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0/8 0:00:00 來源:
未知
國慶長假已結束,相信絕大部分家庭的生活已經被打亂,出外旅游、親朋好友歡聚、逛商場、裝修房子等等,
飲食上出現了“饑一頓,飽一頓;冷一頓,熱一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游山玩水、熬夜、極度興奮也是我們的身體也疲勞不堪。總之,國慶長假我們在享受快樂的同時身體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也是我們國家集中休假的弊端,休假比工作還累!因此,國慶后第一周是我們身體的恢復階段,在投入緊張工作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
養生、健身。
國慶后第一周全國大部分地區被寒流籠罩,部分地區出現多雨的天氣,而且周三就是寒露。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節。史書 記載“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由于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 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
陰雨地區
這周寒氣來襲,再加上國慶長假的身體的“虛弱”,此時很容易出現風寒侵里,引起感冒發熱(尤其是
兒童)。
因此,本周要宜熱食,多食一些具有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的溫性食物,如栗子、大棗、胡桃仁、大蒜、南瓜、生蔥、姜、韭菜、小茴香、鱔魚、鰱魚、淡菜、蝦、海參、雞肉、羊肉、鹿肉、火腿、鵝蛋。
燉參腸:
原料:海參100克,豬大腸150克,黑木耳30克,蔥、姜、蒜、料酒、醬油、鹽各適量。制作方法:(1)水發好的海參去腸切條,木耳泡大,洗凈、切 條,豬大腸洗凈切段。(2)鍋內放入沸水,先將海參、大腸分別焯一下,然后將大腸放鍋內,加水煮至五成熟,放入海參及蔥、姜、蒜、料酒、醬油,煮至海參、 大腸熟爛,再加黑木耳,稍加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
適用:陰虛火旺,大便不通者。
大棗粥:
紅棗10-2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
功效:健脾胃,補氣血。
適用:體虛,胃弱食少,大便溏稀,營養不良,氣血不足。
黨參紅棗茶:
黨參20克,紅棗10-20枚,同煮茶飲用。
適用:體虛,倦怠無力,體困神疲,心悸怔忡,婦女臟躁。
栗子冬菇:
原料:水發冬菇75克、栗子300克、綠蔬菜100克、白糖10克、味精2克、色拉油40毫升、濕淀粉10克、醬油20毫升、芝麻油10毫升
制法:(1)選用大小均勻直徑2厘米左右的冬菇,去蒂洗凈。栗子橫割一刀,放入沸水煮至殼裂,用漏勺撈出,剝去外膜。(2)炒鍋置旺火上燒熱,下色拉 油,倒入栗子、冬菇略煸炒,加醬油、白糖和湯水落石出50毫升,燒沸后,放入味精,用濕淀粉調稀勾芡,淋上芝麻油,起鍋裝盤,四周綴上焯熟的綠蔬菜即成。
功效: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
適用:體質虛弱,反胃不食,泄瀉痢疾,便血,筋傷骨折瘀腫、疼痛,瘰疬腫毒等。
當歸生姜羊肉湯:
原料:羊肉500克,生姜250克、當歸150克、胡椒面二克、蔥50克、料酒20克、鹽3克。
制法:(1)當歸,生姜用清水洗凈,切成大片;(2)羊肉去骨,剔去筋膜,入沸水汆去血水,撈出晾涼,切成5厘米長、2厘米寬、1厘米厚的條;(3)砂鍋中摻入清水適量,將切好的羊肉、當歸、生姜放入鍋內,旺火燒沸后,打去浮沫,改用炆火燉1小時,羊肉熟透即成。
功效:是沿用了2000多年的
中醫名方,由漢代醫圣張仲景創制,記載于醫學經典《金匱要略》。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養血補血。
適用:偶感風寒、疲倦乏力、惡風怕冷、頭昏失眠、容易感冒、面色偏白。
不小心受寒以后可以喝一碗紅糖姜湯(紅糖20克、生姜4片、蔥白3段,加水上火煮開,趁熱服下)
在陰冷天氣里一定要注意保暖,防賊風保暖尤其要注意的是腹部、腳步、脖子和雙肩。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