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5/14 0:00:00 來源:
未知
今年1月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
,我國與東盟各國間涉及中藥類商品的關稅大幅降低,通關更為便利。1~3月,我國對東盟中藥出口18086噸,同比增長54%,出口金額為9991萬美元,同比增長8
2%;同期,我國從東盟中藥進口額為1814萬美元,同比增長17%。
我國對東盟出口的中藥商品以中藥材飲片、保健品和提取物為主,其中出口金額增長較快的主要是枯茗子、枸杞、樟腦和菊花;而我國從東盟進口額增長較快的為薄荷油、阿拉伯膠、提取的油樹脂和燕窩等商品。
我國中藥出口東盟地區的主要國家為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泰國,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對上述國家的中藥產品出口均呈現大幅增長。
馬來西亞占中國對東盟地區中藥出口的
28%,但中藥在該國只被華人認可,并未被當地
醫院完全接受,僅幾家華人經營的私立醫院聘請中醫師門診并經營中藥,絕大部分傳統藥物是通過中
藥店和傳銷商與消費者見面。
我國對馬來西亞中藥出口主要是“其他苷及其鹽、醚、酯和其他衍生物
(提取物)、未列名主要用作藥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
(中藥材及飲片)、樟腦、菊花、中藥酒以及其他中式成藥”,其中菊花和中藥酒一季度出口額增長較快。
而一季度新加坡占我國對東盟地區中藥出口的1
2%,新加坡中藥的銷售方式主要由新加坡中國醫藥保健品商會所屬的40余家會員將進口中藥批發給五間綜合中醫院和中藥公會的500多家中藥店進行銷售,許多藥店還專門聘請了中醫師或
中醫藥劑師,指導消費者購買中藥。我國對新加坡中藥出口主要是“桉葉油
(提取物)
、其他僅含有氧雜原子的雜環化合物
(提取物)
、未列名人參和其他中式成藥”,其中人參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048%。
我國對東盟中藥出口的主要大省分別為廣東
、山東
、江西
、湖南和江蘇,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山東和湖南,同比增長分別為398%和136%。私營
企業在我國對東盟中藥出口額的占比到達了60%,增長較快,同比增長了50%左右。
中國與東盟各國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有利于雙方在中
醫藥領域的更廣泛合作。東盟諸國的藥材資源相當豐富,與我國的中藥貿易具有一定的互補性,但應注意突出我國中藥產品的原產地和道地性,不應與其它東盟國家的植物藥產品相混淆。道地藥材天生具有地理標志的特性,且其主要品質、聲譽或其他特征與原產地地理生態環境密切相關
,這使得地理標志也成為了一種無形的財產
,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
(中國醫保商會 霍衛)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