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2/9 0:00:00 來源:
未知
春節見聞
年初六,在從成都返回常州的高速公路上,中科院成都有機所副所長賈樹勇就解決橡膠和塑料老化的問題,與常州愛特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春平在電話里進行探討。這樣深入的探討,始于1個月前雙方簽訂合作成立技術研究中心的協議。
“以前我們與企業合作,就是把最先進的技術成果放到企業里轉移轉化;現在,我們更注重合作內涵,由企業根據市場和自身實際提出技術需求,我們依靠科技優勢來優化解決。”賈樹勇說。2年后,愛特恩公司或將成為科教城首家上市企業。通過這樣的方式,該所與中科來方、亞邦化工、瑞陽化工等企業的合作已實現產業化。
年內目標
中科院成都有機所只是科教城入駐機構的一個現實縮影。
常州科教城園區堅持以產業創新為先導、政府創新為推力、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努力構筑政、產、學、研、用、資、介結合的技術創新和區域創新體系,著力打造集區域技術轉移、技術研發、技術檢測、科技創業、人才集聚、國際科技合作、現代服務業、資本運作等8大中心于一體的“科技都市”,支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目前,科教城研發機構達57家,擁有高科技企業36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家,排定上市時間表的企業20余家。去年共引進各類機構202家,園區入駐機構總數達422家,園區科技人才總數已達8280人。 “2011年,我們要在實現‘總量有新突破,內涵有新提升,服務有新舉措,環境有新變化’的同時,著力推進重點研發機構和孵化企業的培育和建設,盡快催生一批大機構、大項目、大企業、大產業。”副市長、科教城黨工委書記王成斌透露,今年科教城將在“質”上下功夫,“量”上求突破。其中,研發機構及高科技企業總數突破500家;研發人才總數突破10000人;產學研合作項目突破500項,爭取上級經費5000萬元,科研總收入超過1.5億元;培育規模以上企業30家,實現園區營業收入20億元,稅收6000萬元,高新技術企業10家。
★確保230億——在光伏產業園
春節見聞
清潔明亮的車間里,300多名身穿整齊工作服的工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碌著,一字排開的近百臺自動化進口設備歡快地運轉,一根根硅棒在這里變成一片片閃亮的多晶硅片。昨天,站在常州協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里,似乎感覺不到春節的存在。
“企業任務飽滿,過年一樣上班,老總們也都沒回家,還特地到車間給我們發壓歲錢呢!”切片機前,一位來自連云港的“80后”笑著告訴記者。
據悉,今年協鑫光伏將增資8800萬美元,啟動600兆瓦切片工程,將產能擴大1倍,力爭7月建成投產,在確保國內市場供應的同時實現產品出口,預計全年銷售將突破40億元。
年內目標
常州光伏產業園現有企業46家,年營業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成為常州首家超百億的創新型企業。2011年,光伏產業園將圍繞“打造世界500強企業所在地”的戰略目標,確保實現銷售收入230億元、利稅25億元、工業總投資70億元。
常州光伏產業園區管理辦公室主任趙昊告訴記者,今年光伏產業園的重點工作將圍繞兩個規劃展開,一是光伏產業規劃,重在打造產業鏈,突破重點項目,加快科技創新,優化配套環境,推進光伏應用示范;二是天合太陽城形態建設規劃,打造良好招商環境,向千億級產業集群進軍。
★保百億,力爭125億——在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
春節見聞
1100多名工人在生產線上緊張工作,七八輛重卡在倉庫門前等著運貨——這是年初五下午,江蘇龍城精鍛有限公司的火熱場景。“國外訂單排得滿滿的,要緊開工了。”企業董事長莊龍興告訴記者。
作為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內的骨干企業,龍城精鍛的汽車發電機爪極銷量占全球的23%,廣泛應用于奔馳、寶馬、奧迪、雪鐵龍、雷諾、菲亞特等車型,市場排名世界第一。今年,企業將投入5000萬元引進7條全自動數控生產線,著力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同時加快汽車電子轉子等組件的量產,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和議價能力。
這種量質并舉,成為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內普遍現象。
連日來,玉柴重工、精武機械、恒立油缸、納博特斯克鐵路車輛裝備等重大項目均投入建設,銘賽機器人、新瑞機械、卡爾邁耶、五洋紡機等企業緊張投入生產。
年內目標
武進區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蘇江華表示,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今年將完成創新投入34億元,確保年內實現銷售100億元,爭取125億元。
