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4/27 0:00:00 來源:
未知
采訪吳孟超,記者們無不被他的精神和事跡深深地感動。
有人說,吳老像華益慰,因為他們都是外科醫生,同樣是“一個值得托付生命的人”;有人說,吳老像黎秀芳、馮理達,他們都放棄到國外定居,把一切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作為曾經采訪報道華益慰、黎秀芳、馮理達的記者,我能夠感受到吳孟超身上都有著他們的影子。但,我還是認為,吳孟超更像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在他身上,蘊含著愛黨愛國愛民的赤子情懷,凝聚著永攀高峰、不斷創新的大家氣質,展示著心底無私、甘為人梯的名師風范,體現著生命不息、沖鋒不止的戰士精神。
白求恩,吳孟超——一個出身于加拿大的上流社會,一個生長在從福建闖南洋的馬來西亞華僑家庭;一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以身殉職,一個至今為了人民
健康仍然奮戰在救死扶傷第一線。盡管他們所處時代不同,人生經歷各異,但他們的事跡所體現的精神,卻是那樣的相似相同,是那樣的一脈相承。
從白求恩到吳孟超,從戰爭年代到和平時期,雖然經歷了70多年的時空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巨變滄桑,然而,無論社會如何發展、時代怎樣變化,總有一種精神顛撲不破、歷久彌新,并被傳承發揚。
這種精神,就是被毛澤東同志概括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白求恩精神。
在戰火紛飛的晉察冀抗日戰場,白求恩曾連續69個小時為115名傷員做手術。敵人的炮彈就在手術臺不遠處爆炸。大家都勸白求恩去隱蔽,但他堅定地說:“我們的戰斗崗位就是手術臺,一定要堅守陣地!”
同樣,吳孟超也把手術臺當作自己的戰斗崗位。從醫68年,他為1萬多名肝臟
疾病患者做了手術,雖然年近九旬,仍每年主刀完成近200臺手術。他曾對同事說,“假如有一天我倒在手術臺上,那將是最幸福、最光榮的。”
吳孟超經常說,我們做醫生的,一輩子都要向白求恩學習。幾十年來,吳孟超始終把白求恩作為心中的旗幟與偶像,時時處處以白求恩為榜樣,不斷創造著事業的輝煌,實現著人生的超越。
像白求恩那樣,吳孟超對技術精益求精——他創造的“吳氏刀法”以精準見長、快速著稱,整臺手術就像是電腦程序設計和控制的一樣精準,手術時,心到刀到,如行云流水。他的學生說,吳老手術技術之爐火純青,理論與實踐結合之完美,后人難以企及。
像白求恩那樣,吳孟超對工作極端地負責任——他幾十年如一日,把畢生精力和智慧獻給了我國肝臟外科醫學事業,取得了30多項重大醫學成果,創造了切除肝臟
腫瘤最重、肝臟手術年齡最小、肝癌病人術后生存時間最長等世界記錄;他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開辟了肝癌研究與臨床研究的新領域,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治療中心。
像白求恩那樣,吳孟超對同志對人民極端地熱忱——他視病人為親人,冬天查房時,他總是先把手在口袋里焐熱,然后再去接觸病人的身體,每次為病人做完檢查之后,他都順手為他們拉好衣服、系腰帶,掖好被角,并彎腰把鞋子放到方便穿的地方……
從白求恩到吳孟超,他們都視患者的生命重如山,視個人的名利淡如水。
白求恩說:“一個醫生、一個護士、一個護理員的責任是什么?就是使我們的病人快樂,幫助他們恢復健康,恢復力量。”
吳孟超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我是個醫生,為人看病是我的職責。他先后榮獲最高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全國科學大會獎,被中央軍委授予“模范醫學專家”榮譽稱號,但每一次贏得榮譽,他都要說,我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關鍵是有一個好的團隊……
從醫60多年,吳孟超救治過無數危重病人,沒有一次因保護自己名聲而置病人于不顧;國家頒發的500萬元和總后勤部頒發的100萬元大獎,他一分不留,全部投入科研事業和
人才培養……
從白求恩到吳孟超,在他們身后是千千萬萬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的共產黨人,是千千萬萬心系患者、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者,是千千萬萬在各行各業恪盡職守的誠實勞動者。
盡管,目前我們的干群關系、醫患關系,乃至人與人的關系還有這樣那樣的不盡如人意,但,只要我們都能像白求恩、吳孟超那樣,從我做起,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那么,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