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2/13 0:00:00 來源:
未知
泰國中醫藥界知名僑領翁宗周,現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常務理事、泰國中醫藥聯合總會中醫藥顧問、泰國中醫藥協會主席。他熱愛中醫藥事業,平時愛讀《中國中醫藥報》。近日,在深圳召開的“2010國際
健康生活方式博覽會暨中醫‘治未病’高峰論壇”期間,本報記者專訪翁宗周,聽他介紹了中醫藥在東南亞的發展情況。
泰國:中醫藥合法化
2000年,泰國政府衛生部通過部令公布“中醫藥合法化”,官方承認中醫中藥。在泰國政府倡導和支持下,泰國衛生部成立“泰國中醫藥交流中心”,從事兩國中醫藥研究交流工作,為中泰兩國傳統醫學的合作開啟新篇章。
目前泰國有合格的300多名執業中醫師,
針灸師640多名,中醫診所300多間。由泰國中
醫藥界提倡,成立“泰國中醫藥聯合總會”,面向國際學術交流發揮更大作用。
新加坡:中醫藥欣欣向榮
翁宗周介紹,中醫藥在新加坡很受歡迎。新加坡中華中醫院及中醫師公會已有60余年歷史,擁有大量資深中醫師,是新加坡中醫藥之中堅力量,中醫師工會和其他中醫團體一起為中醫受政府承認和取得法定地位,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新加坡中醫師公會屬下有中華醫院、中醫學院、中華醫藥研究院和中華針灸研究院。
在新加坡,通過政府衛生部的考試,取得合法執照的中醫師近2000多人,西醫院內也設有中醫及針灸科室。
馬來西亞:中醫藥歷史悠久
55年前,中醫藥人士發起成立了“馬來西亞華人醫藥總會”,至今共有43個分會,中醫藥從業人員10000多名,覆蓋馬來西亞13個洲,在發展中醫藥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總會監督下, 中醫院校有11家,尚有10多家地方性中醫院校,為培養中醫
人才做出貢獻。目前,馬來西亞有中醫師7000多名,衛生部還計劃為傳統醫藥立法。
印尼:中醫藥發展成績可喜
中醫藥傳入印度尼西亞已有數百年,全國擁有9個分會,各分會組織已成立近30年,各分會聯合代表印尼國家而成立“印尼中醫協會中央理事會”,擔任國內外聯絡溝通任務。印尼中央
醫院的針灸已有30年的歷史性醫療作業。印尼中醫協會中央理事會及東爪哇中醫協會,分別主辦了第七、八屆亞細安
中醫藥學術大會,印尼衛生部長出席大會并給予高度評價與支持,鼓勵印尼
中醫師提高業務水平。目前全國已有28萬傳統醫療工作者。
翁宗周指出,如今,中醫藥正日益受到東南亞各國重視,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越南雖然中醫藥市場發展活躍,但缺乏中醫藥學術的科研交流及對外發展工作;中醫藥在緬甸、老撾、柬埔寨及汶萊人才普遍短缺,尚須中醫藥界人士繼續努力。
當翁宗周了解到中國中醫藥報社現有兩報一刊(《中國中醫藥報》、《中國中醫藥報海外版》、《中外健康文摘雜志》)時,欣喜地說:“中國中醫藥報社是宣傳推廣中醫藥最大的媒體機構,《國際日報·中國中醫藥》專版(中國中醫藥報海外版)全球發行,我特別喜歡閱讀,有些內容如中醫藥大事記,中醫藥文化、科普,包括驗方等,我還會剪裁下來保存。中國中醫藥海外版能讓中醫藥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醫藥,辦得不錯。中醫藥走向世界是歷史的必然。”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