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虎網醫藥網 > 醫藥資訊 > 風云人物 > 醫魂——獻給人民醫學家吳孟超

醫魂——獻給人民醫學家吳孟超

中國虎網 2011/4/26 0:00:00 來源: 未知
  有年春節,護士長程月娥看到吳孟超走出手術室的洗澡間,很是奇怪:“這幾天沒有手術,您上這兒干嗎呀?”
 
  吳孟超捋捋濕漉漉的頭發:“沒事,來轉轉。”
 
  程月娥大笑。“老爺子”這是在家里憋慌了,來手術室過把癮呢!
 
  上個世紀80年代,吳孟超曾擔任第二軍醫大學的副校長。
 
  “最不喜歡別人拿著一堆東西找我簽字!”吳孟超的性格直爽而簡單。常常是會開到一半,他站起來就往外走:“我開刀去了。”碰到不開心的事,他也總說:“開完刀就好了……”
 
  “我是個外科醫生。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就倒在手術室里,那將是我最大的幸福。”吳孟超離不開手術臺,就像戰士難舍鋼槍,農民戀著自己的莊稼田。
 
  這份愛如此濃烈,盡管步履已不如年輕時輕捷,歲月竟沒有在他的雙手上留下痕跡。同事們說,跟幾十年前相比,吳老的手一點兒不抖,精氣神絲毫不退,技術還更加爐火純青!
 
  “我不能拿病人的生命逞強。要是不能保證完成手術的話,絕不會上手術臺!”吳孟超對自己的能力了然于胸。
 
  不熟悉的人,多少有些疑惑。
 
  日本的同行來過,端著攝像機把吳孟超的手術從頭拍到尾,也沒能弄清楚他那雙手是怎樣成就了“第三只眼睛”;
 
  美國的教授來過,手術連看3天,最后還是不相信:“他真的有80多歲了?”
 
  他是天生的外科醫生,他是柳葉刀尖的舞者,他是特殊材料鑄就的鐵漢,他是讓時光駐足的強人。
 
  2005年以來,吳孟超每年都參加“健康軍營行”活動。下連隊,上哨所,白發的將軍為年輕的戰士們查體看病,成為多少邊防軍人最溫暖的記憶。
 
  ’98抗洪,他堅決要求到前線。10年后的汶川救災,他又提出和學校醫療隊一起奔赴災區,背包都打好了,最后還是被留在后方救治轉運而來的傷員……
 
  2004年,陳漢教授去世。4年后,裘法祖院士去世。
 
  一個是他的同事與好友,一個是他的恩師與至交。
 
  比他更年輕和比他更老的老頭走了。似不經意間,吳孟超向跟隨自己20多年的程月娥說了一句:“我的有生之年恐怕不多了。如果哪天我真的倒在手術臺上,你知道我是愛干凈的,給我擦擦,不要讓人看見我滿頭的汗。”
 
  聞者淚濕襟衫,吳孟超的目光卻依舊清澈如水。
醫者仁心
 
  “醫生沒有挑選病人的權利,只有為患者解除病痛的義務。”
 
  最終找到東方肝膽醫院和吳孟超的,大多是無路可走的重癥病人。
 
  2004年,正在北京外國語學院求學的湖北女孩甜甜生命垂危——她的中肝葉上長了個巨大的海綿狀血管瘤,稍有不慎,就會因血管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多家醫院拒絕收治。盡管早在1963年,吳孟超就成功實施了中國和世界上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直到21世紀,仍少有醫生敢涉足這一“禁區中的禁區”。
 
  好心人說,上海有個吳孟超,你們找他試試吧。這個20歲出頭的花季姑娘,就這樣站在了吳孟超面前。
 
  要進手術室了,父母抓住甜甜的手不肯放,甜甜也告訴自己,這恐怕是今生最后一面了!吳孟超立即彎下腰輕聲說:“不要緊張,你醒來的時候,我們都在你身邊……”
 
  兩天后從昏迷中蘇醒,甜甜看到的第一個人是吳孟超,聽到的第一句話是“你沒事了”。
 
  生命還在!
 
