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2/15 0:00:00 來源:
生意社12月15日訊
魔鬼進入身體的時候,丁冉還不到一歲。
那時,它藏在這個男孩的腹部,只是碎石般大小的硬塊。這讓母親鄒潔(化名)一度擔心是
腫瘤,然而在求醫的過程中,她聽到的答案包括肝糖原累積、乙型肝炎、血吸蟲病甚至肝癌,但無一確診。
魔鬼卻漸漸長大。快兩歲時,丁冉的肚子從側面看就像鼓起的皮球。
這幾乎逼瘋了鄒潔:她請來氣功大師,希望特異功能能夠治愈兒子的病;她到寺廟里帶回觀音土讓兒子服用;這個絕望的母親甚至以為,是因為自己婚前從不在寺廟跪拜燒香,才遭到了報應。
直至1990年,她才在北京
兒童醫院的血液中心找到了答案。魔鬼是發病率不到20萬分之一的戈謝病,屬于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的罕見病之一。后來,依靠一家外國制藥公司的捐贈,丁冉轉危為安。
20年過去了,這對母子的窘境仍在繼續。由于治療時斷時續,長大成人的丁冉身高不足1.5米。另一方面,在醫學教科書中,有關罕見病的介紹依然以黑體小字的方式,被納入“選讀”的章節。
來自上海的消息給了丁冉新的希望。12月16日,上海將召開罕見病醫療保障體制專題會,據悉,該市將為罕見病成立專門的醫療保障基金。這意味著中國將有一座城市,對罕見病患者這一弱勢群體伸出援手。
罕見病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風險
1990年的冬天,醫生告訴鄒潔,要延緩魔鬼的攻勢,唯一的方法是進行脾切除手術。鄒潔還記得,當醫生將兒子的脾用鐵盆端到自己面前時,她“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當場暈厥。
那個魔鬼的載體,足足有5斤6兩,而小丁冉當時的體重,不過29斤。
手術后,那個經常壓得丁冉滿頭大汗的大肚腩消失了。他興高采烈地對母親說:“大魔鬼走了,我覺得好輕啊,快要飛起來了!”
但魔鬼并未遠去。
丁冉的骨骼總是劇烈地疼痛,即使敷上冰塊也無法入睡;他的雙腿開始變形,會同時向一個方向彎曲;在脾切除后,他的肝部卻開始迅速腫大,肚子又有了微隆的跡象。
而醫生所能給予的幫助,只是對病理的認知:戈謝病是一種由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
疾病。患者由于代謝酶存在缺陷,體內大分子不能正常降解而在細胞中貯積,細胞功能受到嚴重影響,發生骨骼異常、肝脾腫大等癥狀,在無法接受治療的情況下,會造成骨損傷、貧血甚至死亡。
除了戈謝病,按照WHO“患病人數占總人口的0.65‰至1‰之間的疾病或病變被認定為罕見病”的定義,全世界的罕見病種類超過5000種,約占人類疾病的10%,其中可治愈的罕見病不超過1%。據推算,中國有近千萬名罕見病患者。
而按照中國臺灣罕見疾病基金會副董事長曾敏盓的說法,罕見疾病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種風險。他的理由是每個人身上有2.5萬組基因,平均每人都有5至10個缺損基因,如果配偶雙方的缺損基因撞在一起,罕見疾病就會發生。換言之,罕見病其實是個“公共問題”。
當時,鄒潔并不懂得這些。這個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年輕母親,每天到國家圖書館里查看醫療書籍,翻閱《參考消息》等報紙雜志。也是在國際新聞上,她發現從上世紀80年代起,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目光投向了被稱為“孤兒病”的罕見病領域。1983年,美國已建立罕見病用藥管理制度;1993年,日本正式實施《罕見病用藥管理制度》。
而在中國,鄒潔只能將每月的300塊工資交給熟識的醫生,換來足夠幾個月用的病假條,接著到圖書館讀書看報。1994年,她在一份《北京晚報》上,看到了和丁冉一模一樣的故事,其中提到,美國健贊公司已研發出藥品,能通過酶替代的方式治療戈謝病。
但接下來的消息讓這位母親幾乎陷入絕望,當時一支200萬單位的藥的價格高達1480美元。她只好花了100元錢,請人替她翻譯了一封求助信,寄往遠在美國的制藥公司。
3個月后,一個1.9米高的外國人敲響了鄒家的門。這個叫大衛的美國人通過翻譯告訴鄒潔,自己受董事長的委托來到中國,公司將免費為丁冉供藥。
“我們不會拋棄任何一個病人!”臨走前,大衛轉述了董事長的決心。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