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股權投資業內人士還指出,不管是PE/VC投資增加,還是IPO數量增加,都說明了市場對醫藥行業的認同程度很高?!搬t藥行業本身是朝陽行業,成長性很好,具有投資價值?!?/DIV>
“大量資金進入醫藥行業對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是顯著的,大量中小
企業可以獲得急需的資金,增加研發投入,購買新設備和人才培養方面能夠得到加強,加快新產品的研發進程,將給市場帶來爆發式的增長。當然,隨著行業整體估值的提高,泡沫的產生或許也是不可避免的。”該股權投資業內人士坦言。
不過,根據ChinaVenture近期發布《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
創業投資市場統計分析報告》,今年一季度,醫療健康領域的PE投資的案例數和投資金額占比分別為5%和1%,排名均靠后。VC投資數量和金額所占比例分別為4%和2%??梢哉f,去年投資領域非?;钴S的生物醫藥行業在今年一季度進入了“小憩”行情,從投資案例數和金額來看,生物醫藥已悄然退出了前三甲的位置。
但這并不意味著醫藥行業缺乏資本。“從來都是資本追逐項目,而不是項目追逐資本。資本并不是第一位的,我們的醫藥行業缺少的是好的產品與技術。目前國內好的產品與好的項目都還不多。”許銘指出。
“去年資本積極涌入生物醫藥行業,經過一輪爭搶,暫時出現回調也是正常的。一旦有好的項目出現,資本仍然會追隨進來,醫藥板塊仍是未來資本追逐的熱點。另外,一季度流動性繼續收緊,資金面比去年緊張,也有可能導致投資的下降。”前述股權投資業內人士亦向記者表示。
新藥助力產業高進
盡管近年來藥企紛紛追逐普藥市場,但高技術、高投入、長周期的新藥并未“失寵”,技術創新始終未被放棄。相反,不斷突破的技術創新,不斷研發的生物醫藥等新藥項目是吸引資本的強大磁力。
“在中國,新分子實體的增長越來越快。2009年新分子實體比2000年增長了20倍,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45%,單是2008年就比2007年增長了58%?!备哳8裨跁媳硎尽?/DIV>
ChinaBio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已獲批的新分子實體(NME)已達3199種。從地域分布來看,新分子實體數量最多的是上海,共719種,占到全國總量的22%。北京的新分子實體數為615種,占全國總量的20%,居全國第二。其中,北京擁有全國最多的生物制品。上海和北京這兩個城市的新分子實體數將近全國的一半。
據統計,在新分子實體中,抗腫瘤藥物最多,占到了44%;其次是傳染病藥物,占17%;第三是內分泌和代謝類藥物,占8%;心血管病藥物、免疫和抗過敏藥物分別占7%,神經中樞類藥物則占6%。
ChinaBio披露的統計數據還顯示,從2004年至2010年,中國有181種新藥獲SFDA批準臨床;28種新藥上市,其中有11種新分子實體(NME);131種新藥進入臨床流通;此外,還有200種以上的新藥正處于臨床前的開發。
在臨床試驗的新藥中,抗腫瘤藥物有56種,占31%;傳染病藥物有38種,占21%;心血管病藥物有23種,占13%;內分泌和代謝類藥物則有16種,占9%;免疫和抗過敏類藥物有15種,占8%;而其他類的各種新藥占18%。在已獲批的新藥中,蛋白和多肽類新藥最多。
“新藥是推動整個產業高速發展的核心動力,中國的新藥這塊目前還在起步階段,但未來5~10年將可能迎來新藥的小高峰,也將帶來產業的整體高速發展?!背鱿瘯h的東陽光藥業研究院副院長陳燕桂向記者表示。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