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18 0:00:00 來源:
未知
福建醫科大學近年來發揮學校學科、科研、人才優勢,實施高校服務海西建設行動計劃,在推動福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推進了自身科學發展。
記者了解到,該校正大力建設福建省醫藥衛生人才培養、醫學科學研究和醫療預防保健等“三個中心”,著力構筑省創新藥物研究開發、基礎醫學研究創新、臨床醫學診療創新、公共衛生服務創新、醫學實驗動物服務和醫學創新人才培養等“六大平臺”。這些平臺不僅為地方提供優秀的醫療人才,優質的診療服務和先進的醫藥研發服務,也為學校發展匯聚一批國內領先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領軍人物群體,推動學校學科、學位、團隊和專業建設,提升學校發展內涵和品質。
“作為一個辦校70多年的老校,面對海西建設新形勢、新任務,如何推進學校新一輪發展,是我們一直探索的問題。”校黨委鄭祖憲書記說。為此,學校領導帶隊分赴11所省內外兄弟高校考察學習,在全校范圍內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引導師生醫護員工進一步明確學校所服務的主體對象、主要市場在海西。
為此,學校在探索中不斷為當地經濟建設提供各類支撐: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海西建設提供人才支撐,提高科技研發能力、為海西建設提供科技支撐,提高高層次人才吸納能力、為海西建設提供智力支撐,提高文化創新能力、為海西建設提供文化支撐,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為海西建設提供健康保障支撐。
記者了解到,該校在服務海西活動中,學校不僅發揮其科研優勢,同時廣泛開展醫務工作者和學生志愿者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為社會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學校發揮醫學專業優勢,實施“四個一百農村醫療衛生行動”計劃,即組建百支社會實踐隊,深入百個基層實踐地,開展百場醫療衛生知識講座,培訓百名鄉村衛生員。校團委書記卓朝春告訴記者,僅2009和2010年暑期,學校共組建了453支社會實踐服務隊,6000多人次學生, 深入八閩大地450個鄉村,開展了醫療義診400多場,義診60000人次,舉辦醫療衛生知識講座230場,免費贈送藥品、書籍、學習用具等價值近30萬元。
學校還創建了志愿者服務基地42個,長期合作服務站27個,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基地17個。學校團委與臺江區團委共建,實施了“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實踐計劃”,選派31名團支部書記兼任臺江區31個社區的團支書,定期到社區開展實踐活動。 同時,從2008年開始,學校4所附屬醫院,與福州市、建甌市、建陽市、武夷山市、松溪縣、順昌縣、霞浦縣、上杭縣、尤溪縣、大田縣、蔣樂縣、寧化縣、清流縣,以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人民醫院和新疆昌吉州人民醫院等35個縣、鄉鎮(社區)基層醫療機構,開展為期3至5年的對口幫扶工作,派出醫務人員進行教學查房、手術、手術示教、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專題講座、推廣適宜技術等項工作,舉辦內科診療規范巡回演講培訓班,培訓1500多名縣、鄉基層醫務人員。
“只有以實現教育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為目標,學校的新一輪發展才會有更豐富資源,才會有更加廣闊市場的共識。”鄭祖憲書記強調。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