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1/29 0:00:00 來源:
生意社11月29日訊 中國的公立
醫院改革之路,一直備受關注。昨日,在成都召開的第四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舉行了公立醫院發展與改革論壇。衛生部醫管司司長張宗久在論壇發言指出,目前,國內公立醫院的服務量已經滿負荷。衛生部政策
法規司政策研究處一處處長陳寧姍透露,衛生部關于基本藥物
招標采購的文件已經出臺,將不允許地市州再招標,而一律由省一級政府招標。
公立醫院 服務已滿負荷
張宗久說,全國的醫院有19000多家,政府興辦的公立醫院有9700家。這些醫院每年有17億人次的門診量,有近8000萬人次的住院工作量。在住院量中,公立醫院占50%多一點。公立醫院的服務量滿負荷、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等問題很突出,必須做好規劃布局工作,發展好基層醫院。
張宗久發言中還提到,醫院應提供預約治療服務,延長門診時間,開展無假日的門診活動,提高醫院的運行效率。此外,應該改善社保的支付方式,社保應直接去醫院支付。改變醫院收費的結算方式,方便社保覆蓋人群的異地結算,包括農民工的異地結算。
實現醫院公益性 保障必須跟上
之前有網友在微博上說,中國老百姓跟外國人一樣,看病不用花錢就好了。陳寧姍在論壇上公開回應,哪個國家看病都要花錢,只是這個錢誰來出的問題。醫保中有一個說法叫最高支付限額,在我國是指報銷的最高金額,新農合最多保障支付3萬元,城鎮居民可能最多保障支付到9萬,城鎮職工平均最多保障支付到20萬元。但是,一些北歐國家最高限額封的不是可報銷的頂,是個人支付的頂。比如瑞典,個人支付達到6000克朗,剩下的不用管了,政府買單。因此,這不是醫療收費水平怎么樣,而是這個錢誰來支付的問題。
“醫院的公益性是什么?等到醫院的醫生給病人看病的時候,再也不需要考慮給病人開這個藥能拿到多少收入,而是完全從病人需要的角度去考慮,那時醫院就真正公益性了。”陳寧姍說,要實現這種公益性,保障必須跟上。不一定政府全部投,但是補償機制要建立起來。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