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6 0:00:00 來源:
未知
諾華選擇一條與競爭對手削減研發費用應對降價完全相反的道路,我們縮減成本為研發騰出資金,保持創新領先。
“諾華關注罕見病藥物開發,一旦掌握了作用機理,就可擴大在其他利潤更高的疾病領域中使用。”
“回歸歷史,制藥行業并沒有對節約成本引起多大重視。”
“降價僅僅是一種磨練。不管風云變幻,創新才是發展的硬道理。”
當前,制藥行業將削減成本提到主要日程,以緩解美國新醫改政策和專利藥到期帶來的影響,從而使利潤維持在原有水平。諾華公司首席執行官江慕忠(Joseph Jimenez) 則希望保持R&D的高投入,并將此作為促進諾華利潤增長策略的關鍵。
由于輝瑞 “重磅炸彈”立普妥的專利將于年底到期,所以在今年2月公司對外宣布將削減對研發資金的投入以達到既定的利潤目標。
“諾華選擇了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我們將采用縮減成本的方式繼續對研發投入保持行業領先。” 江慕忠說。
保持高增長業績
這位51歲的美籍首席執行官,4年前從全球最大并購投資公司百仕通集團加入到瑞士最大的制藥巨頭諾華,對其選擇的方式充滿了信心。他“補強收購”(bolt-on acquisitions)的策略在公司機構重組和管理結構的整頓上已初見成效。
江慕忠日前在辦公室里接受《華爾街日報》的采訪,他稱:“諾華的策略能讓公司在面臨專利藥到期和降價損失的情況下,在未來5年仍然保持增長。”
江慕忠的辦公室位于巴塞爾總部具有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的諾華校園內。這處匯集了Frank O. Gehry等建筑大師心血的如夢如幻的建筑樂園是諾華4000多名研發人員的家。
江慕忠曾是全美校園游泳隊頂級的蛙泳選手,他通過到健身房運動,并與家人一起在阿爾卑斯山脈徒步旅行保持體形。盡管分析家們普遍認為制藥行業前景黯淡,但是江慕忠依然保持高度樂觀。
到目前為止,所有跡象表明,他樂觀的預見是正確的。2010年,諾華銷售額超過500億美元,增長幅度高達14%。凈利潤近100億美元,增幅高達18%。諾華去年上市了銷售潛力達數10億美元用于多發性硬化癥治療的Gilenya,并與專業眼部護理公司愛爾康達成收購協議。隨著全球老齡化趨勢的不斷擴大,此次并購戰略意義非凡。
跟其他同行一樣,諾華明顯感到去年美國醫改政策和歐盟緊縮方案帶來的影響。而且2011年公司“重磅炸彈”代文(纈沙坦)的部分專利將失效。江慕忠自2010年2月上任CEO 以來,便在減少成本和就業機會上采取了果斷措施。“我相信,諾華今年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即使在面臨仿制藥競爭的情況下,諾華依然保持正的增長率。”
精準的成本削減策略
在江慕忠14個月的任職期中,已裁掉1500名員工、削減采購成本并開始著手對生產車間進行簡化。最近他還砍掉了在英國的一個生產車間,大約有500名工人因此失業。
諾華創始人董事長兼前首席執行官魏思樂博士將這家瑞士企業定位于一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的制藥集團,除擁有自己的核心業務之外,還擁有自己的仿制藥、疫苗、診斷試劑、非處方藥以及動物保健業務。
江慕忠曾管理過亨氏,對亨氏采取過精準的削減成本策略,所以魏思樂對他寄予厚望。而江則表示,他的工作是讓魏思樂的戰略部署真正起效。