為確保目標實現,武進高新區已專門組建了一支招商隊伍,重點引進掌握基礎零部件和核心元器件的上游企業,增強區域產業配套協作,并盡快實施一批開放式的技術研發中心、分析測試認證中心等,同時包裝整合重大項目,積極向上申報點供用地。
★五招齊出——在創意產業基地
春節見聞
8日一早,位于太湖東路9號的龍城創意園區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聲隆隆,3幢產業大樓正在加緊建設。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總面積21萬平方米的3幢大樓剛剛完成樁基工程,已有不少企業簽約入駐,今年將確保實現投資6億元,完成主體結構施工,盡快迎接企業入駐。
與此同時,特色鮮明的恐龍動漫產業聯盟正面向世界廣發“英雄帖”,力爭以環球恐龍城為核心,集聚全球精英,挖掘放大恐龍主題,打造世界恐龍文化體驗基地。
年內目標
按照戰略部署,常州創意產業基地順利實施龍城旅游控股集團與創意產業基地管委會的體制創新,去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58.7%;環球恐龍城榮膺江蘇首家5A級創意類主題景區。2011年,基地確立了嶄新的目標:確保實現創意產業產值130億元;投資45億元,新開工項目5個;新引進企業5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占50%;高新企業累計達35家;培育產值超億元的企業10家,進入上市輔導期的企業新增2家。
創意產業基地管委會主任、龍城旅游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波表示,今年將重點實施5項工作:
一是以載體建設為推力,進一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二是以培育特色產業為方向,進一步構建產業發展優勢;
三是以產業招商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產業集群結構;
四是以培育企業為關鍵,進一步增強產業競爭能力;
五是以強化服務為抓手,進一步提供產業發展動力。
★重中之重——在功能新材料產業園
春節見聞
參照美國通用電氣、德國拜耳的研發和生產工藝流程,一次性投入4.5億元,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及檢測設備350臺套。這個春節,常州阻燃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注定忙碌。
年初五,在剛落成的企業研發大樓里,這批昂貴的設備已全面啟用。“按目前引進的設備,我們已具備年產30億元的生產能力,系列產品的產能亞洲第一。”企業負責人石明東表示,項目一期主要從事無鹵阻燃聚丙烯改性樹脂生產,目標就是打造全國最大的改性高分子材料生產基地。
年內目標
功能新材料產業園的打造,已成為武進經發區的重中之重。
目前,在各個細分市場,產業園均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其中,在高分子改性材料方面,山由帝杉致力打造中國“膜王”;高性能金屬材料方面,新眾精密合金投資9980萬美元,主要生產特殊用途鈦、鈦合金等;高性能復合材料方面,天常玻纖投資10億元,生產用于風電葉片的玻璃纖維織物;錦欣達纖維投資10億元,生產高強型、低收縮型滌綸工業絲……
眼下,產業園還有9個超億元待開工項目,今年總銷售將確保55億元,爭取60億元。
★政企同心——在風電產業園
春節見聞
這個春節,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黃燦輝很忙,用他的話說,“我必須盡快組建起團隊,在產業化上比別人領先一步”。
由黃博士領銜的新譽風電裝備技術研究院,正進入緊張的建設階段。該研究院總投資6億元,是我省獲批的首批唯一一家企業重大研發機構。作為風電產業園的龍頭企業,新譽風電依靠自己建成的國家級EMC電磁兼容實驗室、國家級風力發電重點試驗室,開創了我國民營企業實現兆瓦級機組產業化的先河,目前,正主攻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電機組整機設計平臺。
年內目標
在風電產業園內,現已集聚了卓潤重工、常牽電機、高齒傳動、華立液壓、金鋒佳特、君達風電等20余家風電企業,初步形成了研發-制造-組裝的完整產業鏈。針對控制系統、葉片、輪轂、齒輪箱等關鍵部件和技術,伯龍三維、凱達軋輥等企業積極組織攻關,形成了一批發明專利。產業園今年的銷售收入,將確保30億元、爭取40億元。
為促進風電這一新興產業集約化、特色化發展,武進高新區專門設立1000萬元的發展引導資金,幫助企業與英國GH、UBC、澳大利亞Aerogenesis等公司合作研發,并積極爭取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向企業關鍵設備的進口提供融資支持。
園區明確,今年將創建省級風電科技產業園區,重點開發直驅式發電機組、液壓式主傳動發電機組、3兆瓦及以上的海上風電葉片制造和數字化風力發電場調度控制技術等,加快建設成為全國有地位、全省屬重點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強勁起跑——在半導體照明產業園
春節見聞
