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25 0:00:00 來源:
未知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齊都藥業開發部部長崔美蘭
“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中華全國總工會隆重表彰了榮獲201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其中,醫藥行業有5家單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11名職工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5個集體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的榮譽和稱號。
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是黨和國家對廣大工人和勞動群眾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主體地位和巨大作用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是全國勞動者的最高獎項之一。行業內5家獲獎單位和15個先進集體在各自所在的領域中成績突出;11名獲獎職工更是醫藥行業職工的杰出代表,他們中既有運籌帷幄的企業領導者,也有默默無聞、辛勤耕耘在生產一線的基層員工。這些獲獎單位和個人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正是當下醫藥行業需要弘揚的。為此,我們特開設《勞動者之歌》欄目,希望通過介紹這些獲獎單位和個人的先進事跡,充分展現醫藥行業廣大職工的主人翁精神和偉大力量,鼓舞廣大職工奮發向上,不斷進取,推動醫藥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兢兢業業
以身作則
短短數年間,帶領企業研發人員榮獲14項科技進步獎,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其本人先后獲得了“振興淄博勞動獎章”、“山東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獎勵。這一串串成績和榮譽是如何取得的?這一枚枚金燦燦的獎章又是怎樣鑄成的?循著齊都藥業開發部部長崔美蘭奮斗與成才的足跡,我們找到了答案,找到了她十幾年如一日為公司的科研開發事業默默奉獻的動力之源。
兢兢業業
10年前,工作嚴謹認真的崔美蘭被公司領導“欽點”從生產崗位調入科研開發部門。
崔美蘭比誰都清楚,只有大專學歷的她,要想不負重托,進而在藥品研發事業上有所建樹,就必須付出比別人高出百倍的努力。工作中,從一個小小的計算公式到制定一項質量標準,她都要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了一個困擾課題進展的小問題,她都會深鉆細研,直到徹底解決為止。2001年,企業分析人員在跟蹤山東省藥檢所復核乳酸鈉林格藥品標準中,提出了含量測定計算公式與藥典收載公式存有差異的問題。下午下班,本來不承擔分析工作的她,帶著分析人員的疑問回家后,忙不迭地拿起筆,繼續研究推導差異問題,直到半夜12點問題得到解決,她才如釋重負地放下手中的筆。
從2006年開始,崔美蘭就下定決心,一定將公司的研發隊伍打造成一支能征善戰的精英團隊。在隊伍建設上,她始終堅持這樣一個原則:從新進人員到老員工,從不放過對他們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針對個人的某一項弱點和缺點,都及時給予批評指正,不厭其煩地進行疏導教育,絕不允許一個人掉隊。
為了使企業新藥研發的思路跟上國家不斷提高的技術審評要求,崔美蘭常常通宵解讀國家藥監部門技術指導原則。在研發中,她心里不存一個疑問,不放過一個難題。2009年,為了解決乳香酸補充資料中的疑難問題,她和同事們連續十幾天奔波于山東大學、山東省藥品檢驗所和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之間,連續240多個日日夜夜,她吃飯和睡覺多半都在汽車和火車的顛簸中。她常說,搞科研來不得半點虛假,嚴謹的科學態度、深刻透徹的認知和較高水平的專業知識是搞好科研工作的基礎。從做實驗、整資料、跑報批,崔美蘭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成長為今天的科研帶頭人,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只有崔美蘭自己最清楚。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她總是短短的一句話:我沒有多少專業能力和水平,只能抱著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工作。
