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料藥出口平穩,西成藥出口增勢確立
10月,我國原料藥類產品出口量同比增長21.54%,出口額同比增長17.47%,出口價格總體上同比下降3.35%,形成明顯的以擴大出口量帶動出口增長的局面。目前,國內原料藥產能過剩局面尚未得到有效改善,出口企業不得不以降低出口價格來保持市場占有率,但是國內原料藥生產成本提高進一步壓縮了生產企業的盈利空間,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由于印度市場需求穩定,青霉素類產品出口價格穩中有升,其中阿莫西林、6-APA、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價格分別增長8.13%、36.92%和11.76%,由于青霉素類產品結構調整,相關技術的應用,國內產業升級的速度加快,對我國青霉素工業鹽的需求量會逐漸減少,而其下游產品6-APA、阿莫西林等需求將逐漸增加, 其出口將會有進一步增長,但是也反映出競爭格局的變化,表現在下游產品的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
因維生素類產品中有77%的產品出現價格下跌,維生素類整體出口同比下降10.21%。其中,維生素C價格下跌尤為明顯,自年初的8.92美元/公斤持續走低至目前的5.02美元/公斤,同比降幅達到49.8%,在出口數量同比大幅增長105.72%的情況下,價格下跌因素導致出口額僅微幅增長了3.27%,出口企業低價爭奪市場局面進一步惡化;維生素E出現量價齊跌的走勢,近三個月出口價格下跌超過7%,10月份出口價格降低至17.38美元/公斤,已是全年最低點,出口額同比下降30.01%,同時出口數量萎縮24.18%。影響維生素E出口的主要原因是生產企業普遍在三季度停產檢修,包括主要出口商之一的浙江新和成將產能逐步轉到山東,影響了生產,導致目前庫存減少,供貨壓力較大,預計未來的幾個月維生素E出口量將逐步恢復,出口價格也將有所回升。
肝素鈉出口仍然保持量價齊升的態勢,但價格上漲明顯回落,從8月份同比增長77.77%,回落至10月份的10.52%,金額同比增幅也回落至59.73%。其今后走勢將趨于相對合理水平。
10月,西成藥出口增長21.29%,除對歐盟出口增幅達到38.18%,對新興醫藥市場呈大幅增長,其中,對東盟、尼日利亞、巴西出口都有不俗表現,分別增長85.76%、41.52%、152.65%,顯示了新興市場對醫藥產品的巨大需求和我國產品價格相對競爭優勢。
四.市場需求增長趨緩,醫療器械類產品增速下降
從9月份開始,一直強勢增長的
醫療器械類產品出口出現增速明顯下降,增速從5至8月的高于30%下降至不足10%的水平,對亞洲出口價格下降明顯,對歐美出口數量明顯萎縮。其
中醫用敷料出口下降尤為突出,10月份下降了19.52%,與去年同期水平差距巨大,其主要因素是國內成本上升,導致出口價格增長,而價格增長,產品競爭力下降,目前,中國醫用敷料產品的生產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高端產品少有涉及,出口產品主要以價格取勝,隨著印度、泰國等周邊國家紛紛介入醫用敷料生產領域,原有市場受到一定的擠占。
診療設備產品出口一枝獨秀,10月出口同比增幅為35.39%,對歐美市場仍保持25-30%的增速,對俄羅斯、印度、巴西市場的增長更飆升至84.9%、47.66%、41.62%的水平。從出口產品看,中、小型醫療器械出口優勢和競爭能力比較突出,一些高科技醫療設備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穩步增長,國產高端醫療設備市場開拓有所突破,如核磁共振設備、X射線斷層檢查儀等產品今年首次進入到哈薩克斯坦、印度、秘魯等市場,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五.西成藥進口大幅下滑導致醫藥整體進口增幅下降
由于從歐盟進口藥品大幅下降24.70%,10月我國醫藥產品進口增速總體出現明顯下降,增幅僅為12.04%,而目前國內醫藥市場仍處于良好的增長階段,國內產品尚無法替代進口高端藥品地位,目前增幅下降屬于周期性波動。
原料藥與診療設備進口10月保持較高增長態勢,增幅分別為29.09%、27.86%,X射線應用設備、彩色超聲波診斷儀、X射線斷層檢查儀、核磁共振成像裝置等大中型診療設備仍保持較大的增長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