  甜甜這時才知道,手術做了整整10個小時,吳老創造的肝門阻斷,前所未有地在一個手術中實施了4次,才將那個重達9斤、足足有排球那么大的瘤子切下來。
 
  5年后,甜甜把自己的婚禮選在了從吳孟超刀下獲得新生的那個日子——9月24日。
 
  國外的文獻中,直徑4厘米的血管瘤就被定義為“巨大”。然而,吳孟超面對的,幾乎都是“超級巨大”的腫瘤。
 
  1975年,安徽農民陸本海挺著像臨產孕婦一樣的大肚子前來求治。12個小時手術,吳孟超和同事們大汗淋漓地切下一個18公斤的瘤子。
 
  直到今天,這仍是世界上切除的最大的肝部血管瘤;直到今天,陸本海仍健康地活著。
 
  翻開吳孟超的履歷,他在無數個本可以拒絕的病例中創造出了一連串的“之最”。無論是在幾十年前還是今天,無論在中國還是海外,這些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都是難以復制的奇跡。
 
  “做手術不是做病理解剖,而是面對一個活生生的人。”許多外科手術教程都是這樣開頭的。“治療病人,猶如將他們一個一個渡過河。”老師裘法祖的這句話,更是讓吳孟超記了一輩子。
 
  一個冬夜,吳孟超忙完一天回到家,已是晚上11點多。跟隨他多年的秘書李捷瑋,第一次從吳孟超口中聽到了一聲嘆息:“我累得腿都抬不起來了……”
 
  李捷瑋扶著他上了樓,吳家門口卻守著好幾個病人。一問,都是來請吳孟超看片子的,等了半天了。
 
  “這么晚了,你們怎么還在這里?吳老也要休息啊!”李捷瑋有些生氣。
吳孟超也說:“你們能不能明天再來……”話說了一半,又改口:“進屋坐吧。”
 
  一到吳孟超出門診,門診部主任滿曉波就揪心。好不容易見到大夫,病人總是反反復復地傾訴,生怕醫生沒聽明白自己的病情,但吳老一個上午要看10個病人,其中大多數還要親自做B超吶。
 
  滿曉波心疼,偶爾會忍不住打斷病人。這個時候,吳孟超總是狠狠地瞪他一眼:“你多什么嘴?”
 
  “一個人得了肝癌,整個家庭往往都垮了。跟病人多說句話,跟他握握手,就能給他和全家人信心。”吳孟超說。
 
  一個日日目睹生命苦難的人,胸懷一定是博大的。否則,他的心怎能盛得下那么多孤注一擲的托付?
 
  冬天查房,吳孟超會叮囑學生,先把聽診器焐熱了。每次為病人做完檢查,他都幫他們把衣服拉好、把腰帶系好,彎下腰把鞋子放到最容易穿的地方。每個大年初一早上9點,他會準時出現在病房,雙手握住病人的手,一個不落地向每個在這里住院的人道一聲:“新年好!”
 
  歷經歲月積淀,大醫之風成就無數傳奇與傳說。
 
  醫院門口,常有人見到吳孟超就撲通一聲跪下,遞上帶來的CT片。年近九旬的吳孟超就那么在太陽底下站著,一看就是半個小時,然后朗聲道:“還有救,來住院吧!”
 
  對方無不欣喜若狂,淚流滿面!
 
