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17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原料藥貿易近年來磨擦不斷,博弈前行。曾于今年1月下旬被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裁定的中國產青霉素G鉀和6-APA反傾銷終裁,日前被印度財政部以考慮“公共利益”的理由駁回。
“從程序上來看,印度商工部反傾銷局裁定反傾銷后,還需要向印度財政部提交執行申請,通常這一時間在3個月左右。”中國醫藥
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下稱“醫保商會”)信息法律部主任官寧云向《醫藥經濟報》記者表示,這是印度財政部第二次拒絕反傾銷和聯合稅收總局的反傾銷建議措施,下游用戶的反對以及擔心對國內制藥行業造成不利影響是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
低價競爭引來反傾銷
據悉,印度反傾銷局曾在2009年7月啟動針對中國和墨西哥所產青霉素G鉀和中國產6-APA的反傾銷調查,調查綜合考量了進口數量、市場份額、進口價格、產能、銷售數量及費用、利潤率、庫存量等因素,認定中國產品給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
今年1月,印度反傾銷局作出終裁,認定中國和墨西哥所產原料藥售價低于正常價值,對印度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并構成傾銷。根據印度商工部下屬反傾銷和聯合稅收總局此前的建議,將對每十億單位中國產青霉素G鉀征收反傾銷稅2.17美元,對每千克中國產6-APA征收2.66~9.28美元的反傾銷稅。
“印度與中國的原料藥貿易是一個相互依存的關系,事實上誰也離不開誰,征收反傾銷稅對印度本身亦很不利。”官寧云表示,由于印度當地氣候及地理特點,青霉素工業鹽產品無法依靠國產解決,一直從中國和墨西哥進口,而對于進口產品一旦判定征收反傾銷稅,其所導致的提價成本最終仍會由印度買方市場承擔。
記者發現,在終裁公告中,反傾銷局仍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在中國出口
企業中,張家口吉斯特-布羅卡德斯制藥有限公司、張家口DHA制藥公司和阿拉賓度(大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均獲得市場經濟待遇,而華北制藥集團倍達有限公司由于不接受核查,被認定為不合作企業。最終,印度反傾銷局認定我青霉素G鉀出口企業的傾銷幅度為:張家口吉斯特-布羅卡德斯制藥有限公司11.52%,其他中國企業39.51%;針對6-APA出口企業的傾銷幅度,被分別認定為張家口DHA制藥有限公司13.58%,阿拉賓度(大同)生物制藥有限公司10.34%,其他中國企業36.01%。
“有些反傾銷案例盡管調查出來的數額很大,但很多都是跨國公司自身的行為,只要中國和印度原料藥大國的地位保持不變,類似事件肯定還會陸續發生。”有行業研究人士認為,青霉素工業鹽的競爭現已從上游低端產品逐步向下游中間體甚至高端原料藥蔓延,并多次引發國際貿易磨擦,其中一些原料藥產業的低價競爭行為,正是惹來反傾銷的一大重要原因。
中印貿易長期博弈
印度一直是我國青霉素工業鹽和6-APA的主要出口國,從2005年開始,我國對印度出口的青霉素工業鹽一直保持在每年5000噸以上,超過了我國青霉素工業鹽出口總量的80%。
從2006年開始,印度青霉素產業對中國進口青霉素工業鹽產品實行緊盯政策,反復多次提起反傾銷訴訟,然后撤訴。從單一青霉素工業鹽產品到其整個產品鏈條,不斷向下游產品延伸,表明印方針對青霉素工業鹽產業尋求貿易保護的決心一直未減。
在今年3月初醫保商會組織召開的青霉素工業鹽反傾銷應對會議上,不少生產企業代表稱,在出口無利潤的情況下,可能放棄直接出口而轉為自行消化,或向下游產品延伸。
“盡管印度本土生產的原料藥可以解決其需求的70%,但長遠來看,印度對我國原料藥的需求是剛性的,中國對印度出口原料藥亦將繼續保持增長。”醫保商會西藥部主任談圣采向記者表示,中國與印度在原料藥產業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補性,青霉素工業鹽在印度具有一定的市場壟斷地位和價格優勢;同時,在原料藥出口的品種上,兩國之間亦有較大的交叉,相互之間依存度較高。
事實上,印度已經成為中國出口原料藥和中間體的最佳目標市場。有專家預測,隨著更多的產品專利到期,仿制藥產業規模的增加將進一步刺激原料藥需求,全球原料藥市場將從2010年的868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1089億美元。而作為仿制藥大國的印度,其在全球外包市場上亦享有盛譽,對于原料藥的需求亦在持續攀升。全球原料藥市場40%的需求源自印度,而印度市場上更有超過400種原料藥和5.7萬種制劑產品。此前,印度從我國進口青霉素工業鹽和6-APA主要是進行深加工生產阿莫西林,然后出口至歐美等市場。而征收反傾銷征稅后,實際對于印度自身青霉素工業鹽產業鏈亦將產生波動,并直接影響到阿莫西林出口形勢。
“青霉素工業鹽產業競爭逐步向下游延伸只是我國大宗原料藥現實狀況的冰山一角,這里不僅有歷史原因,也有經濟發展中不可逾越的鴻溝。”官寧云提醒,雖然印度財政部駁回了兩項反傾銷申請,但不代表未來這一產業鏈的根本問題已經得到解決,需要業界提高警惕做好準備,預防此類貿易保護措施重頭再來。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