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7/5 0:00:00 來源:
未知
劉殿波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他希望2020年山東綠葉制藥集團(下稱綠葉)成為全球100強的制藥公司。10年前,綠葉還處在制定差異化策略的企業發展的第二階段,如今已經邁入中國制藥工業百強之列,進入組織整合、戰略深化的發展階段。
就在劉殿波領走制藥工業百強的獎杯時,一項綠葉對海外抗體研發公司的整體收購剛剛簽約落定,綠葉制藥的產品線上從此多了抗體藥物的身影。
一位波士頓咨詢有限公司的分析師很驚訝綠葉的發展速度,一直追問“why”。問“why”的人很多,外界對綠葉“庖丁解牛”般的剖析并不少,結論是其依靠創新構建差異化,依靠并購迅速長大。不僅是靠創新藥物,還靠創新研發模式、創新合作模式以及獲得新藥的方式。當一系列的“新”都出現在綠葉身上時,我們需要揣摩的不僅僅是這家企業將來會如何發展,還應該試圖找到它成長的方法論。
競爭戰略之父、哈佛大師邁克爾·波特在《什么是戰略》一書中寫道,競爭戰略就是“創造一種獨特、有利的定位,即差異化”,“在競爭中做出取舍,其實質就是選擇不做哪些事情”,“在企業的各項運營活動之間建立一種配稱,戰略配稱可以建立一個環環相扣、緊密聯接的鏈,將模仿者拒之門外”。
綠葉正在執行這樣的競爭戰略,其領軍者正是劉殿波。劉殿波認為,創新是以獲得創新產品為主要目標的,自主創新、戰略聯盟、合作開發、國內國際BD(business
development)、投資并購都是可以實現創新的方法。綠葉不做新化學物篩選,不做原料藥、普藥和常規中藥,而是要尋找獨特的藥物、獨特的技術以及獨特的合作。
很難解釋劉殿波為什么會有這些想法,有些似乎都來自于他的直覺。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是,他是北大MBA沒有畢業的學生。老總所應具備的創造性思維同MBA規范化的模式在他身上似乎難以實現統一,所以他繼續用直覺來指導判斷,但他會大量輸送員工去讀MBA,由他們來實現感性與理性在企業的統一。
曾是大學老師的劉殿波說自己依然保留著對研發的情結,或許這段經歷正是他與單純的市場主義者“分裂”的起點。
劉殿波認為,做企業必須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創新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功力。要做有效率的創新,構建起屬于企業的技術壁壘,這就是核心競爭力。同時還要會使點“巧勁”,會用金錢買時間。而管理者,需要把控方向,強調愿景,同時給員工充分的授權。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