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3/11 0:00:00 來源:
未知
記者近日從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獲悉,剛結束的亞太肝病年會發表了一項迄今全球最大規模的、針對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片(博路定)治療慢乙肝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REALM研究)的最新階段性結果:無論是首次接受核苷(酸)抗病毒治療的“初治”患者還是“經治”患者,無論是HBeAg陽性(俗稱“大三陽”乙肝)還是HBeAg陰性(俗稱“小三陽”乙肝)患者,無論是代償期還是失代償期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接受強效低耐藥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片治療48周后,大多數患者乙肝病毒降至不可測。REALM研究是從2006年開始的一項為期十年的臨床研究,約12500位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處于疾病不同階段、有不同治療經歷的患者入組該項研究。其中,來自中國16個省(市)的5333位患者和50家醫院參與了該研究。這也是目前正在中國開展的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乙肝抗病毒藥物臨床研究。
此項研究中國部分的牽頭人、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侯金林教授向記者介紹,因為多種原因,不少“經治”慢乙肝患者的病情控制不佳。而REALM研究顯示,接受抗病毒治療藥物阿德福韋酯治療至少3個月的患者,當發現乙肝病毒仍不能被有效控制時,改用恩替卡韋片治療48周后,超過一半的e抗原陽性患者和近100%的e抗原陰性患者的病毒指標降至不可測。
e抗原陰性乙肝屬于難治性慢性肝炎,需要長期治療。REALM研究發現,接受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療的e抗原陰性患者,當發現乙肝病毒不能被有效控制時,改用恩替卡韋片治療48周后,逾八成患者的病毒指標降至不可測。
“中外乙肝治療指南都強調抗病毒治療要首選強效低耐藥藥物,正是意識到預防耐藥對于治療乙肝的重要性。”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副院長繆曉輝教授告訴記者,以往的乙肝抗病毒治療方案都無法徹底清除病毒,所以在長期使用后(主要是口服核苷酸類藥物)都存在耐藥的風險。而藥物的抗病毒療效越強,耐藥發生風險越低。因此,早期并全程使用強效抗病毒藥物,最大限度地把病毒控制到最低數量,不但可減緩肝病進展,而且可預防耐藥,避免治療走彎路。
侯金林教授強調,全程強效降病毒、全程降低耐藥風險是有效進行慢性乙肝長期管理、實現治療目標的兩個關鍵。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