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醫學院常務副院長施一公(左)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總裁何賽德為傳染病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醫生常常“無藥可施”
依從性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設法提高治療依從性
不久前,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醫學院在傳染病防治領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共同啟動“清華-楊森公共健康日”,并成立“清華-楊森傳染病聯合研究中心”,以促進傳染病領域的基礎研究,為患者提供高效且可承受的藥物。今年的研究方向是艾滋病和結核病。有關專家在啟動會上表示,我國艾滋病和結核病發病形勢較為嚴峻,藥物選擇常常捉襟見肘,需要研發創新藥物;同時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患者對現有治療藥物的依從性。
醫生常常“無藥可施”
艾滋病和結核病是目前我國每年死亡人數最多的兩大傳染病。根據衛生部的統計,我國現有結核病患者500萬人;艾滋病雖然目前在我國得以有效控制,疫情上升速度有所減緩,但根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評估結果,我國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有74萬人。考慮到我國人口基數龐大,艾滋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郝陽說,我國耐多藥肺結核病疫情仍十分嚴重,患者數位居全球第二位。然而,我們現在使用的診斷方法是幾十年前就開始使用的;藥物也是老幾樣,對耐多藥結核病治療幾乎無所適從。“醫生無‘子彈’,無從應對。”因此,他呼吁積極開展研究工作,研制新的疫苗、創新快速診斷手段、研制更多治療結核病的新藥。
依從性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
據了解,艾滋病沒有治療者中位生存期只有1.6年,而經過規范的抗病毒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70%。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治療關懷室副主任馬燁說,我國近年來艾滋病治療的規范化程度在不斷提升,有77%的患者在堅持抗病毒治療,但還是有23%的患者退出治療。除了因為死亡退出治療外,其他退出治療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不能耐受藥物的毒副反應。這些治療依從性較差的患者死亡率較高。
馬燁說,如何更早期發現患者,保證他們接受抗病毒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有些艾滋病患者還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如乙肝、丙肝、結核病等。艾滋病與結核病史是一對“死亡伙伴”。艾滋病毒徹底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一旦感染上結核病菌,80%的艾滋病患者會馬上發病,30%~40%的艾滋病患者會最終死于肺結核。這部分人群的治療負擔更加繁重,依從性更差,如何使治療簡單化,提高依從性,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
設法提高治療依從性
強生醫藥研發傳染病和疫苗領域全球主管范和友表示,我們應該為艾滋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藥物,但還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患者本身,應該想辦法提高他們的治療依從性,這樣可以使他們的治療負擔降低。他說,對艾滋病來說,采用現有的多種藥物進行規范化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治療依從性至關重要。但有些患者并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患有艾滋病,也不希望別人看到他服用抗艾滋病藥物,所以保證他每天能服藥是非常關鍵的。另外,科研人員也需要不斷創新,比如研制長效針劑等,以減少服藥次數,提高依從性。因為只有更好的依從性,才能保證更好的治療效果,也才能更好地延長患者的生命。
很多結核病患者不能堅持治療,容易成為耐多藥結核病患者。范和友說,結核病的治療療程從6周~2年不等,在這樣一個較長的時間里,患者的依從性很關鍵。如果患者依從性差,用藥說停就停就會增加耐藥風險。這需要醫生盡量使治療簡化,最好使患者服藥的時間減短。另一方面,因為很多結核病是耐多藥結核病,現有治療藥物常常無效,因此應該不斷研究新的藥物,給患者帶來新的希望。(中國虎網醫藥招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