“回顧歷史,制藥行業并沒有對節約成本引起多大的重視。” 江慕忠說,當他4年前開始運行公司的制藥部門時,僅只有2%的采購成本通過國際間的逆向拍賣進行管理,逆向拍賣通過投標方式可將采購的價格壓到最低。而目前,江慕忠指出,通過逆向拍賣管理的采購費用已上升40%,整個采購成本下降10%~15%。
這些削減成本的措施并不是為了短期利潤和分紅。江慕忠將這些措施視作為研發騰出資金的關鍵。他解釋道:“節約下來的成本是為了滿足繼續對研發進行高投入的需要,去年諾華R&D投入為80億美元,占制藥部門總銷售收入的20%,諾華希望繼續保持此研發投入率。”
高投入得到了回報。諾華處于臨床前研究的化合物中每6只中就有一只進入市場,遠遠超過制藥工業23∶1的平均水平。諾華目前有147個化合物處于臨床研究狀態,其中不乏一些產品將成為“重磅炸彈”,包括治療痛風的Ilaris 和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QVA149。
江慕忠稱,諾華立足于高需求的治療領域,而不看重市場份額的大小。
諾華的研究人員常常關注罕見疾病,因為罕見病有時僅僅影響細胞的單個區域,病機相對其他疾病而言簡單,可采用單一的藥物進行治療。像癌癥這類疾病,病機復雜得多,研究和理解起來非常困難。“一旦掌握了作用機理,就可擴大罕見病藥物在其他利潤更高的疾病領域中進行使用。”
創新是發展硬道理
江慕忠還介紹到,盡管創新仍將是諾華增長策略的主要支柱,但目前首要目標是削減因500億美元收購愛爾康公司后產生的債務,而且還要保護公司雙A 級的信譽度。
他解釋道,鑒于公司每月有10億美元的現金流入,這個目標可以實現。而且在動物保健領域和非處方藥業務中進行的補強收購措施也可促進該目標實現。
當被問到諾華是否因羅氏家族成員瑪雅奧里在3月決定退出羅氏控股股東協議而出價收購羅氏時,江慕忠不置可否。這名羅氏家族成員決定退出之后,控制羅氏制藥數十年的羅氏家族目前所持的股權由原先的50.01%降至45.01%。
目前諾華擁有羅氏33%的股份,來源于2001年諾華準備對羅氏進行并購而采取的投資行為。當時,羅氏家族反對與諾華進行并購,而且羅氏總裁安德烈-霍夫曼最近又再一次重申:這兩家公司在戰略定位上有很大的不同之處。諾華擁有眼科用藥和仿制藥作為額外支柱業務,而羅氏專注于創新型制藥和診斷產品方面的個性化藥物,這兩者不能走到一起。”
對羅氏家族風波事件,江慕忠表示:“我不認為它會改變任何事情。”
江慕忠在諾華建立的以最快步伐對成本進行削減的策略繼續保持,公司依然面臨管理機構帶來的政策困境。尤其是歐盟,其緊縮方案已令藥價的下降幅度在希臘和土耳其等國家超過了20%。
但是江慕忠認為,正如他在斯坦福大學游泳訓練中得到的啟示一樣,降價僅僅是一種磨
練。不管風云變幻,創新才是發展的硬道理。
在英國藥價局因為考慮到價格問題拒絕對公司治療濕性老年黃斑變性(AMD)的藥物Lucentis進行保險償還的情況下,諾華為患者提供了一個差價賠付方案。方案規定每只患眼最初14次注射的Lucentis藥物費用由英國國家衛生保健部資助,隨后注射的由諾華補償。這種新的償還方案適應了保險償還環境的改變。而且英國國家衛生和臨床醫療優選研究所(NICE)將該方案納入了AMD的臨床指南。
同時,諾華還將加大在診斷業務中的投資,藥物的發展有賴于診斷工具的進步。而且診斷工具可以使患者從特殊的藥物中獲益。
江慕忠認為,通過在診斷行業的努力可以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經濟的治療藥物,而且他堅信諾華多元化的發展策略將得到豐厚的回報。“所做的一切會讓諾華的明天更美好。” 江慕忠微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