  在很多被病魔折磨的人們心里,吳孟超是神仙,他那雙金手輕輕一動,就能讓人起死回生。
 
  吳孟超當然不是神仙。怎樣才能治病救人?他說,一要愛病人,二要有技術,三要踏實地工作。
 
  對工作的要求,吳孟超近乎完美。
 
  集體會診,大家一致認為應該開刀。吳孟超會一個個詢問,你們都說開刀,麻醉選擇什么?器官插管準備好了沒?肚子開了拉不上怎么辦?他要求大家像放電影般一步步預想手術過程,想好了,才能確定做不做、怎么做。
 
  即使手術方案已經無誤,手術前一天,吳孟超還會與B超室醫生一起再次進行病灶確認。晚上躺在床上,他會拿著B超圖設想手術部位的三維畫面。第二天進了手術室,還要再讀一次片。
 
  將軍不打無準備之仗,吳孟超不做沒把握的手術。
 
  按理說,像吳孟超這樣的大師,是不需要全程手術的。助手們把準備工作完成了,病人的腹部打開了,他再來也不遲。
 
  但,吳孟超往往會比所有人提前20分鐘到達。洗手,規定時間3分鐘,他要洗上5分鐘,還管別人——“你怎么這么快就洗完了?”腫瘤切除了,他還不走,坐下看學生們縫合——“你怎么選那么粗的線?間距是不是太大了?”
 
  對于收紅包、拿藥品回扣的事,吳孟超深惡痛絕。他給自己的醫生們定了不少規矩:如果病人帶來的片子能診斷清楚,決不讓他們做第二次檢查;能用普通消炎藥,決不用高檔抗生素;手術縫合盡量手工——吻合器要好幾千塊,手縫雖然多花20多分鐘時間,不要錢……
 
  在這所醫院,肝癌手術所有費用不過2萬元左右,遠遠低于國外和國內大多數醫院。一位賣了房產來求醫的病人接到賬單時感慨:“沒想到大上海會有這么低的收費!”
 
  “我們要用技術對病人負責,為病人省錢。”這是吳孟超從醫一生的習慣。
 
  經營醫院,怎能不考慮“創收”?面對這個看似矛盾的問題,吳孟超的解決辦法很簡單——節約。
 
  紙張用正反兩面,會議不提供一次性水杯和茶葉,晚上下班發現走廊的燈還亮著,吳孟超會從頭到尾一個個關上……
他說,醫院是治病救人的,怎么能想著從病人身上撈錢?
 
  農民、工人、學生……吳孟超救治過的病人,很多成了他一生的朋友。
 
  蔣聲和兩次手術時隔33年,都是吳孟超主刀。醫院大樓建成,吳孟超過生日,這位八旬老人都會從浙江趕來。
 
  5年前成功手術的女孩尚蕾蕾,結婚時給吳孟超寄來喜糖,生了孩子又送來紅蛋。
 
  還有朱科娜,來到吳孟超身邊當了一名護士。28年前,當她是一個出生僅4個月的嬰孩時,正是吳爺爺冒著巨大風險為她切除了肝臟腫瘤。
 
  ——那次手術,又是一次震驚醫學界的“世界之最”!
 
  “我看重的不是創造奇跡,而是救治生命。”吳孟超說,“醫生沒有挑選病人的權利,只有為患者解除病痛的義務。如果過多考慮自己的名利得失,無數病人就可能在我們的猶豫中抱憾離世。”
 
  大愛無言。
 
  國家使命
 
  “我們能不能把‘肝癌大國’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
 
  “我們建議,以‘兩彈一星’和‘神舟六號’攻關精神和運行機制為榜樣,組成打破部門界限、學科界限的肝癌攻關協作組……”
 
  2006年春天,吳孟超聯合其他6位院士向國家有關部委呈送報告。
 
  此時,他剛剛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醫學家。
 
  站在人生輝煌的頂點上,吳孟超牽掛的是整個民族的未來。
 
  中國集中了占全世界半數左右的肝癌病人,每年有新發肝癌病例近40萬。盡管我國肝癌術后5年生存率已從上個世紀70年代的15%提到了今天的50%至60%,僅靠手術和各個單位的分散工作,發病率的下降和治愈率的提高仍然十分有限。
 
  報告引起重視。很快,衛生部將肝病研究納入“十一五”重大傳染病專項。2010年的最后一天,“國家肝癌科學中心”正式落戶上海。吳孟超多年來設想的“集團會戰”有了全國性的項目和平臺,中國肝癌治療的“航空母艦”即將起航。
 
