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4/18 0:00:00 來源:
未知
隨著《歐盟傳統植物藥(草藥)注冊程序指令》7年過渡期的最后期限將至,中國中藥企業想要進一步拓展歐盟市場,顯得步履維艱。
根據規定,從2004年4月30日起至2011年4月期間,已經在歐盟成員國上市銷售的傳統植物藥可繼續銷售,此后則必須按《指令》規定程序注冊后方可上市銷售。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中成藥產品拿到歐盟的
藥品批文。對此,省中
藥材產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歐盟“禁銷令”暫未對我省中藥材出口造成影響。
單個中成藥歐盟注冊成本約100萬
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藥市場,年銷售額上百億歐元,占世界植物藥市場份額40%以上。
北京同仁堂、廣州奇星以及蘭州佛慈等國內一些中藥企業曾向歐盟遞交申請材料,但至今沒有一家企業通過歐盟的簡化注冊。實際上,無論是從時間,還是從可能性上,已經不可能有任何一家國內企業完成注冊。
這就意味著,無論是中國企業還是在歐洲從事中
醫藥行業的人員,都將面臨經營風險,出口歐洲的中藥隨時可能面臨處罰。數據顯示,單個中成藥在歐盟的注冊成本約為100萬元人民幣,而一家中藥
企業一般有多個品種,申請費用比較高。此外,歐盟的注冊要求較高,傳統中藥在申請日之前至少要有30年的藥用歷史,其中包括在歐盟地區至少15年的使用歷史。
浙江省藥企“借道東盟”挺進歐盟
“由于歐盟不是我省主要市場,禁銷令對我省中藥材出口企業暫無影響。”對此,浙江省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有關負責人姚寨立介紹,我省主要的出口市場是亞洲。“即便有這樣的禁令,我們仍可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這塊陣地。藥企可通過東盟等地,來出口到歐盟。”我省一家醫藥進出口公司的業務員說。
“老字號”的
中醫藥企業則表現淡定。杭州胡慶余堂總裁辦主任孫群爾說,“中國中藥企業未能通過注冊,固然有申請注冊成本較高、企業消極觀望等因素,但不可否認,這與中醫藥行業標準化、傳統技術工藝、營銷方式等發展滯后有關。要想讓中醫‘走向世界’,歐盟禁令還是值得重視。”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