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3/22 0:00:00 來源:
未知
政府購買醫療服務早就被證明是失敗的,單病種定價會引誘醫生對病種升級,配合醫改首先應為醫護人員提供保障性用房……昨天下午,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研究專家、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李玲在廣州對新醫改做了全新闡述,在全省幾百名醫政工作者前,她表示新醫改方案中不少提法仍存在問題,醫改推進重點在于如何將政府投入變成老百姓福利。
單病種定價早已失敗過
在這場題為《新醫改與公立醫院改革》報告中,國務院醫改協調小組專家,對新醫改方案熟稔于心的李玲表示,雖然醫改開始進入實施階段,但其中不少提法仍存在問題。新醫改方案推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變“養人辦事”為“辦事養人”,但醫療服務與其他服務不同,政府購買的做法幾十年前便在英國實踐中宣告失敗,應警惕政府買單下的市場化,多少錢投進去都買不完的。購買醫療服務成本極高,沒先把人養好,事也是可以造出來的,所以還是得回歸到政府主導下的提供服務。
李玲認為,單病種定價提法值得商榷,醫患雙方對病情了解信息嚴重不對稱,單病種定價后雖然價格壓低,但有可能會引誘醫生對病種升級提高費用,“醫療灰色地帶邊界很大,醫生筆頭動動,定價后所減少收入還是回得來的。”
李玲說,病種定價成本極高,而中國很多數據都是被扭曲過的,再加上物價因素變化就更大。
投入控制不好福利變費用
“何謂試點,就是不清楚”,對于試點后情況會如何,李玲一語道破,稱新醫改重點應在于如何把政府的投入變成老百姓的福利,“2008年衛生總費用1.1萬億,到2009年就變成1.6萬億,大量投入都變成費用”,李玲表示,投入是否有效需要有一個控制評估,關鍵在于有專人專門機構負責。
“我覺得新醫改只關注了普通人,卻忽略關注醫護人員”,李玲舉例說,現在北京四環內的房子均價都在3萬以上,醫生為了買房只能想辦法掙錢,往往越年輕的醫生開藥開得越猛,作為醫改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保障好其生活,還如何保證醫改順利進行?
“我覺得為配合醫改政策,首先應為醫護人員提供保障性住房”,李玲稱,讓醫生住在醫院旁邊,既有利于其安心工作,在遇到緊急手術時也能及時趕到。(來源:信息時報)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