  “我們能不能把‘肝癌大國’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從吳孟超發出第一聲追問至今,已過去半個世紀。
 
  “吳老邁出的每一步,都緊扣時代脈搏,是我國肝膽外科事業的里程碑。”第二軍醫大學政委陳錦華說。
 
  半個世紀前,中國的肝膽外科事業,正是從吳孟超和他的同事們手中艱難起步。
 
  世界第一例肝臟手術發生在100多年前的德國。到了20世紀50年初,中國的肝膽外科領域還是一片空白。一個日本醫學代表團訪華時斷言,中國的肝臟外科要達到日本的水平,至少也要二三十年!
 
  在聽到這句話的當晚,吳孟超向學校寫報告,闡述向肝臟外科禁區進軍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末了,寫上16個大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勇攀高峰。”很快,他率領“三人小組”開始了肝臟外科的探索。
 
  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召開。作為代表參加會議的吳孟超,欣喜地迎接著科學的春天。第二軍醫大學成立了我國第一個肝膽外科,吳孟超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他先后培養出的260多名碩士生、博士生,成為了我國肝膽外科的骨干。
 
  上個世紀90年代,在吳孟超的建議下,肝膽外科擴充為肝膽外科醫院。又過了幾年,這所醫院進一步發展為獨立的專科醫院和研究所。這個世界一流、國內最大的“院所合一”肝膽基地,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東方”……
 
  “中華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我們的科研沒有理由不站到世界的最前沿!”這是一位卓越醫生的大志,這是一位科學大家的眼光,更是一位老共產黨員心系國家和民族的情懷!
 
  “開刀頂多是開一個、救一個,沒有基礎研究,我們就不能真正搞通導致肝癌的病因病理,更找不出徹底解決肝癌的辦法。”吳孟超堅信,臨床與基礎研究是腫瘤診治的兩翼。
 “文革”結束,當人們都對“手術刀”充滿向往時,他卻鼓勵一些學生轉向基礎研究。
 
  他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實驗室。就是從那間逢下雨就變成一片汪洋的小平房里,走出了王紅陽、郭亞軍、從文銘、沈鋒、錢其軍等基礎研究領域的著名專家。
 
  對于吳孟超這位嚴師,學生間流傳著一個說法——被他“罵”得越多的學生越有出息,如果不挨“罵”,就說明你沒有前途了。
 
  博士生楊田把自己將在國外雜志發表的文章校樣交給老師審閱。此前已經看過這篇文章的吳孟超伸出食指點著字行,從頭到尾又看了一遍,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逗號,應該改成分號。”
 
  楊田聽了沒作聲。這算是哪門子的錯誤啊?
 
  吳孟超知道他的心思。“不能小看這多一點少一點。我們做手術,少一點,腫瘤就切不干凈,多一點,可能弄破別的血管!”
 
  這個經常“罵”人的可愛老頭,也有著慈父的一面。
 
  一次手術,李愛軍一針下去,扎在了吳孟超的食指關節上,皮都揪掉了一塊。沒想到,吳孟超換掉手套再次上臺后,不僅沒有責備自己的學生,還反復叮囑:“你們還年輕,以后千萬要注意,別被扎著了……”
 
  “我的技術沒有專利。”“衡量導師是否合格,最終的標準是學生能否超過自己。”吳孟超就是這樣為一代代學生傳道授業解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生們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是吳孟超送到國外深造的學生之一。1996年冬天,正在德國科學院工作的她接到吳孟超電話,說自己在德國出差,要來看看她。
 
  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氣溫低至零下20多攝氏度。直到晚上10點多,吳孟超才趕到王紅陽的住處。顧不上抖落身上的冰雪,顧不上喝口熱水,老師從包里取出厚厚的一摞病例交給她:“這是國內最新的典型病例,你可能用得上……”
 
  吳孟超盼著他們學成歸國。在與學生們的通話中,他會一遍遍講——“醫院新樓已經蓋好了,馬上就要搬進去了!”“我們今年的門診量和手術量翻倍啦!”“新的學科剛剛起步,你們大有可為!”
 
