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7/19 0:00:00 來源:
未知
“ 高價‘蘆筍片’事件曝光后,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表示,將有三件事情可能發生,那就是出臺藥價新政、嚴查商業賄賂和查稅。現在這三件事都一一應驗。有業內人士預測,如果三大板斧力度比較大,一直為人議論的醫藥產業黃金十年夢或將斷送。
據悉,2010年國家稅務統計稽查工作的重點領域有三個,其中排第一個就是
藥品購銷。而藥品購銷逃稅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走票”。
我國藥廠八成左右的藥品都是通過底價代理的模式包給商業公司來運作。而出廠價與零售價之間巨大的價差所要交的增值稅,很多商業公司都通過洗票、倒賣增值稅發票等各種手段給漏掉了。
牛正乾表示,如果國家加大整治力度,之前藥廠可以20%的折扣價出貨,以后也就只能75%的折扣價出貨了,倒票的公司和代理商將會被排擠出去。
查賄:始終保持高壓狀態
衛生部本月下令嚴查目前較為普遍的對醫生的商業賄賂。此次嚴查不僅繼續加大力度,設置時間限制,而且還要求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務必在今年內建立藥企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制度。
高壓下,很多藥廠都開始調整對醫生的回扣行為,而這勢必影響該藥在
醫院的銷售。
查價:900多家藥廠受影響
本月初,發改委發文表示,將對900多個藥廠生產的900多種藥品的價格進行核查。
據《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流通差價率(額)核算標準顯示,藥品將按照出廠價分為7等設置流通差價率,具體方案是按含稅出廠(口岸)價格分為0~5元、5~20元、20~100元、100~500元、500~1000元、1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等多個檔次,其最高流通差價率(額)分別對應為40%、30%+0.5元、25%+1.5元、20%+6.5元、15%+31.5元、8%+101.5元、901.5元。
廣州某大型藥廠總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前段時間媒體曝光的天價蘆筍片,其出廠價是15.7元,對照上述流通差價率30%+0.5來計算,該產品到醫院的采購價最高不能超過20.91元,醫院加成15%后再賣給患者,最高價格才24.04元。
監管影響
“低進高出高差價”變“高進高出高返利”
從這三個政策來看,以后底價代理的模式將在越來越難有操作空間,而藥廠勢必高開出廠價以控制政策風險。現在我國藥品領域比較普遍的運作模式是“低進高出高差價”,即低的出廠價,高銷售價,高流通差價,以后將因底價代理沒辦法運作而變成“高進高出高返利”,即高出廠價,高銷售價,然后把高開的價格再通過高返利給回經銷商。牛正乾指出,新辦法將改變
醫藥工業
企業和流通企業的結算方式,造成整個產業鏈共同抬高藥價的現象。(作者:黃佩)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