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華醫藥研發服務集團采購部的顧俊告訴記者,以前企業進口的研發用生物材料通關速度較慢,影響生物制品存活率,進而影響企業競爭力。
2007年4月起,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浦東新區經委、張江集團等組成調研組,歷時3個月,深入企業進行“張江高科技園區生物醫藥企業檢驗檢疫模式創新研究”。
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還全面收集并研究了國外同類管理措施,在深入調研和風險評估基礎上,重新制訂了《進境生物材料檢驗檢疫改革試點管理辦法》,在確保生物安全和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審查期限從20個工作日降至7個工作日,有時甚至只用3天,給企業提供了便利、高效的服務。
2009年10月,尚華等10家企業被列為首批進境生物材料檢驗檢疫改革試點企業。2009年,試點企業增至21家,占張江高科技園區與檢驗檢疫業務有關的企業總量的近60%。
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的李論告訴記者,他們遇到的集成電路全程保稅監管瓶頸問題也在相關部門支持下逐步得到解決。
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因為不被認定為“生產型企業”,整個委托加工過程如芯片制造、封裝測試等都要支付增值稅。企業只能通過其海外母公司下訂單,在國內設計加工,再到國外銷售。先征后返的稅收政策造成企業流動資金被大量占用、周轉困難。
現行政策顯然已無法適應設計企業的特殊需求,浦東將這一問題列為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需要突破的瓶頸之一。張江集團聯合相關部門深入企業調研,企業提出應遵循、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允許設計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不征不退增值稅,即在產品實現銷售之前采用保稅模式,產品若出口則整個環節不征增值稅,若內銷則征增值稅。
此后,浦東海關在綜合外匯、稅務、商務等部門的意見后,結合企業的運作規律和實際需求,緊緊抓住設計公司這個源頭,把政府相關管理要求融入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創設了“以設計公司為龍頭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保稅監管新模式”,由多部門聯手從政策和技術作業雙層面進行積極探索,外匯局突破“收付匯主體不一致”問題,海關突破“進口環節和出口環節主體不一致”問題,商務部門突破設計公司是生產主體的認定問題,稅務部門突破“資金流和物流不一致”問題,以實現增值稅免征免退。
2008年,集成電路保稅監管新模式獲得階段性突破,國家稅務總局同意張江高科技園區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自行設計、具有自主知識品牌、委托加工后出口的產品視同自產產品享受免抵退”,展訊通信等20家設計企業成為首批試點企業。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