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20 0:00:00 來源:
未知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下稱“自貿區”)正式邁入零關稅時代。按照此前制定的《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對東盟93%的產品實行零關稅政策,涉及產品數量多達7000多個。
據了解,中國對東盟市場的醫藥產品出口近年持續上升,此番正式邁入零關稅時代,東盟醫藥市場能否進一步釋放?專家表示,前景有待觀察。
貿易額降幅低于主要貿易伙伴
據統計,
2009年1~11月,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額為1870.5億美元;受金融海嘯影響,貿易額雖然同比下降13.
2%,但降幅明顯小于同期與歐、美、日三大貿易伙伴的降幅。
近年來,中國和東盟國家醫藥貿易發展迅速。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下稱“醫保商會”)數據顯示,中國與東盟的外貿年均增幅高達
27%,雙邊進出口總額約占中國在亞洲地區醫藥貿易總額的1
/5。
2009年1~11月,中國東盟雙邊醫藥貿易總額為32.7億美元,同比增長15.3%。其中,我國自東盟進口醫藥產品總額為7.82億美元,同比增長29.6%;出口24.9億美元,同比增長11.4%;雙邊貿易逆差為1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61%。
據了解,目前列入零關稅清單的產品依然以農產品
、工業制成品為主。醫藥產品,如少數原
藥材以及部分西藥原料也在部分東盟國家的零關稅產品行列。
“雙邊貿易安排比較務實,而且東盟本身是個大市場,對醫藥出口行業總體而言是件好事。”醫保商會綜合部主任許銘如是表示。
中藥期待東盟各國管制松綁
中藥類一直是我國對東盟出口的重點產品。醫保商會的數據顯示,雖然對其中藥出口額僅為2.2億美元,但占到中藥類產品全球出口額的17%。《醫藥經濟報》記者獲悉,我國對東盟出口的中藥產品仍然是傳統的四大類——中藥材飲片
、植物提取物
、中成藥
、保健品。
“東盟自貿區啟動總體來說是件好事。”醫保商會中藥部主任羅揚對記者表示,但具體到中藥領域,目前只有部分商品列入零關稅清單,主要為藥材類
(不包括中藥飲片)且被歸入農產品項下。
羅揚介紹,目前中國中藥出口以邊貿形式為主,主方向仍然是日本
、韓國、馬來西亞。其表示
,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國家加入東盟
,共同做大自貿區經濟。
與貿易關稅制度相對應
,隨著自貿區的正式啟動
,中醫藥在東盟國家通行的政策環境再度為人關注。
據悉
,目前中藥出口東盟最大的問題是產品的注冊。由于藥政管理的不同,造成產品出口東盟國家無法按照正常
藥品進行注冊和宣傳療效。在菲律賓也曾出現過對中藥不理解的事件。
“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對中藥的準入管理仍過于嚴格,要求采用西醫西藥的方法來衡量中藥的質量。 我國中藥產品出口到這些國家都面臨非常嚴格的檢驗標準,有些還要進行臨床和非臨床的藥物實驗,使得我國
醫藥企業增加了很多成本。”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策劃部副部長倪依東曾如此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除新加坡對中藥有明確的立法認可中藥以藥品形式進口外,東盟大多數國家均未將
中醫藥納入其國家醫保體系,部分國家僅允許中醫行醫。
“我們寄希望通過貿易加大來提高中醫文化、中藥理論在東盟國家的認知度,最終為中醫藥在東盟國家爭取合法地位。”羅揚表示。
對西藥出口刺激效應待觀察
記者獲悉,作為中國出口東盟的重點醫藥產品,2009年,西藥原料一項就占出口總額的54.6%。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我國向東盟出口的生化藥快速增長,漲幅達到了49.9%。醫保商會商品分會秘書長喬海利對記者表示,生化藥的漲幅明顯與2008年肝素鈉風波之后其出口銷售在2009年恢復釋放有關。
但考慮到藥品準入具有特殊性,自貿區政策對當下西藥出口的刺激究竟多大,業界對此普遍看法保守。
“東盟自貿區啟動對西藥出口這塊的實際影響現在還不好預測。”喬海利表示,關稅水平降低肯定是好事,但實際而來的貿易需求究竟有多大,影響依然需要透過數據變化去捕捉。
昆明貝克諾頓制藥有限公司目前在緬甸開設了合資藥廠,并在越南擁有技術合作項目。該公司某管理人員向記者表示:“東盟國家市場很大,但影響目前還看不出來,預計隨著零關稅力度的不斷擴大,未來幾年內影響會逐漸釋放。”
事實上,由于東盟各成員國之間實行貿易免征關稅的優惠政策,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可以與東盟企業在貿易、技術研發、投資設廠等方面積極開展合作。
據了解,在與中國簽訂了自貿區協議外,東盟還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印度以及新西蘭簽訂了自貿協定。這意味著,利用東盟已經與日本、韓國等國簽訂的自貿區協定,中國企業在東盟投資生產的產品還將可享受東盟與這些國家的自貿區優惠關稅待遇,從而銷往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
(記者 張玲娜)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