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0/12/22 0:00:00 來源:
未知
中藥質量是中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中藥質量控制是中藥沖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的技術關鍵之一。由于大多數中藥化學組成復雜、成分眾多、物質基礎不明確,很難用個別指標成分的“量”達到控制“質”的目的,遠遠滿足不了中藥產業的現實需求。
浙江大學藥學院教授瞿海斌在日前舉行的以“中醫藥基礎研究發展戰略”為主題的第379次香山科學會議上指出,目前國內研究更多關注于中藥材、飲片、提取物及中成藥質量標準的建立和產品質量的終端檢測方法。這種事后檢測的質量控制方法無法及時發現生產中出現的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也無法及時調整參數,難以保證生產出質量均一的中藥。因此,如何應用高新技術創新發展中藥質量控制方法,構建符合中藥特點的現代質量控制體系,已成為中藥學科所面對的重大科學前沿課題。
目前,國際制藥領域倡導的“質量源于設計”的理念,明確了藥品質量不是檢測出來而是通過設計賦予的,鼓勵制藥企業采用過程分析技術(PAT)等信息學技術手段來提高藥品的質量,這也為中藥質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瞿海斌認為,在生產結束時檢驗中藥產品質量的方式已不適應制藥工業技術發展的潮流,中藥質量控制須采取主動策略。一是利用現代分析技術研究建立中藥材、中間體、中成藥的指紋圖譜和多種化學成分含量檢測方法,全面獲取中藥質量相關信息。二是鑒于中藥材質量信息、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測量信息與最終產品質量之間的相互關系是存在的,因此可通過實驗設計方法,考察各工藝單元,篩選影響最終產品質量的關鍵質量控制點,運用多變量統計過程控制方法,結合快速分析技術及在線檢測技術,構建基于實時、多維測量數據的制藥過程質量監控模型及質量預測模型,用這一過程質量控制的方法來保證最終中藥產品質量。三是中藥材質量分析數據、生產各單元工藝數據、中間體質量分析數據、中成藥質量分析數據、中藥臨床應用數據等蘊涵了豐富的信息,迫切需要構建數據庫進行科學管理,并運用數據挖掘技術進行分析與處理,將各類數據進行關聯分析,建立質量數據追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持續提升中藥產品質量。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