以身作則
有人說,崔美蘭是工作狂,為了工作她可以舍棄家庭和一切?;仡櫵畮啄陙淼难邪l歷程,似乎沒有一天不是加班加點,從一進辦公室便埋頭工作,直到下班鈴聲響起,仍然處于工作狀態。抱著資料回家更是她獨特的職業習慣。為了工作,她甚至常常把個人的東西拿到公司共用。
前幾年,她看到新藥開發任務重,部里電腦不夠用,便悄悄地將自家臺式電腦搬到公司。2009年,為了盡快完成一個課題的補充資料,她把自家的筆記本電腦送給課題負責人使用。誰知,課題解決了,但在出差的路途中,她的筆記本電腦卻被課題負責人丟失了。公司領導堅持要賠償,她卻說什么都不同意。
人到中年,多事之秋。40多歲的崔美蘭上有老,下有小,家中事務一大堆,然而她卻很少能夠顧得上。2005年7月,父親重病住院,需要照顧,崔美蘭是個孝順的女兒,白天實在抽不出空,只好晚上到醫院陪護。在父親清醒的時候,她盡力陪著父親聊天說話,當父親睡著的時候,惦記工作的她便趕緊拿出隨身帶的資料認真鉆研。
“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好的一件事”,這是她最奉行的一句話。她把公司當成家,她把工作當成一種家長式的責任。長期緊張的科研工作影響了她的身體健康,她積勞成疾,頸椎病、淋巴結發炎接踵而至,發起病來難以忍受。但這一切絲毫沒有影響到她的事業心、責任感,她給自己規定每天睡眠的時間不能超過5小時。今年3月份,崔美蘭感覺到視力急速下降,特別是右眼看東西越來越模糊。在董事長鄭家晴的再三催促下,她才去北京同仁醫院看病。檢查之后,醫生表示,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有失明的危險。鄭家晴心疼地說:“美蘭的病是累出來的”。3月6日,崔美蘭進京手術后,第三天就趕到班上,她全然忘記了“手術后要避光一周”的醫囑。最后,董事長只得給她下了回家休息的“死命令”。
不斷創新
崔美蘭常說:“從事科技研發工作不做第一就做唯一,否則老是跟在別人后面,不敢創新超越,遲早要被淘汰?!?/P>
2006年下半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全國藥品生產企業的藥品研制、生產過程展開全面核查整頓工作,山東省局根據國家局的總體部署,要求企業針對注冊品種限期開展自查自糾工作。省局會議結束后,她帶著一身的疲憊趕回家中,隨便吃了個饅頭便連夜起草了工作方案。第二天一上班,她紅腫著眼睛把方案放到董事長鄭家晴的案頭。鄭家晴感動了,批示:“這件事由你全權負責,你辦的事情我們放心!”信任就是責任。崔美蘭比誰都明白,這項任務是否能圓滿完成,從某種意義上講,將關系到企業研發的生死存亡,責任之重不言而喻。她召集全體研發人員對具體工作進行了部署,量化了任務,明確了步驟,限定了自查自糾的期限,要求大家對欠完善品種立即加以補充完善,對不成熟品種或存在問題品種果斷自動撤銷。近百個日日夜夜要完成近萬份報表資料,她總是第一個進廠,最后一個離開。在她的帶領下,這項艱巨的任務順利完成,當她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自查報告提交到省局時,省局的領導驚訝而佩服地說:“這么復雜的工作,你們卻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在全省第一個高標準完成,創造了‘齊都速度’?!?/P>
近年來,在推進公司科技研發工作中,崔美蘭大力推行當今先進的規范化管理。為此,她在建立并完善適合公司發展的研發模式和研發程序的基礎上,極力實施與國際接軌的QBD理念(質量源于設計)。實踐中,她不厭其煩地向領導請示匯報,召集會議溝通,主動協調各部室車間,力求在統一大家的思想認識的基礎上,齊抓共管,集公司全員之力,將QBD理念和規范的研發程序在本公司貫徹下去,從研發源頭抓好產品質量的設計。通過近兩年的努力,人們驚奇地發現,齊都藥業的新藥研發正在逐步走上一條科學、規范的健康發展之路。
今年4月,崔美蘭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獎章屬于過去,功勞歸于大家。齊都藥業做大做強的路還很長,我作為科技研發負責人,應該進一步做好科技研發工作,為公司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從崔美蘭的話中人們聽到了一個新時代的平凡女性在醫藥科技行業中默默奉獻的心聲;感悟了一個忘我工作的新時期藥界勞模的奉獻精神。