  一批批學子如約歸來。多年前,吸引著吳孟超回到祖國的,同樣是這激情似火的召喚。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和英勇作戰的事跡,成為馬來西亞華僑們的熱議話題。吳孟超和同學們把畢業聚餐的錢捐給延安的八路軍總部,竟然收到了毛澤東和朱德的回信。
 
  初中畢業,18歲的吳孟超和6名同學相約回國抗日。到達云南后,由于日軍和國民黨的封鎖,他們一時去不了延安,只好留在昆明求學。
 
  發生在回國途中的一幕,吳孟超至今無法抹去。
 
  在越南西貢過海關時,驗關的法國殖民者要求吳孟超一行在護照上按手印,而同時過關的歐美旅客只需簽字。
 
  “為什么不讓我們簽名?我們會英文,會中文,會寫自己的名字!”吳孟超質問驗關員。
 
  “黃種人簽什么字?你們是東亞病夫!”法國人吼道。
 
  吳孟超緊咬下唇,不讓淚水流下來!
 
  為中華民族爭氣——這顆樸素的報國心,從此伴隨他一生的選擇:回國,從醫,入黨,參軍……
 
  國外的朋友曾不止一次勸說,你這么大的名氣,出來辦醫院,早就是大富翁了!
 吳孟超淡淡一笑,他志不在此。從回到祖國的那一天起,從目睹解放上海的大軍露宿街頭的那一刻起,他已為自己的忠誠、自己的摯愛找到了扎根一生的土壤。
 
  從1996年起,他就將個人積蓄和社會捐贈的資金設立基金,用于鼓勵和表彰年輕的科研人員。目前,基金已發展為“上海吳孟超醫學科技基金會”,總額達到1500萬元。
 
  1979年,在美國召開的國際外科學術會議上,吳孟超的發言,讓世界肝膽外科界第一次聽到了中國的聲音。今天,我國的肝病診斷準確率、手術成功率和術后存活率位居世界領先,中國人當之無愧地攀上了肝膽外科的峰巔!
 
  吳孟超不愿停下來。在他的藍圖里,5到10年間,肝癌術后5年生存率要提高到80%,30年到50年間,中國人要為全世界找到治療肝癌的根本途徑。
 
  又一個春天悄然來臨。55年前,同樣是在這樣一個草長鶯飛的季節,吳孟超先后參軍、入黨。“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軍旗黨旗下發出的莊嚴誓言,與他從醫時宣讀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一起,在吳孟超的生命中刻下了最深的印記。
 
  正是這些銘記誓言的人們,筑成了一個國家前行的基石。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現在已經有0個對此文章發表過評價0個人發表過求助問題查看所有評論
請正確輸入正確電 話
    北京虎網縱橫廣告有限公司對以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北京虎網縱橫廣告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如您有意投稿,請點擊“我要投稿”。
中國虎網納您良言





注意: ·本網站只起到交易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 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戒毒藥品和醫療機構制劑的產品信息。
·任何單位及個人發布信息,請根據國家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注意產品功能表達,杜絕虛假違法廣告,產品功能夸大宣傳。
業務電話:010-53399568 手機/微信: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網站為專業的醫藥招商代理平臺,不出售任何藥品,買藥請到當地醫院咨詢,請不要撥打以上電話,謝謝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編號:11010502000363
工業和信息化部ICP備案/許可證號:京ICP備12012273號-4
藥品醫療器械網絡信息服務備案號:(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4)第00532號
虎網醫藥招商網(www.www.goldure.com)版權所有,謹防假冒
三级韩国一区久久二区综合|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品成人欧美大片久久国产欧美... 品成人欧美大片久久国产欧美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国产美女久久久| 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水蜜桃久久久久久久|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少妇久久久久久被弄高潮|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0 | 久久国产高清字幕中文| 久久嫩草影院免费看夜色| 久久国产高清字幕中文|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久久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 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老男人久久青草av高清|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噜噜精品免费直播|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