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5/10 0:00:00 來源:
未知
進入五月,各類中藥材價格漲勢驚人。
雖然西南旱情已緩解,而且眼下是藥材消費淡季,但進入5月以來,各類中藥材價格持續上漲。業內人士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國家出臺政策調控樓市,大量民間資金投入藥材業,繼暴炒大蒜、辣椒后,中藥材或成為下一輪炒作目標。
炒藥族有溫州人身影
“最近10來天,各類中藥材輪番漲價。”廈門藥材商江先生說,紅花、白芍、桔梗、草果、云木香、丹皮、浙貝、羌活、水半夏、枸杞等
藥品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桔梗、紅花、草果、羌活等
藥材的價格比去年年底漲了一倍多。
江先生剛從位于安徽毫州的中國藥材交易中心進貨回來。他說,最近在這個交易中心,出現了很多新面孔,市場上資金增加了很多。不少人顯然并不是長期從事藥材
生意,估計是做房地產、股票的人退出樓市和股市之后,進入了藥市。
另一位藥材商認為,在這股“炒藥風”中,一定會有溫州人的身影。“畢竟,之前炒煤、炒大蒜、炒車牌都有溫州人的‘痕跡’,目前全國的幾個滋補品市場都是溫州人掌控,從滋補品擴大到
中藥材,對溫州人來說,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記者就此向一位從事藥材市場開發的在廈溫籍商人求證。他并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含蓄地說:“溫州人對于市場一向敏感。”
水蛭漲得最猛
記者查閱中國最大的中藥材信息和交易平臺藥通網發現,今年以來,水蛭的價格漲幅相當厲害,或將成為炒客們的下一個目標。
水蛭俗稱螞蟥,是藥廠、醫療制劑和醫療的常用原料,目前市場上一些治療心腦血管類
疾病的暢銷藥都是以水蛭為原料進行開發的。“最近一兩個月炒得最厲害的當屬水蛭了。”一位長期收購水蛭的藥材商告訴記者,去年底,清水吊干的水蛭每公斤收購價為280元,今年4月初,收購價為500元左右,4月中旬以后,水蛭價格便進入了漲價的快車道,漲到現在的700多元。而此時正是新水蛭即將出產之際。
不少業內人士感慨:在如此短期內、如此高的價格下、如此大產來臨之時,價格突然大漲實屬罕見。而正是在4月中旬,國家開始對房地產業進行大力的調控。
藥材減產需求大增
業內人士分析,民間資金之所以看中中藥材,其根本原因在于藥材供不應求。由于前幾年藥材行情低迷,很多農民都減少了中藥材的種植面積,改種糧食。種植藥材需要大量人力,但是種藥材的收益遠少于打工收益,因此外出務工的人員增加了,藥材種植人員減少了。而正在此時,惡劣天氣加劇了藥材減產。
以山萸肉為例,由于長期的低價位運轉,使得藥農失去信心、疏于管理、棄采甚至大量砍伐,導致連續幾年產量下降。去年以來,雨雪冰凍、沙塵天氣、倒春寒接踵而至,把產地的山萸肉花蕾摧殘殆盡,一些產地甚至出現了農戶手中沒有一斤山萸肉的情況,商販手中的貨源也極少。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