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跨國藥企的拓展路徑不難看出,“重磅炸彈”到期、非專利藥上市品種增多、支付方影響力增強等因素令其神經繃緊。對此,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副院長俞雄在上屆全國藥交會上就斷言:“面臨專利懸崖,跨國
壓力很大,比如GSK在2009~2012年失去專利保護的產品就有8只,占其專利產品的37.7%,此后有專利保護的僅剩6只,占11.5%。為了緩解利潤下滑的壓力,必須加強新興市場的開發?!?/DIV>
針對這種現狀,中國醫保商會綜合部主任許銘認為:“當前跨國藥企正經受著可持續發展的考驗。在此背景下,新興市場的低成本生產與成熟市場的高端經營業務會形成強勁的融合沖動?!?/DIV>
“藍海”泛紅
據IMS數據顯示,新興藥品市場2011年預計將會增長15%~17%,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800億美元,而2014年前,將近2500億美元的專利藥失去保護,且到2013年,新興市場對全球藥品銷售增長的奉獻有望達到48%。專家認為,一個新的“藥市藍?!币呀浶纬?。
而這一切早已被嗅覺靈敏的跨國藥企所察覺。賽諾菲從2009年開始先后斥巨資在中國新建胰島素、心血管藥物、流感疫苗生產基地,與此同時,收購了巴西的Medley和墨西哥的Kendrick,從而使得這一法國制藥巨頭成為中國以及拉美市場的佼佼者。
與此類似的還有,輝瑞以680億美元收購惠氏后,建立了一個新興市場部門,作為其新興市場發展策略和成熟產品策略的一部分。同年,GSK與南非制藥公司Aspen合作,進軍非洲、中東、亞太和拉丁美洲市場。前不久,諾華收購了中國疫苗企業浙江天元,目的是加強其疫苗組合和產品線,默沙東在華通過“自建+并購”實現本地生產?!胺N種跡象表明,跨國藥企在新興市場正在從原先的處方藥銷售轉向戰略性布局醫藥全產業鏈。這一方面是迫于產品專利到期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更可能是為開拓廣闊的新興低端市場做準備?!睏顐娬f。
對此,許銘將跨國藥企進軍新興市場歸納或“二步一策略”。第一步是繼續保持原研藥的核心優勢,確保市場份額;第二步是重視仿制藥領域,搶占普藥市場;而新的市場策略是嫁接資源,將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的資源嫁接,這一思路在近兩年日漸清晰。
事實上,隨著新興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跨國藥企正努力實現差異化。俞雄表示,跨國藥企體現了各自的專業性。比如GSK,其策略就是加碼仿制藥領域,構建仿制藥、疫苗、保健品聯合防線,并削減產品研發線,停止了抗抑郁和鎮痛藥等的研究,焦點轉移到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神經細胞炎癥領域。而拜耳則更注重組合治療,在中國,其選擇了在成熟性的產品糖尿病治療藥物和
高血壓藥物進行投資。另一策略是圍繞產品組合培育新興市場當地消費者的忠誠度?!?/DIV>
不過,記者在觀察近來跨國藥企的增資行為時發現,他們挺進新興市場的行動更為謹慎。畢竟新興市場和成熟市場不一樣,其投資回報難料,又面臨降價的風險,藥品價格比較低廉,這些都引起跨國藥企的擔心。
有種趨勢值得注意,就是研發型藥企開始進入仿制藥領域,以期望在短期內迅速擴大市場,抑或是補充產品線或進入一些新的領域。在新興市場,產品、品牌、市場份額及銷售渠道同樣被它們看重。而“中國作為新興市場的一員,更應在研發能力、管理水平、硬件設施和國際
標準方面進行高端學習?!痹S銘認為。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