人勤春來早。年初六上午,武進高新區的幾位招商人員已買妥機票,赴臺灣跟蹤洽談光碩光電、大族激光等一批重大項目。
在半導體照明產業園內,晶元光電LED二期、國家半導體照明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歐亞藍寶襯底、漢萊科技光電子等項目緊張施工,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光電產業基地正在長大。
旗艦企業光寶和晶元的聯袂入駐,讓半導體照明產業園強勁起跑。目前,產業園已迅速集聚了歐密格光電、東南聯發彩屏、華威電子、普羅斯電器等64家配套企業,從上游的襯底材料、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到中游的封裝,再到下游的應用,基本都有涉及。
年內目標
今年,半導體照明產業園將確保實現銷售30億元,引進總投資上億美元項目2個、世界500強項目2個、行業隱形冠軍項目2個。
武進高新區今年將建立半導體照明高新技術專利數據庫,提供專利預警、專利分析、知識產權訴訟援助、人才培訓等服務,推動光寶等企業開展研發與標準化同步試點工作。
同時,加快完善出口加工區配套設施,加快海關編碼、招商引資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出口加工區的保稅物流以及對周邊的輻射功能。力爭到2012年,完成園區一期1000畝的規劃建設,形成封裝及應用產品優勢。
★瞄準中國一流——在生物醫藥產業園
春節見聞
年初六上午8時,坐落在河海路108號的常州生物醫藥孵化器大樓安裝工程準時開工。
總投資12億元的生物醫藥孵化器首期綜合大樓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可入駐企業80余家。大樓還沒建好,“席位”已被預訂一空,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由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所創辦的企業。
瞄準打造“中國一流生物醫藥專業研發基地”的目標,孵化器將設公共實驗平臺、醫學檢驗所等配套設施,對水、電、暖通、智能等內部安裝要求嚴格,施工單位春節提前上班,加緊施工,確保今年9月建成投運,成為全市生物醫藥企業的“搖籃”。
年內目標
常州高新區內共有生物醫藥企業48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7家、上市企業2家,2010年銷售收入27.9億元。目前,全新規劃的生物醫藥產業園規劃編制已基本完成,建設全面啟動。2011年,生物醫藥產業園銷售力爭突破39億元,同比增長39.8%;計劃新開工企業7個,新增總投資2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8家,累計上市企業達3家,推進股份制改造企業5家。
常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薛建忠表示,今年將重點推進5項工作:
一是確保6月底基本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為項目落地提供保障;
二是重點推進與上海張江藥谷、中關村生物醫藥園的合作對接;
三是抓好生物醫藥孵化器、公共技術服務、加速器載體等公共平臺建設;
四是推動與牛津大學、霍普金斯大學、諾丁漢大學等國際一流院校的合作;
五是打造生物醫藥企業創新發展良好環境。
★謀求大突破——在新能源車輛產業園
春節見聞
春節期間,常州黃海客車有限公司的老總們可沒閑著,緊鑼密鼓地與南車集團商談股本結構變更、企業更名等事宜,為新能源公交車年內上市奠定基礎。
1個月前,曙光集團在北京與中國南車集團株洲所正式簽約,雙方共同增資及交叉持股“湖南南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黃海南車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生產新能源客車,成為2011年中國首例涉及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整合大戲,也成為常州新能源車輛產業園的開局大事。
年內目標
常州新能源車輛產業園規劃面積12.9平方公里,已形成“一個生產制造基地、兩個公共服務平臺、一個空港新城特色小鎮”的總體功能構想。2011年,產業園將重點支持新能源車輛整車集成和關鍵零部件技術突破,確保實現營業總收入28.5億元,同比增長31.3%;完成工業投入10.76億元,新開工工業項目3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家、上市企業1家;引進項目5個,項目總投資8億元。
常州新能源車輛產業園管理辦公室主任盛衛國表示,今年將全力推進混合動力公交車量產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推進混合動力大客車的示范運營,逐步突破市場瓶頸;主動對接大院大所,加快搭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導向,針對性開展招商引智;大力提升園區形象,成為引領常州及周邊地區新能源車輛產業發展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