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4/8 0:00:00 來源:
未知
從“新城南”規劃亮相之初,天府大道沿線區域就一直是成都房地產競爭的主戰場,在大源、麓山之后,城南第一個以產業支撐板塊崛起,將被三大產業園 環抱的新板塊又浮出水面。去年9月,新加坡和中國合作建設的新川創新科技園正式簽約,日前“加快推動新川創新科技園早起步快發展”的消息見諸報端,讓更多 的人開始關注到了天府大道以東一個全新的區域———新川板塊。
消息利好 新川創新科技園落子
2010年9月,新加坡政府與四川省政府簽署了新(新加坡)川(四川)創新科技園項目合作協議,該園區成為中國與新加坡合作開發的第四個園區,該園區位 于成都市高新南區,起步區面積10平方公里,雙方將在成都高新南區打造一個集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生活為一體的宜商宜居的開放型國際化的低碳環保 的科技創新區。
對于很多成都人而言,“園區經濟”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只要到過蘇州工業園的人都會對“園區經濟”給區域發展帶來的利好 加以肯定。蘇州工業園是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新城區,是中國和新加坡政府兩國合作的重要項目,曾經引領了一個 時期中國東部的開放進程。值得一提的是,蘇州工業園雖然是“工業園”項目,但經歷多年的發展和產業支撐,現已發展成為蘇州高檔的住宅區,電梯公寓、別墅、 商業項目林立,房價水平遠高于蘇州老城區。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較蘇州工業園發展之初的無借鑒,新川創新科技園的創立則更具優勢。依托 成都高新區現有產業基礎和開發條件,園區通過整合提升現有資源、產業優勢,吸納聚集跨國公司、創新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以建成中國西部高科 技產業創新發展的集聚區,成為具有中新合作的標志性園區。
新川創新科技園作為高新區內如此大體量的科技園項目,相關方面表示,對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未來前景充滿期待,滿懷信心,將積極推動雙方務實合作,按照世界一流的標準加快園區建設。希望其“就像蘇州工業園當年影響中國東部一樣,成為中國西部地區園區開發開放的一個范例”。
產業助推 新川板塊提速
新川創新科技園落子的這個全新區域,被業界稱為“新川板塊”,它位于 高新南區,毗鄰天府大道,與天府軟件園、軟件孵化園呈三足鼎立之勢。在很多人的眼中,新川板塊還是一個陌生的區域,但該板塊毗鄰的天府大道早已是無人不 知,沿天府大道向南一過遠大都市風景左拐進入會龍大道前行百米,新川板塊便出現在眼前:近千畝土地已經平整完畢。透過圍墻可以看到,這片土地一望無垠,氣勢宏大,這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嶄新板塊。
據高新區方面介紹,在產業定位方面,新川創新科技園將重點發展軟件外包、生物醫藥研發、文化創意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及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主要吸納聚集跨國公司和行業知名企業、總部基地、創新研發機構等,形成對周邊地區強大輻射帶動效應的高端產業聚集區。
從區位優勢上看,新川板塊地處規劃中的天府新城核心區高新南區,天府新城作為成都以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為主導的南部科技商務城,將重點發展信息服務、數字 娛樂、商務等產業。今后這里不僅是高新技術產業的聚集地,更是成都開放、時尚、國際、宜居的一座新城。而從地理位置上看,新川板塊所在區域的交通優勢還不 只天府大道南延線一條,隨著紅星路南延線的打通,地鐵1號線延線的建設啟動,和將來片區內規劃道路的建設,屆時縱橫阡陌的交通網絡將會在這里形成。
區域發力
一直以來,城南區域都是成都房地產開發的主戰場,十年前天府大道的開通更是奏響了 城南開發向外的序曲。今天的天府大道兩側,一批重量級城市大社區已經形成,一批新型主題商業和高檔社區正拔地而起,城南區域的產品形態在全面升級的同時, 也使城南的版圖不斷擴展,影響力不斷擴大。
隨著新川創業科技園的落子,新川板塊浮出水面,有業內人士認為,有蘇州工業園良好的示范效應,與天府大道僅有“一墻之隔”的這個嶄新區域將有可能成為繼大源、麓山板塊之后,新城南房地產開發的“第三極”。
眾所周知,蘇州工業園區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主要是得益于蘇州工業園區良好的規劃,十幾年來光是在基礎設施的投入便高達300億元,同樣在生活配套設施 方面,蘇州工業園也是大手筆的預先投入。蘇州工業園的配套先行策略也讓嗅覺敏感的開發商聞到利潤的味道。從2004年開始工業園區4000元/平方米左右 的房價開始逐步攀升,到去年3月底,園區住宅成交均價達到了11000元/平方米,遠高于主城區9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而且在2010年蘇州樓市樓盤 銷售排行榜20強中,位于工業園區的項目就占到了一半,其中不乏中海、萬科等業內大腕。
相關鏈接
園區經濟
經濟園區目前沒有標準的定義,一般理解下的經濟園區是指具有一定經濟內容和形式的范圍區域,簡言之,具有經濟內涵的園區就是經濟園區。一般說來,經濟園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工業園區,一方面是商務園區。
中國園區經濟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是不可否認的。從園區的各項指標上看,其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園區內產業的不斷集中再到集 聚,通過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同時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在經濟版圖之中起到了“增長極”作用。園區同時也擔負了中國技術創新和現代化產業建設的重任,在 對外出口、土地開發、吸引就業以及城市化進程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中新合作開發的蘇州工業園就是以產業推動區域發展的示范,園區經濟的成功運作使蘇州工 業園成為宜居宜資的典范。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