場逛了一圈,相比較超市包裝銷售的香腸臘肉,菜場顯得非常“豪放”。煙熏臘肉、腌臘整雞鴨、煙熏灌腸、腌臘鵪鶉……沒有任何包裝就掛在瓷磚攤鋪上。腌臘制品表面,還附著著煙熏時留下的鹽分,并混雜著調料和雜質。大概因為腌臘制品
生意好,記者看到平時做水產、蔬菜生意的小販也購進了許多腌臘制品掛著在賣。
這些腌臘制品,大都是無商標、無廠家、無認證的“三無”產品。攤主往往只能說出其所售腌臘制品的大致產地,對其他信息及相關認證,表示“不清楚”或“不知道”。有的攤主透露,許多顧客來買腌臘制品,都不過問什么產地和認證,主要是看色澤,聞香味,侃價錢,看準談妥就買。
工藝不過關“腌臘”會致癌
早在2005年10月1日,強制性國標《腌臘肉制品衛生
標準》就開始正式實施。而自2005年12月1日起,國家質檢總局規定腌臘肉制品外包裝上必須加印(貼)QS標志,否則不允許生產銷售。
強制性規范腌臘制品市場,是因為這類食品安全性十分重要。腌臘制品的腌制工藝很重要,在腌制過程中要進行控溫,如果高溫腌熏,豬肉的脂肪可能產生出三四苯病芘這種致癌物質。腌臘制品中亞硝酸鹽的量也有規定,如果超標使用也會致癌。
勿買菜場“裸奔”腌臘制品
相關統計顯示,歷年來,無論是國家還是本市質監等部門,對腌臘制品的抽檢合格率一向僅在60%—70%左右,有時甚至會低于50%。質監部門人士告訴記者,很多消費者有認識誤區,甚至有人認為,腌臘小作坊的秘制祖傳風味更吸引人。歷年監督檢查結果證明,小作坊出產的腌臘制品安全性非常差,根本無法保證其質量。所以,對于沒有QS認證標志的腌臘制品,特別是散裝裸售的產品,消費者請勿購買。(皇甫萍)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