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有12.6億人參加各類醫保,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基本實現全民覆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明說,基本醫保制度是醫改五項任務中成效最為突出的一項。但是我國醫保還是低水平,下一步醫保制度建設一方面要提高保障水平,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規范醫療行為,控制不合理的費用上漲。“最終要把投入的錢用好、用到位?!?/DIV>
吳明委員的這一建議,在《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中得到了回應:
——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力爭達到70%左右。所有統籌地區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當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國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于5萬元。
——進一步提高籌資標準,政府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標準。
——發揮醫療保障對醫藥費用的制約作用。改革醫療保險支付方式,大力推行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
基本藥物何以實現全覆蓋?完善基層醫療機構補償機制
“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在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
藥品零差率銷售。”這是2011年醫改安排中的重點工作之一。任務能否完成將決定基本藥物制度能否初步建立。
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說:“基本藥物制度已在60%的基層醫療機構實施,應該說推廣得不錯,藥品零差率銷售使藥價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主要涉及基層醫療機構的政府補貼問題?!?/DIV>
為確保實現目標,2011年醫改安排明確,在建立規范基本藥物采購機制的同時,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實現新舊機制平穩轉換。
調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費項目和醫保支付政策。合理制定調整一般診療費收費標準,并在不增加群眾現有個人負擔的前提下,合理確定醫保支付比例。
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機制。落實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專項補助以及經常性收支差額的補助。
中央財政繼續通過以獎代補的辦法對各地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給予獎勵補助。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